通古斯之谜或将揭开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oda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伯利亚森林的上空,一个神秘的火球划破苍穹,临空爆炸。其声震天撼地,干燥的强风夹杂着巨大的噪音横扫大地,几百万棵树木顷刻间被全部推倒,这场灾难距今已有百年,却仍然令科学家们百思不解。
  
  1908年6月30日清晨,在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一个巨大的火球划破苍茫的夜空,随即,引发了一场相当于1 000枚广岛原子弹能量总和的大爆炸。爆炸引起的大火,烧毁了周围数百千米的原始森林,成群的驯鹿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大爆炸后的数日内,通古斯地区的天空被一种阴森的桔黄色所笼罩,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远在西欧的人,竟然能在夜间不用灯火看报!
  
  西欧出现白夜
  
  在1 000千米以外,伊尔库茨克天文台测到了一场震级达5级的地震,震中位于西伯利亚森林深处的石泉通古斯卡河盆地,距离最近的城市瓦纳瓦拉约65千米,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清晨7时14分。
  接下来的几天里,俄罗斯媒体更热衷刊发的是一些关于空中出现神秘火球的耳击证词,其中一些目击者竟来自距离瓦纳瓦拉7D0千米的居民点。至于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甚至传到了1 500千米之外。但没有人看到那个奇怪的火球在西伯利亚泰加森林中撞击地面的景象。
  此时,在西欧,人们尚对通古斯大爆炸全然不知,天文台却记录下了一些异常的大气现象:天空在日落时五彩缤纷,入夜后又彻夜通明。伦敦《泰晤士报》这样报道:“子夜,人们读报时甚至不必点灯。”科学家们立即对这种仅仅持续了数天的奇异现象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据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世界上某个地区火山爆发而导致的。1883年印度尼西亚火山爆发时,也曾出现过相似的场景。当时,剧烈的火山喷发使大量的水蒸气和无数火山灰进入大气。然而,1908年欧洲出现“白夜”的那个月,世界上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火山爆发,这一奇异的大气现象也就逐渐淡出了科学家及公众的视线。西欧的科学家一直到20多年后才知晓了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西伯利亚的大爆炸,才终于明白了当年“白夜”现象的真正成因。
  由于通古斯地区地处偏远,大爆炸发生的最初十几年中,一直无人问津。即使在俄罗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踵而至的布尔什维克革命,也使人们久已忘怀了1908年神秘火球从天而降的奇事。对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通古斯人而言,这场大爆炸是神圣的,许多人认为这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因此,一提起这场爆炸,他们都讳莫如深,脸上流露出忐忑不安的神情。
  
  目击者报告
  
  转眼到了1921年9月,圣彼得堡的一位矿物学家重新发现了10多年前来自通古斯地区的那些目击报告。这名矿物学家名叫库利克,他受苏联科学院的委派,确定境内所有陨石的落点,以期从陨石中提取贵金属。火球从天而降的描述对他触动很大,他据此推测,那一定是块巨大的陨石,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到它。库利克随后花了整整6年时间才组织起一支考察队奔赴通古斯卡河盆地,开始了对那里的首次科学考察。意想不到的事接二连三出现!首先,当科考队由一位通古斯牧民引路,于1927年4月间进入爆炸现场时,几千万棵树木倒伏在地且已被烧焦。这使考察队员得出结论:大火是在大范围内辐时燃烧起来的。部分考察队员推测,大火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但在爆炸区内并没有找到火山口,显然,这种推测是错误的。
  科考队是继当地的一些牧民之后,首次目睹这一凄凉的场面。这些树整齐地倒在地上,覆盖了整整几十千米的土地,树梢都指向与爆炸中心相反的方向。可以想像,在巨大的爆炸面前,它们就像麦秸一样脆弱不堪。库利克率领科考队沿着这些树木提示的方向一路前行,几天后,来到了在他看来可能是爆炸中心的地点。那里的景致更令人错愕:所有树木都没了树枝,可树干却仍屹立不倒,简直就是一片“电线杆”林。这可太邪门了,陨石怎么会造成这种后果?更奇怪的是,科考队竟然没有找到任何天外物质留下的痕迹:既没有陨石坑,也没有陨石碎片。最终,他们只能无奈地空手而归。从1928年至1939年,库利克又先后组织过3次对通古斯大爆炸地区的科学考察。遗憾的是,考察队费尽了周折,也没有找到任何陨石碎片和更多的发现。
  一块陨石,把近2 000平方千米的森林变为焦土,却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这该作何解释呢?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震惊世界的第一颗原子弹。这颗在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广岛原子弹的破坏景象却意外地给研究通古斯爆炸的科学家们以新的启示。那雷鸣般的爆炸声、冲天的火柱、蘑菇状的烟云,还有剧烈的地震、强大的冲击波和光辐射,这一系列的现象与通古斯大爆炸简直相似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更令人惊异的是,由于强烈的原子辐射,广岛人民与通古斯驯鹿一样,皮肤上也长出了奇怪的疥癣。同时,在通古斯大爆炸附近的树木中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因此,苏联科学家第一次大胆地提出了1908年通古斯爆炸是一场热核爆炸的新见解。这一见解在许多科学家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人类直到1945年才进行了首次核爆试验。
  在随后长达80年的岁月里,许许多多的科学家都曾追随库利克这个先驱者的足迹,陆续前往当地考察,但都失望而归。如今,距离那场大爆炸已有百年,可在现场仍然未能发现任何陨星残骸。于是多年来,人们提出了各种新奇假设来解释这一谜团。依据各自所处时代所流行的物理学理论,科学家们曾相继提出过反物质陨石说(1941年)、微型黑洞说(1973年)、球形闪电说(1977年)、镜物质陨石说(2002年)。此外,一些富有科幻精神的人还提出过外星飞碟坠落爆炸说,甚至说那是塞尔维亚裔发明家尼古拉“研制”出的“死光”走火所致。不过,根据当时的地震记录以及灾害面积,今天的专家们至少对爆炸的特征有着一致的判断;大爆炸应该发生在离地面十几千米处,所以爆炸点正下方的那些树木才没有被击倒,其爆炸当量介于1 000万~2 000万吨TNT炸药之间。
  
  星墨撞地球?
  
  科学家们推测,爆炸物的直径约在50到100米,质量可达100万吨。但爆炸物具体是什么,仍然是个谜。在这个问题上,科学家们颇具冷战特色地分为两派。美国科学家支持小行星撞击说,而苏联科学家则持彗星撞击说。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定陨石只能砸在地面,但是,苏联科学家于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主要论据是,之所以找不到陨石残骸和陨石坑,那是因为爆炸物完全蒸发到了大气中。而彗星恰恰是由冰与尘埃构成的,自然就不会 留下任何痕迹。这也可以解释当时在西欧观测到的奇异的大气现象:彗尾其实也是水汽和灰尘的重要来源。
  然而,199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数字模拟实验,提出了另一种观点。根据计算,一个半径30多米的石质小行星以每秒15千米的速度沿45度角穿越大气层,逐步减速,最后也会在海拔十几千米的高空爆炸。相反,结构更为脆弱的彗星在更高的地方就会爆炸解体,因此,不可能对地面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害。美国科学家认为,这同时也是一个统计学的问题。与小行星相比,彗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小。尽管如此,科学家并没有完全否定“彗星撞击说”。最新的数字模型表明,小行星和彗星一样,都可能在5至10千米的高空完全蒸发。更有趣的是,这些模拟显示,在爆炸发生之后,蒸发物质会逆着“火球”的航迹上冲,到达大气上层,随后凝结成微粒,被风吹散。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小行星还是彗星,都不会在与爆炸点垂直的地表留下很多空间物质。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地面上找不到陨石坑和陨石残骸。
  为了确切了解这个爆炸天体究竟来自太阳系何方,2001年,意大利比萨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其初始轨道进行了研究。根据计算,在与该天体轨迹相近的1 000多条轨道中,有83%指向小行星带,17%指向彗星“大本营”。但这些概率数据并不能说服研究人员,因为天体的性质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判断,而且目前并没有关于它进入大气层时的速度和入射角的确切数据。再者,在一些典型的小行星轨道上,研究人员也曾观测到彗星,反之亦然。
  比起数字模拟实验,丹麦南方大学的研究人员更看重实地证据的搜寻。上世纪90年代,这位地球化学家在爆炸中心附近地区收集了一些泥炭样本,以期找到可能出现的化学异常。这一研究并非徒劳:在地表下一定深度对应于1908年的泥炭层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超量的铱,这是地外物质的标志。铱这种元素,正是研究人员判断6 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陨石撞击地球的重要依据。泥炭层中的铱含量较低,可能来自尘埃含量较少的彗星。然而,困扰研究人员的是很难为泥炭精确断代。因为物质可能发生迁移,所以并不能肯定某一年代的泥炭层里的物质就是当年沉淀的。
  
  真相有待揭开
  
  因此,研究人员更寄希望于另一种保存化学物质的树脂,推定树脂的年代把握更大。而只要是被包裹在树脂里的物质,就再也无法转移。分析显示,树脂里约有15种化学元素浓度出现异常,而这些元素则与小行星有关。为了获取更多证据,意大利的科考队来到距爆炸中心8千米的契科湖,对湖底沉积物进行取样分析,希望找到有关1908年大爆炸的蛛丝马迹。但出乎意料,对湖底沉积物年代顺序的辨别极为艰难,以至于意大利科学家们最后提出一个大胆猜想:契科湖可能就是巨大的陨石撞击地面产生的陨石坑!上世纪60年代,苏联军方曾对契科湖进行过探测,寻找可能的外星飞行器残骸,结果一无所获。
  一个世纪以来,通古斯大爆炸之谜一直触动着科学家和民众的神经,不过,现在就快真相大白了。意大利科考人员借助声波定位仪和雷达等工具,绘制了契科湖的湖底地形图,并在湖底10米之下发现一处密度异样的区域,并由此推断它可能是在爆炸后所留下的一块天体碎片,或者是受到天体的强烈撞击而被夯实的土地。不过,所有真相将在下一次科考中得出结果。
  无论如何,这是研究人员第一次真正有机会获取该天体残骸的样本并确定它的性质!不过,前提是契科湖确实就是陨石坑。伦敦的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疑点在于,意大利考察队并没有在契科湖周围或湖里找到任何其他陨石碎片,而通常,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再者,契科湖的形状并非圆形,而是椭圆形。要知道,椭圆形的陨石坑是极其罕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便是先确定契科湖的湖龄,从而了解它是否在通古斯大爆炸之前已经形成。然而,对湖龄的测算并没有得出有价值的结果。而且契科湖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前人的记忆也没法帮我们什么忙。没有任何表明契科湖在1908年6月30日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证据。
  2008年6月30日,通古斯大爆炸100周年纪念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在大爆炸发生100年后的今天,研究人员仍然不能确定在这一事件中撞击地球的天体究竟是什么。但能够肯定的是那一定不是陨石,否则它就一定会砸到地上。
其他文献
【鉴赏引路】成语是我国语言词库中的宝贵财产。它凝练简洁,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书籍中记录了有名的人物或事件,而其中特别有
1994年10月24日至28日,武钢一次通过国外、国内三家认证机构的联合评审,成为中国冶金行业首例、特大型工业企业第一家通过国际国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 1991年,武钢获得国
6月24—27日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学会第三届工艺委员会成立暨学术交流会在湖北省鄂城钢厂宾馆胜利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冶金部科技司、武钢、鄂钢的领导,有中国 June 24-27
在地球上存在着一个让你无法想像,却又处处充满着诱惑而又致命的童话世界。这样一个奇特的地方,位于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王国境内的达那基尔沙漠。这片低于海平面120米的火山区域,也许是地球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冬季气温高达50℃以上,到了夏季,当地的气温还将上升10℃!如果有一天,你途经这些怪异的墨绿色池塘,千万不要跳下去游泳,因为池塘里的液体含酸度达90%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人体浸在这些液体里,很快就会
恐龙是从类似蜥蜴(xīyì)的生物进化而来的。最初的恐龙是肉食性的,以昆虫和蜥蜴之类的小生物为食。有些恐龙的身长甚至超过了10米,也有的恐龙只靠两条后腿就能站立。
无 题  王晓莉    天空  扯下一块黑布  抖落一片雨丝  一片迷茫  夜雨中的灯  在你的心上  一片树叶的飘落  一朵花的绽放  一缕缕芳香  谁有如此的力量  牵动着我的  脚步    追寻  刘思梦    树叶  轻轻摇动  看天空悬着的云  微风勾起记忆  哭过、笑过  泪珠闪闪  满天璀璨的星    天 空  薛 瑶    指缝间  湛蓝的天空  像青春  舞动的画面  天边的白云
有一个伐树工人,身体非常强壮,而且每天都勤劳工作,可是,他发觉自己的伐树数目却日渐减少。他想,一定是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够长,所以伐树的数目才会减少。于是,他除了睡觉和吃
山东聊城农工银行于1923年4月1日成立,行址设在今聊城光岳楼东关大街新华商场内,由聊城开明绅士商振声创办并任经理,属股份制性质,为聊城境内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企业。拥
用蒸汽噴射制冷設备作为空气調节系統的冷源,不論在基建費用及經常运轉費用方面均較氨冷冻机来得經济,因此近年来它已渐为有关工业部門所重視。本文主要对該設备的工作原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