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道物理竞赛题海市蜃楼现象演示及理论分析

来源 :物理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市蜃楼是一种很奇妙的天气现象,其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海市蜃楼的蜃景一般分为上现蜃景(正像),下现蜃景(倒像)和侧现蜃景三种,本文主要研究上现蜃景.为了探讨此问题,可以根据一道高中物理竞赛题的解题思想,结合相关文献提供的思路,搭建一个能模拟海市蜃楼现象的演示装置,据此给出海市蜃楼现象定量研究的理论与实验方法.
其他文献
以人教版“平抛运动”一节为例进行逆向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从教、学、评三个维度落实物理教学,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课堂中“落地”.
以“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课堂教学为例,介绍采用“项目学习”开展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并说明开展这种项目学习的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江西龙回和陡水岩体被发现,至今华南地区已经有160多个花岗质岩体被确认形成于加里东期(主要包含奥陶纪、志留纪和泥盆纪),其中只有14个岩体与金属矿(以钨矿为主,含少量钼、铜、锡和金矿)有成因关系,11个岩体与稀土矿有成因关系.前人对加里东期花岗岩特征的归纳主要集中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动力学等方面,而极少对该期成矿作用进行系统总结.通过搜集和整理已公开发表的280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800个成岩和成矿年龄,1248个样品的全岩主量、微量元素数据,428个样品的全岩Sr-Nd同位素数
近期在新疆阿尔金地区发现的卡尔恰尔超大型萤石矿床位于阿尔金造山带中部地块变质杂岩带.该矿床主要沿中奥陶世二长花岗岩及变质杂岩的接触带分布,并受韧性剪切断裂及裂隙构造控制.矿石主要类型为萤石方解石脉型,矿物成分以方解石和萤石为主,含少量石英和钾长石.该矿床研究程度低,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不清.在系统总结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重点开展了萤石矿床垂向分带、矿石结构与构造、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萤石方解石脉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明显的右倾“海鸥式”模型,Eu具明显
基于演绎推理法和文献研究法,探索耕地细碎化的概念、过程、机制和效应,并构建耕地细碎化研究框架,为耕地细碎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①耕地细碎化是耕地在自然-人为双重因素驱动下,耕地地块在形态上不断分割、变小,耕地产权在主体上不断细分、多元的过程,并分别表现为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耕地景观细碎化和耕地权属细碎化;②耕地细碎化研究应遵循“诊断-机制-效应-治理”的理论框架,耕地细碎化诊断需从形态和权属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机制可从自然切割力、利用切割力、设施切割力和管理切割力4个方面揭示不同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