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港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27-02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降低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为了掌握东港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分布规律,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12年东港市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传染病疫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12年东港市法定传染病订正年报。人口数据来自2012年东港市统计局。
  1.2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港市2012年传染病疫情发病概况和基本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东港市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十四种2039例,发病率为325.60/十万。本年度无因传染病致死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十种1886例,发病率为301.17/十万,占本年度发病总数的92.50%;丙类传染病四种153例,发病率为24.43/十万。发病率前五位的病种为肝炎(197.53/10万),肺结核(55.09/10万),梅毒(33.69/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1.98/10万),手足口病(5.59/10万),详见表1。
  2012年我市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比2011年下降2.63%,较近五年平均发病率水平(347.56/十万)下降6.32%,造成传染病下降的主要病因为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手住口病,值得注意的是,发病率前三位的肝炎、肺结核和梅毒2012年发病率较近五年平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2.2 人群分布:发病患者中男性为1304例,女性为735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0.56,导致男女发病率差异的主要疾病为:肝炎(男:女=1:0.58),肺结核(1:0.32)。发病年龄主要在20-65岁年龄组,共发生1705例,占发病总数的83.62%,与全人群分布特征类似,该年龄段间的主要疾病为病毒性肝炎(82.99%)和肺结核(8.36%)。20岁以下人群发病构成比为8.10%,其主要传染病种为手足口病,占20岁以下人群發病构成的20.83%。65岁以上人群发病构成比为13.78%,主要病种为丙肝(46.50%)。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率最高(151.22/10万);其次是家务及待业者(57.16/10万)和学生(10.70/10万)。
  2.3 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三月(11.33%)为第一个高峰,四-六月间较平稳,七月形成第二个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十月发病数最低(5.55%)。 。
  2.4 各类传染病发病概况
  2.4.1 血源及性传播类疾病:血源及性传播类疾病共报告1278例,占报告总数的62.68%。其中肝炎1037例(乙肝占65.96,丙肝占34.04%,无其他类型肝炎),占血液及性传播疾病的81.14%,其他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梅毒(16.51%),淋病(2.19%)和艾滋病(0.16%)。
  2.4.2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410例,占报告总数的20.11%。肺结核是最主要的呼吸道传染病84.15%,其他几种呼吸道传染病为流行性感冒(5.85%),猩红热(5.37%)和流行性腮腺炎(4.63%)。
  2.4.3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共报告245例,占报告总数的12.02%,其中肝炎117例(甲肝99例,戊肝18例)占肠道传染病的47.76%,其他几种肠道传染病分别为:其他感染性腹泻(30.61%),手足口病(14.29%),痢疾(6.12%)和伤寒(0.82%)。
  2.4.4 虫媒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共报告23例,占报告总是的1.13%,为出血热和疟疾(归国人员)。
  2.4.5 其它:共报告83例,均为肝炎(未分型),占报告总数的4.07%。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东港市2012年共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十四种,发病率为325.60/十万, 2012年我市传染病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比2011年下降2.63%,较近五年平均发病率水平(347.56/十万)下降6.32%,值得注意的是,发病率前三位的肝炎、肺结核和梅毒2012年发病率较近五年平均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发病患者中男性为1304例,女性为735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0.56,导致男女发病率差异的主要疾病为:肝炎(男:女=1:0.58)和肺结核(1:0.32),发病年龄主要在20-65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率最高(151.22/10万)。血源及性传播类疾病是我市的主要传染病发病病种,占报告总数的62.68%。呼吸道传染病次之,占报告总数的20.11%。
  可见,无论从发病增长趋势分析,还是性别比较、年龄分布、以及主要传染病种类分析,乙肝及肺结核都是我市在未来工作中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对乙型肝炎,需要加强乙肝预防控制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乙肝危害的认识及儿童家长对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认知水平[1]。预防控制肺结核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和治疗[2],依法转诊,落实归口管理,严格规范治疗,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王晓军,胡苑笙,李军宏.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计划免疫,2 0 0 5,1 1(1):77-78.
  [2] 张胜年.上海市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J].世界感染杂志,2005,5(1):l一5.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筛选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明确miR-186-5p和miR-516a-5p在D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择30例DCM患者为实验组,60例年龄相当的身体健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应用思密达对口腔溃疡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82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先接受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实施锡类散治疗,给予B组患者实施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B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比较,B组患者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78%(P<00
期刊
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心肺功能都受到较大的影响,术后早期呼吸与循环功能尚不稳定,手术结束后,常规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以减轻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供氧,改善气体交
【摘 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29例恶性肿瘤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周后复诊,痊愈7例,有效21例,1例死于肿瘤本身。3个月后复诊痊愈23例,有效5例。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合并静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并个体化规范治疗。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栓形成;发病机制;预防
期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26-01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576例,其中高龄初产女婴97例,通过对其术后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7例患者中,均系初产且所剖婴儿均为女婴,其中35岁患者33例,占34.02%,35岁以上患
期刊
期刊
目的,对比分析宫外孕的腹腔镜手术及剖腹手术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53例,并对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术后妊娠等情况进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