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代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指引学生的作用,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在当代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摒弃古板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并加以引导,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师生交往,共同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课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笔者认为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当代生活节奏很快,很多家长会因为工作顾不上照顾孩子,老师负有更多照顾学生的责任。现在的孩子思维更活跃,想法更新颖,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与这些孩子做朋友,让学生建立对我们的信任,把我们当做能够倾听他们内心想法的朋友。试想,孩子们是愿意听严师的话还是更愿意听朋友的话呢?如果我们做到这样,那么很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当然,因为小学生的年纪小,所以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引导他们正确地思考,这是对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考验。
  二、学生为主,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发地学习,自愿地接受。以学生为主就是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呢?
  首先,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学习方法和教学理念。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时,往往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中有趣的点加以利用。比如在讲解成语的时候老师可以进行拓展延伸,不仅解释成语的含义,还讲解成语的出处和成语背后的故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又如在讲解一些特殊字词的时候,老师们可以进行猜字谜的游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记忆,拓展学生的思维;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热爱他们所学的东西。
  最后,要“因材施教”。笔者这里讲的“因材施教”指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比如年龄、性格、爱好等。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朋友,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同时需要老师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材施教”的关键就在于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扬长避短,对每个学生的优点加以肯定,并将学生的优点放大,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信心,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对待低年级孩子时,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所以需要老师们更多的管理和引导,在教学时可以多做一些活动,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得更有兴趣;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低年级的学生自律性相对强一点儿,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比重可以稍微低一些,对待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留给较多的自由学习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
  三、自主学习,善用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下面介绍一些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对于语文学习十分重要,因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课文读一两遍是读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课前的预习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便于学生思考,而且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会不懂的字词可以提前查阅,上课学习的时候也可以学得更轻松有效。
  2.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为老师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上课听讲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认真学习老师讲解文章的思路,做好读书笔记,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跟着老师的思路和方法学习。
  3.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预习心得和老师的课堂笔记,加深对文章重难点的记忆和理解,巩固学习成果,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除了以上三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例如查阅字典理解生词难词,翻阅相关辅助资料帮助学习,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老师们要做好引导和监督的工作,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当代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必须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因材施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J].学周刊,2013(01).
  [2]高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考试周刊(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45).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灿烂遗产,是炎黄子孙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学子,应始终秉持弘扬并继承传统文化的不屈精神,在语文学习中尽全力发挥自己所能,为多彩文化的传承之路出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深度整合学习资料,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融合到课堂教学内容中,让文化气息洋溢于整个校园,使传统美德得以科学传承,这种教学途径既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又能从整体入手帮
淮安市中考文言文的考查三年迈出三大步:2014年考查两篇课内文言文《晏子使楚》和《送东阳马生序》的比较阅读;2015年考查了一篇课内文言文《出师表》和课外文言文《史记·淮阴侯列传》的一段比较阅读;2016年考查了《小石潭记》和课外一篇《游媚笔谭记》。从考查的趋势来看是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据说2017年中考可能完全考查课外的文言文,所以从考查趋势看文言文复习策略也要跟着发生巨大变化。那么如何进行初
期刊
摘 要: 迫于高考压力,各地大搞题海战术,文言文教学最大价值几乎变成了应付考试中的文言试题。文言课堂成了默读课、失声课,文辞优美、意趣万千的古文被草率肢解,大量机械训练进一步麻木了学生的情感。为了转变这一现象,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尽量活跃学生的思维,试图把原本单调、枯燥的古文字课、训练课转变成提升学生素养的新课堂,作者从朗读、鉴赏、拓展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朗读 鉴赏 拓展
摘 要: 有效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度和广度。通过增加人物举止,使形象立体化;通过添加语气词,使情感深刻化;通过增添背景资料,使主题鲜明化。  关键词: 人物举止 语气词 背景资料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来说,通过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读小说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从而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
背景: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基因(PRRT2)编码340个氨基酸,产物为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其功能目前尚不清楚。2011年Wang, Chen等率先在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中发现了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植棉经济效益降低,如何提高种棉效益,已成为当前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除改革棉田长期来一直沿用单一种植模式为间套
智能工程及人机结合的系统戴汝为戴汝为,1933年生,云南昆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模式识别,智能控制,人工智能及思维科学。五六十年代从事工程控制论及最优控制的
振动高梯度磁选是在高梯度磁选机上增加一种振动装置,使分选罐或分选介质产生振动的高梯度磁选法。它能提高磁性产品的纯度,避免介质堵塞和缩短冲洗介质的时间。第一台高梯
目的:  设计一种骨架可生物降解的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阿霉素共聚物,以提升阿霉素(DOX)的治疗作用并减少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一些药物副反应。检验该共聚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本文就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优点和构建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措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