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管壳式换热器折流板结构参数优化

来源 :化工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折流板采用的是单弓形折流板,在研究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时,首先考虑以综合传热效率作为性能评价指标。以单弓形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模拟9种参数组合下的换热器性能,得到9组综合性能评价因子。然后基于正交试验对比分析得到折流板缺口高度(h=95mm)、折流板数量(n=4)和折流板开孔孔径(d=8mm)是使换热器换热效率最佳的最优参数组合。
其他文献
以NPS12—Class150楔形闸阀为研究对象,对闸阀阀体中腔加强筋结构与位置进行正交试验设计,通过Kriging代理模型对正交设计结果进行曲面插值后,利用遗传算法对Kriging代理模型求取最优值,实现闸阀阀体强度及其密封性能优化。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优化后的闸阀最大等效应力减小了29.97%,最大位移量减小了44.31%,最小密封比压从0MPa增加到16.243MPa,且密封间隙为0mm。
非遗是各社区视为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表现形式,相关文化场所等.保护非遗具有重要意义,非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基础,具有维护文化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意
针对某公司设计的一台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流体诱导振动问题,将换热管按穿过折流板数的不同分为3类进行研究。计算了3类不同跨数的换热管的固有频率理论值,基于ANSYS Workbench平台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将理论计算结果分别与干模态分析结果、湿模态分析结果作对比,说明了湿模态分析方法更接近换热管实际情况,同时得到换热管固有频率与之穿过折流板数相关的结论。
以SHJ-38型双螺杆挤出机的筒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方法,模拟流场参数,做温度稳态分析和结构变形计算,进而得到筒体因热膨胀而引起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变形所发生的位置。
采用FLUENT17.0软件分别对三角形和正方形排列的折边式蜂窝夹套和整体夹套内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不同截面的速度和温度分布情况,并比较整体夹套和折边式蜂窝夹套的传热性能,研究不同蜂窝间距L和蜂窝锥度α对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形排列的折边式蜂窝夹套传热性能更好;随着蜂窝间距不断减小,夹套侧给热系数不断增加,蜂窝的扰流效果更好,蜂窝夹套的整体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在工程实际应用蜂窝锥度的范围内,蜂窝夹套在蜂窝锥度为45°时的传热效果最好。
新媒体产生于先进的网络媒体技术,现在的行政管理更加的快速更加的透明,这些变化要求着行政管理者加强内部的管理,让自身的管理模式也实现电子化,完善政府在新媒体回应机制中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行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不断融合使得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内容更加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也
以压力容器用聚乙烯(PE)衬里为研究对象,采用CIVA仿真模拟软件超声模块对衬里与钢界面脱粘、分层及衬里层气泡等缺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0MHz、φ6mm的单晶带延迟块直探头对
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流程布置和管路分布对毛细管型微通道冷凝器换热量的影响。首先从不同流程、相同总管路的冷凝器中实验分析出最优流程布置,然后在此基础上改变每个流程的管路数量,实验分析出最优管路分布。结果表明:相对合理的流程布置和管路分布可以显著提高毛细管型微通道冷凝器的换热能力,同时提高设备的整体制冷性能。
选取NPS8—Class300楔式闸阀为研究对象,根据阀门壳体和密封试验条件,运用有限元分析闸阀在试验下的变形、密封情况。选择闸阀阀座厚度、密封面宽度、密封面起始高度3个结构参量,对阀座进行优化,得到密封宽度与密封比压的关系。结果表明:闸阀原始设计满足压力试验要求,但密封性能不足,优化后的最大密封比压降低了24%,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