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在海拔4500米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y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旅途中,遇到了兵。瘦弱的年轻人,黑黄的脸,表情有些木讷,眼睛细长,微肿,嘴唇抿得紧紧的。
  他坐我旁边,沉默地望窗外,姿势一直保持不变。我拿给他一本杂志,他表示感谢,问 :“你是写文章的?”
  我点头。他是西部人,因贫穷辍学后,17岁就去西藏阿里军分区当了驾驶兵。五六年没有回家了,刚休完4个月探亲假,现在正赶往部队,那海拔4500米的地方。
  “处了女朋友了吗?”“处了。” 兵犹豫了一会儿说。
  “那你为何不申请复员 ?”“……我习惯了。”
  “苦吗?”“苦。幾乎没人会去。2000年有报纸记者去过一次我们驾驶排,说每个月给两万,他也不愿留下来。”
  的确苦。1998年雪灾,兵们被封在山里,喝光了最后一滴水。三天四夜他们颗米未沾,只有缩在冰冷的被窝里煎熬。他一天天看着自己的指甲凹陷下去,是被饥饿腐蚀出的坑。后来饿疯了,他再去厨房翻箱倒柜地找,居然发现了半筒过期的面条。欢天喜地地从门外撮一把雪,放到高压锅里,等着把雪煮沸,然后下面条饱餐一顿。海拔高,氧气稀薄,东西很难煮熟。从来没有那么难等过。面条终于软化了,一根根挑出来,也无油无盐地,他端着那大海碗,半熟的白面条,哧溜哧溜地全部吃光。
  那天,久饿的胃被如此优待,难以适应,疼得他半夜醒到天亮。
   当初可没有这样的好食量。刚来排里,他的高原反应强烈,吃啥吐啥,人瘦得不成样子。后来反应减弱了,又实在不爱那里的饮食。所谓的酥油茶,藏粑,还有传说中清冽的青稞酒,都让他味同嚼蜡。饿得慌了,也就渐渐被迫吃出味道来。人的欲望就是这样变得简单,回缩成一个小小的点,顽强地生存下去。
  前几年的夏天,驾驶排来了个志愿援藏的大学生,文弱内向,希望在这海拔最高的部队得到锻炼。大学生遭了很多罪,吃不好,睡不好,极端闭塞的信息尤其让他焦躁不安。信得半个月送一趟。他也找不到说话的人。别人习惯了简单地过日子,而他却总爱去山里闲逛,然后回家写东西。有时唉声叹气,有时又眉飞色舞。
  大雪封山半年多,大学生突然不见了,四处寻不见。两日后,兵们吃午饭,军犬从远处跑来,趴在门槛上喘气,从嘴里扔下一个东西——那是一截冰冻的手掌,人的手,青白而肿胀。是猎犬往回拖人的时候咬掉的吧?兵们搁下饭碗,跟着军犬去寻找,在河边发现了他的尸首。仰天躺着,像睡了。他们希望他是不慎落水的,或者是迷路了,可是他却是自杀的,遗书藏在军服的口袋里,折叠得很工整,字呢起先工整,后来变得龙飞凤舞,颇有文采。
  大学生写了那么多,其实不过是一种情绪:寂寞让人发疯。像不可使人稍瞬停息的恶魔,大学生居然连化雪的日子都等不到。也许他还有别的心事,但寂静雪山最终见证了一个魂灵的消亡。
  每年都要死很多人,大自然的威力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是至高无上的主导。车难、雪难、高山反应引发肺水肿或者意外死亡……兵说起来如同家常便饭。一个24岁的青年,谈到战友的离去,又有多少波澜在心头翻滚?
  “你不怕——死吗?”
  “怕,有一段特别恐惧。但怕又怎样?该发生的总归要发生。现在习惯了,我反而不想离开了。老兵有经验,也能在那里自得其乐……希望你们写文章的能去我们那里看看,写写那些年轻的兵们。他们太寂寞。人不是路边的野草或者河旁鹅卵石,更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才能坚持下去。”
  这是兵说得最多的一次。兵仍然一副处变不惊,千帆过尽的模样。他的眼角下方被冻伤了,上嘴唇也常年累月地裂着,冻的。生活就这样逼迫他,慢慢放弃肆意说话或者大声笑闹的权利。这次回去休了4个月,嘴唇慢慢长拢了,但他依旧面无表情。
  在海拔4500米的高度,兵以朴素的方式,度过都市红男绿女们无法想像的青春。临别,我给他拍了一张照片,他对着镜头,根本没有笑的意味,平静而坚忍。
  至今,这张照片一直收藏在我的记事本里,提醒我,有机会要上高原,看看兵们的寂寞。
其他文献
周末参加朋友间的聚会,发现少了两个爱闹的家伙,一打听,原来是回家陪父母去了。  一搞财会的姐们儿忽然有感而发,当即给我们算了一笔亲情账:假如我们的父母还能再活30年,我们一年回去两次,那么还能再聚60次;假如再活20年,还能聚40次;再活10年,就只剩下20次了。这还不包括天灾人祸疾病等因素突然中断的时间。哎,如此说来,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以后真的是屈指可数了……  一群没心没肺顾自狂欢的家伙
期刊
“3Q大战”似乎进行到“中场休息”阶段,由于有关部门的介入调解,目前QQ和360已经能够兼容同时运行。战事惨烈程度已无以复加,战斗尚未进行到底,“纪录”早已打破,战事无论怎样进行下去,气势与看点均不会比之前更精彩惊人。  百度、金山、傲游、可牛、搜狗五大公司联合宣布不再兼容360系列软件,在平时绝对是个反应强烈的大动作、大新闻,而在在“3Q之战”升级、腾讯要求用户选择其一之后,五家联盟的声明却少见
期刊
那天我正午12时下课,走出教学楼没几步,见一辆三轮车式“餐车”赫然停在路旁,一位胖胖的中年妇女正在摊鸡蛋饼,烟气蒸腾,油星四溅,咔咔嚓嚓的锅铲声夹杂着哔哔剥剥的火焰声,场景甚为不雅。于是我上前劝她离开,解释说学校有规定,校园不能摆摊。她当即满脸堆笑,以极谦恭的声音说:“哎呀院长,让我卖30分钟行吗?就卖30分钟,30分钟后就走……”。明显地方口音,“30分钟”3次才听明白,但“院长”一次就听清楚了
期刊
我认识的一个董事长,最近被他公司离职的总经理举报偷税漏税。尽管税务机关查了一通后,并没有查出举报信里所说的严重问题,但着实让这个董事长心惊肉跳一番。他说,我从一个司机的岗位一手发现和提拔了他,他为何恩将仇报、翻脸无情呢?  董事长的一个好友正在场,他说,你还记得几年前我给你的善意的提醒吗?我觉得此人不可重用。当时并没有告诉你原因,今天说说也无妨。让我有这种感觉的,就是因为一个细节,几年前,他代表公
期刊
在19世纪末巴黎的绘画圈子里,亨利·卢梭的家庭晚会可谓别具一格。凡·高有一次也慕名前往,在亲眼目睹一群輕浮的巴黎人放肆地嘲笑和捉弄他们的“亲爱的大师”,丢下几张钞票便掠走了主人的杰作之后,凡·高就突然被眼前这位巴黎最穷也最具个性的“星期天画家”的天真与单纯深深地感动了。送走客人,卢梭并未留意凡·高留了下来,竟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一五一十数开了他那用天才和屈辱换来的少得可怜的钱。当他抬起头,两位大画家
期刊
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遗憾   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运  或许正是月老的那条红线在冥冥之中牵引着我们  这是一个故事:  他和她认识的时候,都不那么年轻了,已经进入大龄青年的行列。是别人介绍的。  他们约在一家海鲜餐馆门前见面。她简单收拾了一下,提早去了几分钟。  没想到,他却迟到了。  竟然是个好看的男子,褪去了小男生的青涩和单薄,神情略显沉稳,衣服
期刊
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事迹有时蕴藏着巨大力量。比如陈玉蓉,她是一位母亲。  像中国大多数母亲一样,她的个人信息乏善可陈。一家媒体描绘了她的生活:居住在武汉一个堤坝底下的农村,家境普通,丈夫在做杂工;55岁,身材不高,脸上已有了皱纹和生活所赐的忧愁。  在过去的7个月里,这位母亲花上大部分时间用来走路,每天10公里。她希望借此减肥,但并不是为了其他光鲜的原由,而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31岁的儿子正等待她
期刊
常常碰到一些愤世嫉俗的文学青年,骂别人是势利眼,说自己才华横溢,却被他们轻看。   这些牢骚满腹的文学青年,在我的眼里,都是值得怀疑的。“你怎么知道自己才华横溢?”我对此很好奇。  名家为什么成为名家?让他成名的那个因素,肯定了他的才华横溢,那是他的巅峰。  或许,他从此以后只能走下坡路,但是,他登过绝顶。这是他的资历,他的老本。即使他以后步入低谷,也有过傲人的历史。  如果你一定要让名家的才华在
期刊
梁晓声写过一个知青的初恋。  下放农村时,机缘巧合,男知青被安排到当地的卫生所居住,和惟一的一个小护士就隔着一个门诊室。他们都不主动说话,腼腆得很。“她并不美丽,也不漂亮,我并不被她的容貌所吸引”。只是,他早上起床,会发现炉上总有一盆她为他热的洗脸水。有一天,他回家来,发现被子也被叠了,枕巾也被洗了,窗上还多了一盆野花……地上,还有一截女孩束发用的红色塑料绳。或许是她故意留的?一番思想斗争,他鼓足
期刊
相爱的时候,风软花香浓,满眼里净是对方无限的好,哪里还顾得上别的。   结婚后,总有些促狭的朋友,拿他俩的身高打趣。他1.69米,她1.70米,仅仅相差一厘米。可视觉是个坏东西,它将这一厘米的差距,在世人眼里夸大到无限。   玩笑听得多了,他仍然笑嘻嘻地,可她的心里就长出了草。这一厘米,忽然变成了天堑。丝丝缕缕的悔意,如小虫,无声无息地日日夜夜啮着苹果的芯子。   也想为了这一厘米分手,可总有点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