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huan87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的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提到创新教育,想到的常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其实,每一个新发现,不同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关键在于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教师可通过挖掘教材的内含,把新知识、新问题的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掌握了解更多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教育家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先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班集体要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师生互动,设计集体讨论、交流,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
  (3)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多提问、质疑。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2 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利用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想一想就找到答案,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有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发挥他们的特长,体会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的,这些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好的感知,让学生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爱听有趣人和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3 要保护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寻求知识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一些错误是难免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要帮助找原因,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个也是一种创新态度。教师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多元化的评价,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支持,对学生的好行为、好成绩表示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经常默认教师的评价,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好行为表示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与生俱来的,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是思维的火花,是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教师对教学中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支持。对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魏立刚从事现代书法创作已有二十余年,他的创作经历使他刻骨铭心地体验了由古典书法到当代艺术的全部过程。中国传统教育的传拟摹写,使许多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落
摘要名著,古今中外之瑰宝,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继往开来。尽管中学课本选入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这些作品只是窥虎一斑,教材代表的只是一种前沿的教学理念、思想,而不是教育的全部,结合教材、走出教材、发挥教材之功用已成为新型语文课堂的发展趋势,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已成为语文教改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名著导读中学语文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理念下
摘要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最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五步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mouse retinal endothelial cells,MREC)的增殖和凋亡及VEGF表达的影响,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药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原代培养MREC,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FⅧr-Ag鉴定培养的MREC;使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作用于原代培养的MREC,分别使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
摘要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中考考查的范围广,既有小学最基础的拼音、汉字,又有初中三年难懂难记的文言文,还有现代文的阅读欣赏,听说读写综合体的考查作文,面临中考,时间短,内容繁多,难度大的复习工作,如何切实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自己近几年的中考复习实践,谈几点体会,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语文复习减轻学生负担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抓
摘要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可见,语文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活组织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推荐有益的阅读内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我们要说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熟悉北辰的人都非常清楚他的来路,籍贯福州,负笈求学于师大美术系。南人北相,闽人之精敏细腻,北方佬之豪爽热情,集于一身。这种南北兼综的气质在他的山水中灿然可睹:气象博大
摘要本文试图从分析教师角色的定义入手,探讨了传统的语文教师角色的局限性,提出了在新世纪背景下,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的转型方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型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教师角色的定义    “角色”一词通常定义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职责,更精确地说,是对在职者的行为规范和期待。教师角色就是教师在教育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