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的学科观念史进展——以关键词为视角的学术叙事

来源 :体育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训练的学术观念自生于体育之内,训练学观念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会为训练实践产生强大的指引作用.本研究以"运动训练"为关键词,依循"理论本土化"与"本土理论建构"的两条理论发展脉络为叙事基本框架,讲述建国以来我国运动训练观念史的发展流变过程.其观念史的发展流变过程具体表现为:(1)经"理论本土化"所形成的"二元训练理论"观念体系,该体系由苏联引进,先后经历了"身体素质论""三从一大""训练分期""项群训练理论"的更新脉络.(2)经"本土理论建构"所形成的一元训练理论体系,生发于基层训练实践经验,由一元观、体力波、早期专项化、优质窗口期、整体调整、训练毕生全周期等核心观念构成.(3)"二元训练理论"与"一元训练理论"之间在训练观念的哲学层面上有着还原论与整体论的根本区分.(4)"二元训练"与"一元训练"的观念体系,在新世纪以来有了学术上的交锋,有助于学术观念之间的"激荡生发".
其他文献
摘 要:对腓肠肌钝挫伤后大鼠恢复过程施加有氧运动进行恢复干预,通过分析肌电变化情况,探讨施加有氧运动对钝挫伤腓肠肌恢复的影响。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自然恢复组(B组)、伤后48 h有氧运动组(C组)、伤后7 d恒定负荷有氧运动组(D组)、伤后7 d渐增负荷式有氧運动组(E组)。建模并于钝挫伤后2、5、7、10、14、21、28、30、35、56 d进行肌电图检测,
体育自近代被引入中国以来,其发展因时代需求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但其本质始终未曾偏离增强国民体质.回首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体育思想的变迁过程,也是回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在中国共产党体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中,我国的体育内涵得到丰富,实力得到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体育思想分阶段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体育,促进了体育认知觉醒、军民融合与战力提升、"三育并重"教育的推广与实践
长期以来,"性别平等"尤其是"男女平等"作为热点话题被社会所广泛讨论.在追求性别平等的过程中,新中国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女性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民情等不断进行着社会主义女性体育观建构.在由追求"极端"的性别平等到追求差异中的性别平等,再到建构性别平等中女性作为"整体"而非被"解构"个体的思想转变中,社会主义女性体育观发生了嬗变.中国的女性体育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发展与升级,女性在由模糊性别界限的体育参与,到正视性别差异允许有性别偏好的体育参与,再到多元的体育参与转变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女性体育主体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