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与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探讨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familial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FPTC)与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sporadic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SPTC)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8月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治的7个家系20例FPT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比例随机抽取同期治疗的85例SPT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纳入的FPTC患者占同期收治甲状腺癌总例数的1.3%(20/1 587),其中男8例,女12例,中位发病年龄37岁,14例FPTC为同胞关系,6例为亲子关系。与SPTC组相比,FPTC组患者易伴发桥本病(P<0.01)和结节性甲状腺肿(P=0.04),两组在双侧发病(P<0.01)、多癌灶(P<0.01)、病理亚型(P<0.01)、中央区淋巴结转移(P=0.02)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同胞关系和亲子关系的FPTC患者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P=0.02)、伴发桥本病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FPTC可能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具有同胞关系和亲子关系的FPTC患者也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对于有家族聚集性倾向的家系应早筛查,建议一级亲属长期随诊,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策略以争取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患者内耳半规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7例OSAHS患者进行冷热试验和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其中男67例,女10例;年龄21~57岁,平均37.8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8.2年。以双耳冷热刺激诱发眼震慢相速度(slow phase velocity,SPV)值、单侧半规管
期刊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嗅球体积、嗅沟深度与嗅觉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测试组)及无嗅觉减退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各100例,应用T&T嗅觉测试法检查所有受试者的嗅觉功能,并行头颅MRI检查,测量嗅沟深度、计算嗅球体积。1年后测试组来院随访,再次行T&T嗅觉功能检查及头颅MRI检查,测量嗅沟深度、计算嗅球体积,并与测试组初次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SPSS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耳闷胀感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多中心研究方法,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对四种不同类型听力曲线患者,依据是否伴有耳闷胀感症状,分为伴耳闷耳胀
目的评价数字化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恶性肿瘤术后复杂颌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0例颌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例上颌骨缺损,7例下颌骨缺损。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对病变切除和重建进行虚拟设计,应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手术模型和导板,于模型上预先弯制钛板;术中依据导板进行切除和腓骨塑形,塑形后的腓骨瓣按术前计划固定,并
期刊
目的分析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ALT)修复下咽环形缺损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设计带观察窗皮岛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收治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和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22例下咽环形缺损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观察近期修复效果总结该技术的要点、优势和并发症。结果环形下咽缺损的长度7~9cm。切取的ALT皮瓣
目的探讨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的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法进行临床多中心研究,收集年龄18~65周岁,病程2周以内并未经任何相关医疗处理的突发性聋患者,按照听力曲线分为低中频下降型、中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根据统一设计的随机表,随机选取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治疗。随访4周,对伴有眩晕/头晕症状的突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