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控制高填方沉降的技术研究

来源 :工程管理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gm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水北调渠道工程经过一些湿陷黄土区,为满足渠道高填方质量要求,减少沉降,需对其进行处理,强夯法是高填方处理的有效技术。本文探讨了强夯法在高填方渠道施工中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通过实验确定的施工参数和施工效果,证明了强夯能够有效控制高填方沉降。
  关键词:强夯;高填方沉降;机理
  一、地基沉降机理
  粘性土地基的沉降S可認为是产生机理不同的三部分组成,如式S=Sd+Sc+Ss 。式中Sd为瞬时沉降(初始沉降);Sc为固结沉降;Ss为次固结沉降(蠕变沉降)。
  (1)瞬时沉降是指加载后地基瞬时发生的沉降。由于基础加载面积为有限尺寸,加载后地基中会有剪应变产生,特别是靠近基础边缘应力集中部位。对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粘性土,加载瞬间土中水来不及排除,在不排水和恒体积情况下,剪应变引起侧向变形而造成瞬时沉降。
  (2)固结沉降是指饱和与接近饱和的粘性土在基础荷载作用下,随着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土体骨架产生变形造成的沉降。固结沉降的速率取决于孔隙水的排出速率。
  (3)次固结沉降指在主固结过程结束后,有效应力不变情况下,土体骨架仍随时间继续发生变形。这种变形速率已与孔隙水排出速率无关,而取决于土体骨架的蠕变性质。次固结沉降既包括剪应变,也包括体积变化。因此强夯过程是使土体达到超固结状态,通过冲击荷载的作用,待强夯施工完成后,土体不但完成了固结沉降,而且次固结沉降也基本完成,可以认为次固结沉降量为零。
  二、强夯控制高填方沉降的加固机理
  强夯法是应用物理学中的功能原理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地基强夯后,夯击能量转化,同时拌随强制压缩或振密(包括气体排出,孔隙水压上升);土体液化或土体结构的破坏(表现为土体强度降低或抗剪强度丧失);排水固结压密(表现为渗透性能改变、土体裂隙发展,土体强度提高);触变恢复并伴随固结压密(包括部分自由水变成薄膜水,土体强度继续提高)。强夯产生的夯击能并不全部用于地基加固,夯击能效率系数η=0.5~0.9,这种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将转化为各种波型传到土体内,对土体起不同作用。
  饱和土和非饱和土的强夯机理不同,当强夯用于非饱和土时,强夯对地基土的压密过程同试验室的击实试验类似,挤密振密效果明显;应用于饱和无粘性土时,土体可能会产生液化,压密过程同爆破和振动压密过程相似,挤密、振密效果也很明显;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在锤击作用下,夯击点附近地基土体结构破坏,一定范围内地基土体中将产生超孔隙水压力,随时间推移,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地基土体固结,孔隙比减小,土体强度提高;对特殊土的强夯机理,还应考虑土本身特征。
  三、强夯结合碾压对沉降量的控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常年输水,如渠道发生渗漏,湿陷性黄土遇水湿陷,渠基、渠坡就会沉降,渠道衬砌板就会断裂破坏,严重影响总干渠输水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对总干渠经过的湿陷性黄土渠段进行处理十分必要。
  (一)工程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某施工标段全长14km,为湿陷性黄土,地处倾斜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86.26~92.07m。渠底高程85.21~84.95m,渠道设计底宽23.5m,边坡系数2.0,总干渠渠道横断面结构为半挖半填,填土高度大部分3m左右。需进行基础处理的湿陷性黄土渠段面积44万m2,采用强夯法处理。
  (二)强夯加固地基加固影响深度一般公式:
  H=α
  式中:H~加固影响深度;Q~锤质量t;h~落距m;α~修正系数其取值范围0.5~0.8;软土0.5 ,黄土0.34~5.0 。
  对夯击遍数,通常为1~8遍,颗粒较粗的土其夯击遍数可少些,
  颗粒较细的土,特别是淤泥质土夯击遍数则要求多些。相临夯击遍
  数之间的间歇时间,主要是依据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一旦孔隙水压
  力消散即可进行新的夯击。软粘土,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随夯击能量增大而增长,一般间歇时间不能小于4周。砂性土尤其是渗透系数大的砂性土,消散时间在3~4min之间,因此可连续作业。
  (三)试验参数确定
  由于干渠沿线地质地貌起伏不均匀,干渠与排水沟、坑、塘交叉地段,土方回填量较大区域进行了强夯处理。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在施工前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强夯参数:
  1、夯距选择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土体发生冲剪破坏,土的内摩擦角为28.50,夯坑的平均沉降为1m,最佳夯距为2.5+2×1×cot28.50=6.18(m)
  2、最佳夯击次数确定
  在试夯过程中,对每一夯点的每一击的夯沉量进行测量,并绘出夯沉量与夯击数关系曲线,如图1(击次数与夯沉量关系曲线图)所示,据止夯条件可确定最佳夯击次数为8击。
  
  图1 图2
  3、强夯试验综合设计参数
  强夯试验区布置如图2所示,试验区尺寸为24 m×24 m,处理深度为8 m,强夯试验设计参数见表1。
  
  4、控制指标
  要求在7度地震条件下,渠堤基础不产生液化,设计质量控制指标如下:砂壤土干密度≥16.5 kN/m3,砂层相对密度>O.7;标准贯入击数砂壤土≥12击;强夯处理深度为8.0 m。
  (四)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1、强夯处理对干密度的影响
  强夯加固后的土层满足干密度不小于16.5 kN/m3、压实度达98%以上等技术要求。
  
  图3强夯前后压缩模量对比图 图4 强夯前后标贯击数曲线图
  2、强夯处理对压缩模量的影响
  以夯前地面为基准面(夯后地面平均下沉1 m),作出强夯区与非强夯区压缩模量曲线如图3所示。在6 m左右深度范围内,处理效果最为明显,最大处理深度为8 m左右。
  
  表2 贯击数对比表
  3、强夯处理对标贯击数的影响
  从表2和图4可以得出:平均击数在I区提高了96.0%;在Ⅱ区提高了127.0%,表明地基承载力有了大幅提高。
  4、强夯对湿陷性的处理效果
  湿陷系数对比如图5所示:湿陷系数在各个地层都有大幅降低,并且小于规范临界值,说明湿陷性已消除,强夯处理满足技术要求。
  
  图5湿陷系数对比圈
  结束语
  强夯加固地基基础,控制高填方沉降效果很好。强夯能以巨大的能量冲击地基,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和动应力,由强夯产生冲击波的作用效果,在地基中形成三个作用区,即在地基表面形成松动区;在松动区下某一深度形成加固区;在加固区的下面是弹性区。因而强夯可使地基在浅层和深层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固,使强夯后的地基土层结构密实,达到强力加固地基基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湿陷性黄土段渠道基础强夯处理措施[J].中国水利,2011年22期.
  [2]高秀芳,袁浩,宋慈勇.强夯技术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石段渠道基础处理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年5期.
  作者简介:许艳,女(汉),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设计和规划工作;张荣,男(汉),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工设计、水利规划及施工。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設的脚步不断的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开展较为全面,但是最主要的就是建筑物的增多,建筑工程项目就成为现代化建设主要的表现。而且不断增多的建筑项目促使建筑经济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部分,所以安全施工管理是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有效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有效途径,也给建筑物的标准化和正规化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安全施工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重要性;分析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作为我国整体建设的基础部分,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利工程使用量的增加,就需要对其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水利施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对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乎到工程整体的完成情况。找到合理的方法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显得十分有意义,对于目前我国建造水利工程的情况来看,仍需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期刊
摘要:在一个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或者完全竣工后,对该项目进行工程造价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建设单位自身的资金运用状况,核实预算情况,总结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经验,从而为将来的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鉴于此,本文对工程造价分析在项目中的作用做出了细致分析,以期各建设单位提高对工程造价分析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工程造价分析;工程项目;作用  最近几年来,
期刊
摘 要:建筑项目施工图的预算审核是关键的第一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审核图纸过程中,根据图纸计算出的工程量来审核总项目计价是最为繁重的工作环节,造价人员应该非常重视。但由于审核对象的不同或各地域施工项目具体情况的不同,因此采用的预算审核方法也就有所差异。因此,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在本文列出几种审核方法,供业内同行相互交流。   关键词:施工图预算 工程量审核方法  建筑工程预算首先是以施工图为
期刊
摘要:用GPS静态测量方法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为闸门、渠道、堤坝建立施工控制网,是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基础阶段。本文重点分析了水利工程中GPS静态测量技术应用与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GPS静态测量;导流洞  一、GPS静态测量  GPS定位的基本原理是以GPS卫星至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或距离差)为观测量,根据已知卫星瞬时坐标,利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所
期刊
[关键词]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立现状弊端  工程造价管理分为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和建设工程价格管理两种,其直接意义在于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现阶段随着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不断加大,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在不断扩张,工程造价的管理也就显得愈发重要。而工程造价管理在现实计价中也产生了众多的问题,例如设计单位过分考虑安全问题而忽视材料浪费问题等。因此,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管理机制,维护相
期刊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粉喷桩作为一种有效软基加固技术,已越来越被工程技术界所重视。其具有低污染、低噪音、有效实用、施工简便快捷、施工工期短等特点,在现在的工程施工中被广泛采用。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粉喷桩在水利泵站地基处理中的设计与施工。  关键词:粉喷桩;水利泵站;地基处理  一、粉喷桩在水利泵站地基处理中的机理  粉喷桩是利用粉喷桩机将水泥干粉加到软弱地基土中并在原位强制搅拌,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如何做好该工程的安装工作也成了焦点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针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安装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相关分析,首先讨论了一些关键安装技术及其应用,包括设定室内温度值、控制室外新风量、选择空调系统、安装空调及相关设备等,然后指出了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供热通风
期刊
摘要:市政道路管线系统非常复杂,市政道路管线工程的防渗漏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管线的施工质量,还能够优化管线的施工流程。因此,将防渗漏技术应用在市政道路管线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导致市政道路管线施工发生渗漏的原因,探析了市政道路管线施工中的防渗漏技术,旨在为市政道路管线工程的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管线施工;防渗漏技术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系统在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管理效率、效果。长兴海塘的现代化管理借助现代信息化系统得以实现。本文回顾了长兴海塘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分析了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设计标准、原则及防汛中心、实时监控等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海塘管理;实时监控;水闸;     0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上海海塘建设、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