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混砂准干法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钻井液与完井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deta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压混砂准干法压裂技术作为一种二氧化碳压裂新技术,继承了二氧化碳压裂技术的独特优势,并且具有无需专用密闭混砂设备、常压混砂、配制方便、减阻和携砂一体化应用等特点。为了对常压混砂准干法压裂技术的下一步推广提供相关技术支持,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系统评价与研究。包括该技术的产生背景、技术思路和优势作了阐述与分析,配套产品的性能和准干法压裂液的性能评价,以及现阶段开展的现场应用案例展示。研究表明,常压混砂准干法压裂技术的准干法压裂液具有优异的压裂液性能,并且具有优异的增气增油效果。该技术为当前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高效
其他文献
本文对航空变频交流真空接触器的温度场进行了电磁热耦合仿真与实验分析。在对热源进行计算时,着重分析中频360~800 Hz下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对接触器导电回路损耗的影响,并考虑温度与导体材料电阻率的变化关系,进行接触电阻的等效分析。在散热方面计算了接触器各表面的对流散热系数,同时考虑材料辐射系数的辐射散热作用和外接铜导线的传导散热作用。利用该模型进一步研究电流频率和高空环境对接触器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且分析线圈线径对温升的作用,获得了航空接触器温升特性。搭建了真空接触器通流发热测试平台,利用实验数据验证了仿
水泥石的高温脆性和低拉应力限制了其在稠油热采井中的应用。笔者选用等离子体改性氧化镁晶须来增强铝酸盐水泥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氧化镁晶须的表面微观结构更为粗糙,可更好地与水泥石产生胶结,进而提高力学性能。在500℃下养护7 d后,掺入2%等离子体改性氧化镁晶须的水泥石相比于掺入2%未改性氧化镁晶须的水泥石,其高温力学性能明显提升,抗压、抗拉强度分别增长了24.5%和14.1%;同时掺入2%等离子体改性氧化镁晶须的水泥石的应力应变性能也更为优异,具有更高的应力峰值与更低的弹性模量。最后通过SE
本文主要介绍了6~18 GHz百瓦级宽带螺旋线行波管二次谐波抑制的仿真优化设计.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螺旋线螺距、螺距跳变等因素对行波管慢波结构高频性能及注-波互作用
空间电推进是利用电能加热、电离和加速工质形成高速射流而产生推力的技术,相对传统化学推进具有比冲高的显著特点,应用电推进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近些年,我国空间电推进
期刊
伊拉克南部哈法亚、米桑等油田存在异常高压盐膏地层,部分井固井后环空带压(0.69-17.24 MPa),严重影响后期开发,针对上述问题,优选可固化环氧树脂进行封堵作业。评价了环氧树脂稠化时间、抗压强度、流变等综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固化剂加量,环氧树脂工作液稠化时间在100-500 min范围内可调,48 h抗压强度大于50 MPa,流性指数大于0.94,稠度系数小于0.10 Pa·sn。现场采用阶梯式挤注环氧树脂进行封堵作业,挤入量达到100 L以上,现场实施3井次,72 h后井口压力降低为零,
本研究以高校教室天然光环境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问卷收集使用者的视觉评价,采用高动态图片收集使用者所经历评价的天然光环境数据。数据分析表明,使用者对天然光环境的舒适度、满意度和愉悦程度评价均呈正相关性,而兴奋程度和刺激程度与前三项评价因子均呈负相关。水平工作面照度和眼部垂直照度与视觉评价的相关性较好,眩光指数DGP(Daylight Glare Probability)比DGI(Daylight Glare Index)对主观评价的预判性更高。
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教室照明地方标准DB31/T 539-2020,在修订过程中对一些比较新的参数做了相应的验证实验和资料收集工作。为今后上海地区教室照明新建和改建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分析固井施工对超低密度水泥浆的要求,针对现阶段超低密度水泥浆面临的挑战,优选使用C级水泥和降失水剂C-FL712L,以及高性能增强材料C-BT5得到了一种超低密度水泥浆,并对该水泥浆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0.9-1.1 g/cm3超低密度水泥浆综合性能良好,浆体稳定性高、上下密度差可控制在0.05 g/cm3以内,稠化时间可调,60℃抗压强度达到7 MPa以上,静胶凝强度发展较快,有较好的防气窜功能,适用的压力范围大,满足固井工程应用要求,
为了延长在低地轨道(LEO)和极低地球轨道(VLEO)的卫星寿命,使用吸气式电推进器提供推力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150 km高度以上的大气非常稀薄,需要将气体收集压缩之后才能供给推进器使用,所以对气体收集装置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本文使用直接仿真蒙特卡洛(DSMC)方法对进气装置进行数值模拟,得到进气装置内外流场的平均数密度和速度分布云图,发现进气装置前段流场存在类激波结构,流场存在热力学非平衡现象;研究了压缩角度θ(7°~45°)和进出口直径比a(3~7)对流动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分子与壁面碰撞模型对收集
微阴极电弧推力器(μCAT)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比冲高等优点,使其逐渐在越来越多的微纳卫星推进系统中被采用。目前,寿命是制约μCAT走向工程化应用的关键因素,而μCAT放电特性决定着其工作寿命及可靠性,因此对其放电特性开展研究,对于μCAT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了能够自动采集放电数据和记录点火次数的μCAT寿命试验系统。对其放电特性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基于击穿电压和峰值电流的寿命变化规律可以分为起始段、稳定段、失效段等三个阶段,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当峰值电流下降到初始峰值电流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