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iASPP基因对转染MCF-7细胞凋亡变化的观察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duo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iASPP基因干扰RNA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后的干扰效果及细胞凋亡变化。方法:设计特异性siRNA序列,将序列克隆至PGCsilencer^TM H1/Neo/GFP质粒中,用脂质体将重组子转染至MCF-7细胞中,用RT—PCR方法检测iASPP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iASPP干扰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iASPP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减少40%~50%;p53蛋白相对表达量由转染阴性质粒的0.37增加到转染干扰质粒的0.64;细胞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对患者治疗后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1999年全年住院治疗的原发鼻咽癌患者405例,对其中接受放射治疗并完成根治剂量、治疗前及治疗中无远处转移证据
目的:探讨XRCC1Arg399Gln(G—A)基因多态性与晚期大肠癌对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晚期大肠癌患者99例(Ⅲ期37例,Ⅳ期62例),以奥沙利铂为主的方案化疗,62例Ⅳ期患者2~3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及ER和PR的表达。结果:Cox-2及
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因右乳腺癌在我院乳腺外科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肿块2.5cm×2.0cm×1.0cm,送检腋窝淋巴结16枚未见转移,为ⅡA期(pT2N0M0)。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结直肠癌(CRC)风险的关系。方法:进行了以医院为基础的结直肠癌病例对照研究(结直肠癌新发病例300例,对照300例)。对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C67
目的:探讨≤40岁膀胱移形细胞癌患者的患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40岁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82例,选取≤40岁正常人82名为对照组。单因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塞来昔布(12.5、25、50和75μmol
《产品经理那些事儿》以产品经理的从业故事为线索,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软件行业产品经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巧。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从实际出发,讲述了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人乳腺癌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乳腺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
目的:检测中国乳腺癌筛查过程中乳腺的平均受照剂量(MGD),分析影响MGD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乳腺癌筛查过程中连续受检者581例,在钼靶X线摄片过程中,记录受压腺体厚度、管电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