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并最终提出了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进一步开展好道德与法治教学,全面提升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38-02
  引言
  《道德与法治》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很重要的学科之一,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发展,重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设置,有效组织开展好此门课程的一线教学工作,成为我们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但是,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道德与法治在学科性质方面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如何立足学科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规律,切实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至关重要。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所了解的整体情况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
  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导航灯,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保障。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在于:通过相关观念的教育,培育孩子们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旨在提升孩子们的道德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但是,走向一线的实际教学,往往很容易偏离这一主题。不少教师仍然以知识的呆板传授为主,以知识教授为主,而没有相应的启发教育,导致教学严重教条化。
  其次就是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传统的小学课程教学中,讲述法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为教学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此种教法最大的缺点,教师扮演传授者,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忽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往往很容易导致学生由于缺少或者是根本没有时间去主动思考,从而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大大下降。
  第三就是考核方式的单一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考核方式方面,依然是传统的终结性考试,往往就是一次考试的结果就成为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这样学生为了追求成绩,就将重点和精力放在了相关知识点的背诵上,无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二、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的研究与分析
  要想真正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就是要不断明确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阶段,都应该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实际上,任何目标的制定,不能脱离整体,不能脱离环节,旨在通过目标更好指导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实际上,大量的实践已经证实:教学目标的确立,将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最终关系到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制定教育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学目标是科学的,是合理的,那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就有了重要的依据,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有章可循的;如果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那么无论是课堂的效率,还是课堂的组织,亦或是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那么究竟如何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呢?第一个要点就是要依托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质,这门学科的主要教学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在懂法知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第二个要点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否则就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就是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能合理运用教学教学,将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老师更倾向通过讲述的方法,将课程的内容一股脑地灌输给孩子。这种方法固然省时切中要点,但是,长期用这种防范,将严重打压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不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特点,笔者建议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情境创设法
  情境创设就是立足教材的实际内容,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从而便于更好启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所创设的情境应该是贴近生活的,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认识水平的,应该是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
  我们以“我们去游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首先就是教师可以模拟“景区游玩”的场景,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是售票员,有的是游客,有的是“小演员”,主要是表演學生在一些公共设施被随意破坏之后导致游客的受伤。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们会更加深刻体会到游玩的时候,文明道德是多么重要的,不仅仅要爱护公用设施,同时还有爱护环境卫生。
  通过切实生活的场景设置,大大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为后期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第二种方法就是合作教学法
  合作式教学重点搞好小组划分,根据教学内容的设定,实际的班级人数,对参与合作的人数进行分组。组内要求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研讨,并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给予孩子们充足的思考时间,激发学生以主人翁的地位积极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去。但是,在实际方法的应用中,应注这些问题:
  首先合作教学法往往是需要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进行分组合作的,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是否科学得当尤为关键,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应该是难度适宜的,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另外就是分组的时候,要保证合理性,切忌把基础扎实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别,而是根据实际的水平合理分组,科学搭配,这样分组教学的实际效果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第三种方法就是多媒体教学法
  21世纪可以说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的话,教学的效果往往也能够有所提升。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需要同其它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方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还有一点就是多媒体方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最后就是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时机与时间都要严格控制。
  第四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就是针对小学生们在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定,因此是至关重要的。
  在对孩子的评价过程中,过程性评价极为重要和关键。具体的评价方法,可以说教师的,可以是学生的。但是,最终的评价,不能最终停留在某次考试的成绩上。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最应该是在教师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那些后进生,虽然说学习较为薄弱,但是并非是无进步可言。要善于捕捉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进步,哪怕是细微的,也要及时给予其评价,从而让其逐渐树立起信心,能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三、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现状,了解到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尽快树立先进的理念,从而以此为依托,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逐渐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另外,就是对于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线教师而言,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从而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12.
  [2]秦金权.新形势下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11.
  [3]崔玉双.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11.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抗膜突蛋白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抗磷脂抗体综合症(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指一组由抗磷脂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
【摘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关系的发展,中国与国际的交流也日益密切起来,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承担着沟通世界的重要“桥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序列的重要一员,为企事业单位输送着技能型强、应用型高的人才。随着现代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对于高职人才毕业生英语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去。本文就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困境,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思考,论述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成效的对策。  
由于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型复合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具有硬度大、拉伸强度高、导热性极差等特点,铣削加工中铣削力较大,刀具磨损较快,是加工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采用单
谈起文言文真是让师生都头疼。学生谈文言色变,感觉没劲枯燥。教师呢,同样苦恼: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可谓费时费力,再看学生或皱眉或低头,课堂气氛沉闷;如果不这样解剖似的分析讲解,又无法应付考试的解词译句。如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呢?如何轻松高效应对文言文呢?今天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文化激趣——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1.利用作者不平凡的故事或特殊的写作背景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篇文言文都是
期刊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起到的效果不显著。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随着数学教学观念的改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看重,而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分析思想方法可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分析思想的作用出发,探究其具体的渗透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分析思想;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新课程标准》非常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要求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全国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中提到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应为学生探索求知创设合适的情境,重视从问
期刊
【摘要】在现代科技发展步伐的带领下,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很大的认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相关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TU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应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创造条件。互动式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培养非常有用的教学方式,本文着重就互动式教学模式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