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西吉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示范总结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吉县利用项目扶持,在全县选择病虫害监测点,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通过总结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效果,为全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成效;宁夏西吉;宁南山区
  中图分类号 S4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122-01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地带,地势南低,北、东、西渐次增高,平均海拔2 400 m,分黄土丘陵、河谷川道、土石山區3类地貌,项目区属于黄土丘陵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干旱多风,冷暖变化大,多有倒春寒;夏季短暂,气温适中;秋季雨量较多,降温快,霜冻早;冬季长,严寒干燥。四季交替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5.3 ℃,年平均降水量350~500 mm,无霜期仅有100~150 d。土壤类型为黄土和黑土,土层平均厚度40~50 cm,中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合项目农作物种植。周围没有大型工矿企业,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空气质量良好。在马铃薯、特色蔬菜等种植中,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利用项目扶持,在全县选择病虫害防控示范点,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成效十分显著。
  1 目标任务
  1.1 病虫害监测
  按照“三固定、四统一”原则,对各测报对象进行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范围,达到“监测规范、预报准确、发布及时、指导科学、汇报全面”的要求,农作物病虫长期预报准确率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95%以上,以达到有效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的目标。
  1.2 马铃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以马铃薯重大病虫害为主,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666.7 hm2。通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区域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20%,平均减少用药1~2次,节省农药与人工成本300元/hm2以上;统防统治率达到90%,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总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防治效果平均提高10%以上;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逐步提高西吉县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
  2 科学选择监测点
  2.1 病虫测报
  在兴隆镇玉桥、震湖乡、火石寨乡设立系统监测点,开展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玉米蚜虫、黄矮病、粘虫、芹菜斑枯病、小麦吸浆虫、小地老虎、黑绒金龟甲、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等12个全区监测对象和当地主要病虫害的监测预警。
  2.2 马铃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在震湖乡孟湾村马铃薯高产示范区建立马铃薯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区666.7 hm2。
  3 防控内容
  3.1 系统观测
  在3个不同生态区域和县城基地根据作物布局设立4个系统监测点,在监测点内根据不同作物建立相应系统监测田,利用黄盘、诱蛾器、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佳多虫情测报灯等观测仪器[1]和田间定点调查。3月15日至9月30日,开展黑绒金龟甲、麦蚜、黄矮病、小麦吸浆虫、小麦条锈病、粘虫、小地老虎、小麦白粉病、玉米蚜虫、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芹菜斑枯病等12个主要病虫监测工作。
  3.2 病虫鼠害普查工作
  每种病虫害始见后立即进行1次普查,以后每隔10 d进行1次(鼠害春秋2季各普查1次),全面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及为害情况。普查方法:在3个生态类型区,各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乡,各乡选3个代表村,各村选3个代表组,各组选5户农户或5块田块进行调查统计。每块田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随机调查20株,统计各种病虫鼠害的发生、被害株率、危害程度、发生面积。10月上中旬,按照测报调查规范,科学选点,在全县范围进行锈病、白粉病、麦蚜、玉米螟、小麦吸浆虫、黑绒金龟甲等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的调查。
  3.3 及时发布病虫鼠害发生发展趋势
  根据病虫害监测调查情况,利用历史资料、气象资料,结合病虫发生动态综合分析,及时发布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同时,通过农信通、电视预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016年制作可视化预测预报7期[2],利用农信通短信平台发布病虫信息50次,各种宣传资料5 000份。在做好病虫害监测调查的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充分利用“宁夏农作物有害生物信息报送系统”及时向总站上报病虫害发生信息。
  4 技术措施
  4.1 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
  通过统一供药和统一防治的方式,在高产示范区开展防治,提高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减少用药1~2次[3]。
  4.2 示范内容
  试验防治青薯9号脱毒种薯333.3 hm2,降低早晚疫病和病毒病的危害;推广配方施肥技术666.7 hm2,增强马铃薯的抗病性;用农科院研制的薯兴拌种剂拌种333.3 hm2;利用频振式杀虫灯,杀灭地老虎、草地螟、金龟子、蛴螬成虫等66.7 hm2;田间悬挂黄蓝板,诱杀蚜虫、蓟马等害虫13.3 hm2。
  结合示范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预防马铃薯早晚疫病;72%甲霜锰锌、72%霜脲锰锌(克露、赛露)可湿性粉剂、25%瑞凡悬浮剂等药剂1 500 g/hm2或1 000亿/g枯草芽孢杆菌300 g/hm2喷防早晚疫病。
  4.3 技术培训
  在病虫害发生期召开防治现场会,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大力宣传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让广大农户适期防治、科学防治[4]。举办技术培训班5场次,培训农户300人次。
  5 参考文献
  [1] 夏敬源.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中国植保导刊,2010(10):5-9.
  [2] 路云亚,高秀珍,樊美中.发挥病虫害可视预报优势 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4):54-55.
  [3] 陈彩平.山区马铃薯病虫害统防统治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4):26-27.
  [4] 赵中华,周阳,杨普云.201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3(10):69-72.
其他文献
摘要 为研究杨树皮堆腐过程中碳、氮及腐殖酸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杨树皮粒径大小及微生物菌剂添加水平对堆腐进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总有机碳(TOC)呈下降趋势,全氮(TN)相对含量呈升高趋势;各处理的氨氮(NH4 -N)含量均在7 d内达到最大值,后期降至0.04%水平以下;各处理的最终氨氮与硝氮比(NH4 -N/NO3--N)均降到较低水平,但仍高于0.16;杨树皮堆腐过程中,胡敏酸(HA)变
摘要 白皮松是绿化造林和园林景观配置的重要树种,理想的育苗方式和造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白皮松的造林成活率和经济效益。本文重点介绍白皮松营养袋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规程和要点,以期为白皮松的育苗和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皮松;营养袋;育苗;造林  中图分类号 S791.2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2-0123-01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地处黄
2019年5月6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团体标准《电热毛巾架》发布会在京召开。来自检测机构、设计院所、标准编制及新闻媒体代表约30人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会议由中国建筑金属
对于所有喜欢或者憎恶“隼”的骑手来说,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隼”的致命特征就是快。自从1999年问世以来,“隼”就一直是“公路速度之王”宝座上的常客。
<正> 某些哲学家声称不理解这种断言,即结果或成功的有益是与个人无关的,或是“从宇宙的观点看”有益,或是有益的点(Period)。他们说,有益总是
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在全省较早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家庭医生签约所
报纸
为了帮助企业了解国际上钢结构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学习先进、成熟的钢结构企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019年3月4日-9日,为期一周的首届钢结构行业高级管理和技术人
在正弦电场E=E0sin(2πft)加载下,通过改变电场E0(5—55kV/cm)和频率f(0.1—100Hz),测量了37BiScO3-63PbTiO3铁电陶瓷材料的电滞回线.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在低电场和高电场阶段,剩余极
目的 探讨小腿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气压冰敷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小腿骨折并实施内固定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运
应用化学检索工具实施检索,获得的检索结果即为文献线索,利用文献线索中提供的文献出处,索取原文。利用互联网及电子期刊进行化学文献检索,利用备种途径寻找所需的厚始文献,便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