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笨小孩”解除无力感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笨小孩”的紧箍咒
  周五下午,杨女士来咨询求助:“我儿子小杰16岁了,正上高一。前几天,段考没考好,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就不愿意去上学了。现在,他整天不出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躲在房间里玩手机,快把我愁死了!”
  我首先详细了解小杰的行为表现、成长过程和性格特征。杨女士说,儿子平时性格懦弱,胆小,爱哭,做啥事都慢半拍,学习成绩不太好。杨女士非常关心儿子的学习,但是小杰自己不用功,为此杨女士对儿子非常不满。但这次儿子辍学,杨女士感觉他有点不对劲:整天沉默不语,表情淡漠,给他说话也不回应,动不动就坐着发呆,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她怕儿子抑郁,所以才来求助。
  我问杨女士:“小杰在学校是否与别人有冲突或遇到不开心的事?”杨女士说,小杰上周因为没有交英语作业,在早读时被英语老师批评了一顿。当天他补交了作业,英语老师说他的字太潦草,且错误太多,把他的作业本撕了。接着就是段考,他英语得了46分,被英语老师说太笨。当天,班主任也批评了小杰,说他原来和同桌的成绩差不多,可是这次同桌进步了10多名,他却退步了9名,还说如果他下次再考不好,就让他退学。当天晚上,小杰回家没有吃饭,气得把英语书和卷子都撕碎了。
  我又问杨女士:“儿子出现这样激烈的情绪,你是怎么应对的呢?”杨女士说:“我给儿子讲道理,让他理解老师是为他好,不能和老师置气。同时,我也生儿子的气,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我操碎了心,他哪怕稍微用功点儿,也不会考那么一点分呀!你说他咋那么笨、那么不争气啊!”说完,杨女士抹起了眼泪。
  我再问杨女士:“你先生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吗?他鼓励孩子吗?”杨女士不满地说:“他啊,就知道喝酒、打牌,哪有空管孩子?孩子小时候让他辅导写作业,他動不动就把孩子骂哭。现在孩子大了,他还是说不到三句就发脾气,骂孩子没脑子、笨蛋。去年,孩子因为和同学去了一次网吧,还被他狠狠打了一顿。”说到这儿,杨女士的眼圈又红了。
  我最后问杨女士:“小杰从小有玩伴吗?”杨女士说:“小杰从小和表哥小康一起长大。小康是小杰姑姑的儿子,比小杰大2岁,平时都送到小杰奶奶家,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玩耍。但是小康机灵,有时候做坏事嫁祸于小杰,因此爷爷奶奶总是批评小杰,有好吃的也是给小康的多,给小杰的少。小杰还经常被小康欺负哭,爷爷奶奶也不管,还说小杰是个闹人精。可是那时上班太忙,我知道儿子受委屈,也没办法。再说,小孩子哭两声也没啥,我想着长大了就好了,谁知,他越长越不让人省心了。”杨女士的一脸愁容让我很是揪心。
  我明白,小杰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因为他从小就被戴上了“笨小孩”的紧箍咒。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于自卑和无价值感。小杰这次辍学是“无能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爆发,也是青春期迷失自我的外在表现。
  “我不行”成口头禅
  通过与杨女士交谈,我基本判断小杰的辍学源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让小杰产生“无能感”。无能感的积累会演变成为“习得性无助”,让小杰对学习和生活逐渐失去信心,干什么事都缩手缩脚,不敢尝试。小杰的“精神胚胎”被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所损害,生命动力被严重压制。
  为了印证这个判断,我电话咨询了小杰的爸爸和班主任于老师。
  小杰爸说,儿子干啥都磨磨叽叽的,没个男孩的样子。小杰12岁时,他鼓励儿子去踢足球,并且给儿子买了球鞋、袜子和足球,他期待孩子像自己学生时代那样奔跑在阳光下。但是当他把所有行头放在儿子面前时,儿子却打了退堂鼓,说:“我不行。”儿子还特别胆小,到现在都不会游泳。有一次,他强拉着儿子去学游泳,结果,儿子一到泳池边,吓得脸都发白了,双手死死抓住护栏,就是不下水。小杰爸爸最后叹息说:“我不知道作了啥孽,咋生了个这么笨的孩子!”
  于老师说,小杰上课从来没有主动举手回答过问题,作业也是能不交就不交,让他做个什么事都往后缩,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不行!”
  我明白,小杰的口头禅是他内化了父母对他的大量负面评价或暗示。杨女士夫妻在着急生气的时候,都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样笨!”或者“你是猪脑袋吗?”小杰年龄尚小时,无法辨知父母骂其“笨”的背后用意,只会真的以为自己很“笨”。
  心理学研究发现,外界言语和行为暗示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影响巨大。父母有时火冒三丈地批评、责骂孩子“笨蛋”,有时谦虚地对外人说“我儿子没脑子,是个小迷糊”,有时亲昵地把孩子叫作“小笨蛋”,无论本意如何,孩子接收到的都是“自己很笨”的信息。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开始自我怀疑,潜意识里就会拒绝新的知识进入记忆库,从而真的变笨。总之,大量负面评价或暗示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心理蒙上阴影。如果“你真笨”是家长的口头禅,一个没有主见、没有自信、呆头呆脑的笨孩子便会真的诞生,“我不行”也便自然成了孩子的口头禅。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惯性愚蠢”,就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继而缺乏自信心并逐渐陷入一种无能感的状态。被无能感笼罩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懒”,越来越“笨”,遇到事情不愿努力争取,抱着“我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什么”的心态,消极度日。
  在造成小杰“习惯性愚蠢”的外部因素中,有爷爷奶奶对两个孩子区别对待的不良影响,有父母不经意的做法和坏习惯,也有老师不恰当批评形成的恶性刺激,这些都像一道道紧箍咒,将孩子一步步推向越来越笨的境地。
  通过与杨女士的接触,我发现她各方面比较优秀,在家庭也表现得很强势,对小杰要求较高,有时甚至不考虑小杰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情况,一味给孩子增加学习任务。当小杰达不到她的期待时,她就表现出极度的失望和焦虑情绪,有时候甚至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儿子不争气。小杰每次尝试都失败,很少能体验到“赢”的感觉,并且与优秀的妈妈相比,小杰的自卑感更加明显。这样,小杰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患眼疾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家长深为不安。此时,网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孩子视力的“知识”,给这些家长带来了“希望”。殊不知,这些“知识”不仅不能给家长提供有用的帮助,还可能会误导家长。比如下面这三个关于视力的谣言,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轻信。  谣言一:不戴眼镜,近视会慢慢变好  孩子一旦患上近视,如果不及时佩戴近视眼镜,看东西就会视野不清,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若长时间不戴近视眼镜,则容
问:现在,家家户户都舍得为孩子的教育投资。我们也为孩子报了N个兴趣班,每天忙着接送。出钱又出力,算是对孩子尽力了,有个交代。没想到,最近接连几个朋友又开始抢学区房了。我们有心追赶,可能力有限。请问,我们有必要为孩子买学区房吗?  李文静  答:为孩子买学区房就够了吗?这样家长的责任就尽到了吗?我看不是。  送孩子去培训班当然不是坏事,但很多家长只是满足于形式上的尽力,至于孩子在培训班学到东西没有,
四川的政治文化由于这些政治人物的出现也在发生变化,那就是对于这些“拔尖”人物的宽容。这也许与其强烈的市民文化以及“西部大省”情结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这种市民文化具有现代意义,另一方面“西部大省”情结使当地公众和媒体乐于把当地的“英雄”推出去。    指导性与自发性    《决策》:四川和浙江都是基层民主改革比较活跃的地区,从历届“中国政府创新奖”入选的情况看,四川和浙江两地可以说是最大的赢家。这
靠勇气和实力进入施一公研究团队  小时候,万爸万妈从不在课业上给万蕊雪过多要求,因此她总是有很多时间玩。万爸万妈非常支持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里的气氛轻松愉快。在祥和的氛围里,万蕊雪每一次做选择都遵从自己的内心。  幼儿时期,万蕊雪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活泼好动。有一天,看邻居小哥哥骑着一辆小自行车跑来跑去,万蕊雪很是羡慕,回家央求妈妈给她也买一辆。到了商店,妈妈按照小蕊雪的身高挑好了自行车,给售货员
领导者在做决定时,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    谈到决策失误,人们往往习惯从决策的方式去考察失误的发生机制,其实,对于地方领导者来说,决策最大的敌人不是方式,而是决策者本身。如果我们仔细梳理2007年地方公共决策案例,就会发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决策陷阱,这些陷阱显然无关方式和步骤,却关乎决策思维和心理。  陷阱一:官员“勤
不让女儿学习手语,是这位坚毅母亲做出的大胆决定。通过感知震动的方式,女儿花了几年时间学会说话和唇语。母亲陪伴她一起北漂,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女儿成为北舞建校60年来第一位听障学生,在无声世界中翩然起舞。  死磕发音学会说话  “你这是何苦呢?还不如将孩子送入聋哑学校学习手语。”身边的亲戚朋友们,都劝说她放弃这个大胆的想法。丧失听力,等于告别有声世界,还有可能学会说话吗?看着漂亮、可爱的女儿,王芳宁愿
最近一位父亲的微博刷爆了朋友圈。  和妻子离婚后,十多年来这位父亲独自抚养女儿,满足女儿的一切要求。他原本以为含辛茹苦会换来女儿的孝顺懂事,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被拉黑和被背弃。  他为女儿留学存下300万积蓄,结果却被女儿在加拿大肆意住高档酒店买奢侈品挥霍。这位寒心的父親,希望通过微博、微信规劝女儿回头。结果女儿不但不知悔改,还将全家亲友拉黑。无奈,他只能在网上曝光。  这是一场“双输”的较量,父亲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中小学生接触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数量日益增长,引发了全社会对网络游戏及中小学生教育、成长的广泛关注。日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项研究主要采用实证法,在北京、广州、合肥、成都、宝鸡、辽阳6个城市,通过目的抽样与随机抽样,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在校生,
著名演员陈道明纵横演艺圈20余载,影视作品无数,被称为“老戏骨”。陈道明性格孤傲,女儿不愿和他亲近,他在家里为女儿开了个专属作坊,用捏糖人、面人的方式讨女儿欢心。生活中,陈道明对女儿“执法”过严,也会勇于认错。察觉到女儿早恋后,他和妻子联手用自身经历给女儿“上课”。对女儿的职业选择,他也主张顺应其内心……  “执法”有误勇于认错  陈格是陈道明和妻子杜宪唯一的女儿,小名格格。陈道明对女儿视若珍宝,
万名“飞毛腿”推销员、本土能人型企业家、“新当涂人”三者一起,共同构成独特的“当涂人经济”,他们是当涂县域经济最大的成长性所在,是当涂产业集群崛起的真正基因。    9月19日,安徽省57个产业集群专业镇的大名单正式对外公布,当涂县博望镇、太白镇、黄池镇等3镇榜上有名,在全省61个县域中,当涂与天长是最多的,并列第一。  那么,从1978年当涂在安徽省工业产值第一个突破亿元开始,30年来,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