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早产儿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ICN)治疗的呼吸衰竭早产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1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1例行NHFOV治疗,对照组30例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于通气前、通气后2、8、12、24 h,对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进行检测,包括酸碱度(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记录两组患儿通气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如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气漏、鼻压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D)、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
结果两组患儿通气治疗前的pH值、PaO2、PaCO2、OI、RI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8、0.64、0.85、0.43、0.70,均P > 0.05),通气后2、8、12、24 h,观察组的pH值、PaO2、O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H值:t2 h=3.20、t8 h=4.81、t12 h=6.39、t24 h=5.22;PaO2值:t2 h=5.80、t8 h =6.31、t12 h=7.55、t24 h=6.97;OI值:t2 h=6.38、t8 h =8.37、t12 h=11.30、t24 h=9.61),而PaCO2、RI值均低于对照组(PaCO2值:t2 h=4.29、t8 h=5.09、t12 h=6.83、t24 h=8.30;RI值:t2 h=3.26、t8 h=5.81、t12 h=7.36、t24 h=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