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润童心 书香特色育英才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UANJ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中山市东区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一批语文骨干教师,学习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教育之道。育才学校校长朱爱朝用各种艺术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时节之美,实现学生与自然的连接。
  育才学校从2017年全面推进“全人教育”的实践和创新探索,构建“阅读、二十四节气、自然”三条教育主线,跨越学科界限,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族文化根基。通过二十四节气这个时间轴,融汇阅读与自然,不遗余力地推动长沙十个区县的阅读。
  构建独特的文化特色,让书香洋溢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二十四节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了打造书香校园的硬核内涵。
  育才学校校园充满浓郁的节气文化气息。校园里的电子显示屏定期更换各种节气由来、风俗和歌赋;教室的外墙均设置了二十四节气展示区,陈列着学生自制的精美节气小报;教室后墙专门设置“自然物语”专栏,展示各班的节气、风俗活动的剪影和艺术作品;节气文化遍布各个教学楼和大大小小的展示栏;学校的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新天地,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经典图书尽收眼底,内容充实而有趣。
  为了进一步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每逢周一举行的“吟诵大课堂”,是师生欢聚一堂的特别时光。朱爱朝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吟诵二十四节气经典诗词。充分利用《日有所诵》读本,用琅琅书声叩响黎明;通过校园广播,定期送上关于节气的文化和主题宣传。学校把阅读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夯实全课程的渗透,让学生和世界接轨
  全人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落地,需要全课程支持。为了更好地打造书香校园,学校以《时节之美》《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等书作为节气课程的教学实践材料,充分彰显本校的教学特色。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实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沟通与连接,将阅读、自然观测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节气课堂,带领学生感受季节更替,探索大自然,观察七十二候的细微变化;在趣味课堂,感受与之相关的汉字发展及其演变、探秘汉字源头、追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把与节气密切相关的古典诗文进行有机整合;在统整体验课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节气,为学生设计完整的知识统整体验,给予他们一个深入整体的感知认识;在种植实践教育课堂,为学生专门开辟种植体验的空间,通过种植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和植物生长的奥妙,收获来自生命生长的喜悦;在自然笔记实践课堂,学生利用图画和语言等文字记录对自然万物的看法、体验和感受,在观察、交流中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在生命经历与体验课堂,于不同的时间和节气里,走进神奇的大自然,感受当中的惊喜和变化。这些丰富多变的节气教育课程,使学生对于天地万物的诞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敬畏之情,逐渐树立关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革新阅读内涵,使学习回归生活
  阅读应该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学校制定“阅读·长沙”方案,师生一起阅读城市。让阅读之旅从脚下的历史故事、身边的社区、熟悉的家乡开启,一起走进去、走出来。科学研究小组还自主设计研发了“草木志”微信公众号,
其他文献
一个好的党支部,就像一块磁铁,能够凝聚人心;像党建园地里的一朵奇葩,时刻散发出真善美的气息。华南农业大学动物遗传与繁殖系教工党支部,就是这样的一个党支部。  2018年,支部先后入选首批广东省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在新起点上,支部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聚焦支部共建,编织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美丽彩锦。  书记当好“领头雁”  教学任务、科研项目、党建工作……支部书记张哲的工作并不轻松。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实验小学“乐陶陶艺”工作坊始创于2009年3月。学校结合佛山本地的石湾陶瓷文化,重视陶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美育作用,把陶艺课程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特色项目持续推进。2016年,学校被评为南海区首批陶艺特色项目学校,借着广东省推进课程深化改革的东风,学校通过升级场馆学习、探索国家美术课程校本化实施方式、加强家校陶艺文化共建、扩大陶瓷文化社区影响力等方式,打通“项目—课程—活动—文化”的构
2019年12月12日,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京召开2019年深化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研究推进广东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
肇庆市广宁县是著名的竹子之乡、武术之乡、广绿玉之乡,也是一个革命老区。近年来,广宁县抓住融入“珠三角经济一小时圈”的新契机,确立“办好广宁教育,建设幸福和谐新竹乡”的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7年7月创建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传承革命传统,坚韧务实、创新图强的广宁人,一直以教育重点工作为核心,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推动县域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广宁县虽然地处珠三角区域
1月13日,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教育重点工作,提出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围绕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副省长王曦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厅长景李虎传达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作工作报告。
策划语  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习总书记以青年为主题作为整个报告的结语:“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
喜欢在晴天的旷野里行走,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影子;喜欢在晴天仰头看太阳,会在隐约间感到一种力量充溢全身;喜欢晴天——一种燃烧的激扬,一种激扬的浩大,一种浩大的憧憬,一种憧憬的燃烧!  然而,晴天不会永远,就像生活中的幸福。  我记得同桌曾告诉我,她最喜欢的两个字,叫“幸福”。  我接着说,我最喜欢的两个字,叫“憧憬”。  如果说“幸福”是一株太阳菊,那么,“憧憬”就是一茎向日葵。  看不到太阳时,太阳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两类学校办学水平,推动我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教育厅于1月10日在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举办全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现场交流活动。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创出席活动并作重要讲话。  参加活动人员
我长大后,要专门研发树木新品种。  我已经想好要研发的树木新品种有:  ①芳香树。这类树可以常年散发迷人的芳香,而且,世上有多少种香味就有多少种芳香树,你喜欢什么香味就可以选择什么香味的树。  ②防洪树。我研发的防洪树在发大水时能像海绵一样吸入大量的水,树叶涨得像气球一样大,干旱时能释放出大量的水,树干就又像原来那么细了。  ③照明树。这种照明树不但能绿化环境,而且晚上能发光,可以照亮繁华的城市街
广东始终坚持践行就业育人的理念,精准聚焦,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为全省高校毕业生稳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了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保持穩定。  用好资源,深挖岗位。有效整合岗位资源,联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多家部门开展跨度时间长的“木棉花暖”大型公益网络招聘和直播带岗活动,组织高校开展区域性专场招聘活动,实现21个地市招聘活动全覆盖。截至目前,广东省教育厅面向全省2021届高校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