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中山市东区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一批语文骨干教师,学习长沙市芙蓉区育才学校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教育之道。育才学校校长朱爱朝用各种艺术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时节之美,实现学生与自然的连接。
育才学校从2017年全面推进“全人教育”的实践和创新探索,构建“阅读、二十四节气、自然”三条教育主线,跨越学科界限,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族文化根基。通过二十四节气这个时间轴,融汇阅读与自然,不遗余力地推动长沙十个区县的阅读。
构建独特的文化特色,让书香洋溢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二十四节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了打造书香校园的硬核内涵。
育才学校校园充满浓郁的节气文化气息。校园里的电子显示屏定期更换各种节气由来、风俗和歌赋;教室的外墙均设置了二十四节气展示区,陈列着学生自制的精美节气小报;教室后墙专门设置“自然物语”专栏,展示各班的节气、风俗活动的剪影和艺术作品;节气文化遍布各个教学楼和大大小小的展示栏;学校的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新天地,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经典图书尽收眼底,内容充实而有趣。
为了进一步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每逢周一举行的“吟诵大课堂”,是师生欢聚一堂的特别时光。朱爱朝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吟诵二十四节气经典诗词。充分利用《日有所诵》读本,用琅琅书声叩响黎明;通过校园广播,定期送上关于节气的文化和主题宣传。学校把阅读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夯实全课程的渗透,让学生和世界接轨
全人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落地,需要全课程支持。为了更好地打造书香校园,学校以《时节之美》《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等书作为节气课程的教学实践材料,充分彰显本校的教学特色。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实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沟通与连接,将阅读、自然观测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节气课堂,带领学生感受季节更替,探索大自然,观察七十二候的细微变化;在趣味课堂,感受与之相关的汉字发展及其演变、探秘汉字源头、追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把与节气密切相关的古典诗文进行有机整合;在统整体验课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节气,为学生设计完整的知识统整体验,给予他们一个深入整体的感知认识;在种植实践教育课堂,为学生专门开辟种植体验的空间,通过种植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和植物生长的奥妙,收获来自生命生长的喜悦;在自然笔记实践课堂,学生利用图画和语言等文字记录对自然万物的看法、体验和感受,在观察、交流中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在生命经历与体验课堂,于不同的时间和节气里,走进神奇的大自然,感受当中的惊喜和变化。这些丰富多变的节气教育课程,使学生对于天地万物的诞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敬畏之情,逐渐树立关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革新阅读内涵,使学习回归生活
阅读应该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学校制定“阅读·长沙”方案,师生一起阅读城市。让阅读之旅从脚下的历史故事、身边的社区、熟悉的家乡开启,一起走进去、走出来。科学研究小组还自主设计研发了“草木志”微信公众号,
育才学校从2017年全面推进“全人教育”的实践和创新探索,构建“阅读、二十四节气、自然”三条教育主线,跨越学科界限,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民族文化根基。通过二十四节气这个时间轴,融汇阅读与自然,不遗余力地推动长沙十个区县的阅读。
构建独特的文化特色,让书香洋溢校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二十四节气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了打造书香校园的硬核内涵。
育才学校校园充满浓郁的节气文化气息。校园里的电子显示屏定期更换各种节气由来、风俗和歌赋;教室的外墙均设置了二十四节气展示区,陈列着学生自制的精美节气小报;教室后墙专门设置“自然物语”专栏,展示各班的节气、风俗活动的剪影和艺术作品;节气文化遍布各个教学楼和大大小小的展示栏;学校的图书馆是学生阅读的新天地,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经典图书尽收眼底,内容充实而有趣。
为了进一步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每逢周一举行的“吟诵大课堂”,是师生欢聚一堂的特别时光。朱爱朝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吟诵二十四节气经典诗词。充分利用《日有所诵》读本,用琅琅书声叩响黎明;通过校园广播,定期送上关于节气的文化和主题宣传。学校把阅读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夯实全课程的渗透,让学生和世界接轨
全人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落地,需要全课程支持。为了更好地打造书香校园,学校以《时节之美》《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等书作为节气课程的教学实践材料,充分彰显本校的教学特色。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实现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沟通与连接,将阅读、自然观测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节气课堂,带领学生感受季节更替,探索大自然,观察七十二候的细微变化;在趣味课堂,感受与之相关的汉字发展及其演变、探秘汉字源头、追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并把与节气密切相关的古典诗文进行有机整合;在统整体验课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节气,为学生设计完整的知识统整体验,给予他们一个深入整体的感知认识;在种植实践教育课堂,为学生专门开辟种植体验的空间,通过种植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和植物生长的奥妙,收获来自生命生长的喜悦;在自然笔记实践课堂,学生利用图画和语言等文字记录对自然万物的看法、体验和感受,在观察、交流中感受自然的神奇之处;在生命经历与体验课堂,于不同的时间和节气里,走进神奇的大自然,感受当中的惊喜和变化。这些丰富多变的节气教育课程,使学生对于天地万物的诞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敬畏之情,逐渐树立关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革新阅读内涵,使学习回归生活
阅读应该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学校制定“阅读·长沙”方案,师生一起阅读城市。让阅读之旅从脚下的历史故事、身边的社区、熟悉的家乡开启,一起走进去、走出来。科学研究小组还自主设计研发了“草木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