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做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a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工作挺锻炼人的,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我的学生也成长了不少!”陈诚感叹道。陈诚任教于广西中医学校,2011年走上工作岗位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
  刚做班主任时,由于教学任务与德育任务一肩挑,加上缺乏经验,因此在第一个学期的工作中,陈诚常感到心力交瘁,而且有些工作还吃力不讨好。于是,他开始反思,并尝试改变。
  第二个学期一开始,他便在班级管理中尝试三个“改变”:明确态度改变自己、采取“试用+淘汰”机制改变班干、建立班规和开展主题班会改变班风。这些大胆尝试,让他慢慢在班級中树立起威信,班风逐渐往好的方面转变。随着旧问题逐渐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部分学生不理解他的工作,存在逆反情绪。
  到了第三个学期,他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了三个“唤醒”,即通过集体活动唤醒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班主任授课唤醒学生的专业意识、通过药士考试唤醒学生的就业危机感。此外,他还坚持每周去学生宿舍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学生发生交通事故,腿骨骨折,他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耐心陪伴该生治疗。该生回校后,陈诚又背着该生一步步爬上9楼的宿舍。
  朝夕相处下来,陈诚与学生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学生从不理解到主动配合,甚至主动帮他排忧解难,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陈诚曾获评为学校年度十佳教师,连续多年获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并在今年获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
其他文献
学生们说:“韦老师不仅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的妈妈。”家长们说:“孩子交给韦老师,我们放心。”他们口中的“韦老师”,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中心小学教师韦斯娜。  韦斯娜爱生如子,她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一次,学生水根迟迟没有到校,韦斯娜知道他家庭贫困,父母外出打工,只剩他一人在家,平常这个时候他应该早就来到学校了,她猜测学生可能是出了什么事。她很不放心,马不停蹄地步行三公里山路赶到水
期刊
谢黎明,自2000年走上教师岗位以来,一直扎根在乡村学校。工作多年,他虽然话不多,但善于动脑,乐于接受挑战。  2009年,谢黎明调到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初中任教,负责初一某班的政治和历史教学。在这之前,谢黎明大概了解到,这个班学生学习基础弱,班风不好,是个“烫手山芋”。  谢黎明心想,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首先就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提高课堂的吸引力。于是,他在备课上下足了功夫,根据班级学情拟定教
期刊
覃建校是自治区直属机关第三幼儿园的一名男教师。在园所里提起他的名字,几乎人人皆知,因为他是“孩子王”,也是同事們眼中的“大才子”。  作为幼儿园里为数不多的带班男教师之一,他时常保持着激情满满的工作状态,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幼儿的喜爱。  为了给幼儿创设丰富有趣的课程活动,覃建校从入园开始便认真观察,潜心钻研,先后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中班美术《小蝌蚪找妈妈》、小班科学活动《水果沉浮》、中班科学活动
期刊
林美筹从教近30年,曾在10所乡村学校任教,11年担任校长职务,现为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游昌黄埔希望小学校长。在此之前,林美筹在平马镇怀民景山希望小学做了10年校长。让希望小学有希望,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  2006年,林美筹在平马镇怀民景山希望小学担任校长。刚上任时,该校存在不少问题,学校设施简陋、布局杂乱、硬件设施落后,教师缺乏工作热情。林美筹认为,要改变学校,首先要改变教师。于是她实施了教师素
期刊
何军现任教于崇左市龙州县响水镇鸣凤中心小学,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也是一位班主任,同时还是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无论哪一个岗位,他都用心做好。  作为一名教师,他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他注重课堂教学的“新”,从形式到内容都做到有创意,让学生耳目一新,学有兴趣。他还注重课堂教学的“活”,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施教的策略与方法,让学生一节课下来,真正有所收获。  
期刊
粟青洲任教于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从教以来,他就立志做一名全能型的中学政治教师。  粟青洲认为,要想教好中学政治,光有一股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拥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技能。他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深入钻研学科专业知识和前沿教法,紧跟高中教改步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粟青洲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优秀生,他以点拨方法为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困生
期刊
1992年9月,韦晓春怀着朴实的教育梦,投身到金秀瑤山农村教育事业中。从教27年来,她一直扎根农村学校,先后担任少先队辅导员、语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村小校长等职务,其中有8年时间是在条件艰苦的教学点度过的。目前,她任教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高仁小学并担任该校负责人。  长期在农村工作,使韦晓春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别人不愿去、不敢去的偏远农村学校,她主动报名。她说:“我是一个农家孩子,
期刊
邱洪燕1995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目前任教于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从最初的不太理解特教工作,到后来逐渐适应并爱上这份工作,邱洪燕坦言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刚从教的时候,看着一些特殊的孩子在教室里哭闹、大喊大叫,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邱洪燕也曾产生退缩念头。但当她看到学校里的老教师对特殊孩子付出的耐心与关爱时,她慢慢转变了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对于特殊的孩子,邱洪燕
期刊
在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只要提起唐彤雯,许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她善于学习,能力很强,不管是教学、党建还是行政事务,只要交给她做,我都很放心!”该校校长穆家庆这样评价道。28年的教学生涯中,唐彤雯做过语文教师、班主任、专业部主任、教育处副主任、招生就业实习处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党总支委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总是把上级的要求一丝不苟地落到实处。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普通中专,学
期刊
谢荐略任教于贵港市港南区木梓镇龙联小学,在農村学校已坚守21个春秋。长期以来,他始终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木梓镇是港南区最偏远的乡镇,也是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乡镇,因此,当地学校有许多留守儿童。2015年,谢荐略接手一个全校公认的“差班”,该班的留守儿童占了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其中还有几个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管理起来难度很大。接手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