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人”活动为载体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来源 :吉林人大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切实履行代表职责是各级人大代表工作的重点。几年来,永吉县人大针对代表工作的实际,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代表工作的新思路,在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三人”活动,使代表工作有目标、有遵循、有措施、有实际效果,并推动了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
  
  精心设计,抓好组织,把“三人”活动作为代表工作的核心
  
  “三人”活动,即:“发展致富的带头人,履行职务的明白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个思路源于我们对人大代表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人大代表,特别是县乡级人大代表生活在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最能反映和代表他们的意愿;广大基层群众也是需要人大代表成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和小康路上的引路人。而且,对人大代表的职责,法律上只规定了法律职责。我们认为,作为人大代表除法定职责外,还有其社会责任;对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是否参加会议”、“是否写议案”等方面,还要对其社会作用进行评价。因此,我们把“争做发展致富的带头人,履行职务的明白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代表工作的要求和目的,以此为平台来推动人大工作的开展。
  在制定方案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由县人大常委会分管代表工作的副主任为组长,人选工委主任为副组长,各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为成员的“三人”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三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等日常工作,为“三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代表的素质决定代表的作用,开展“三人”活动的前提是选“三人”当代表。我们在注重政治素质好的前提下,注意把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分子确定为候选人。重点选那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带头人”;深入群众、主持公道,能够反映群众意愿的“代言人”;综合素质好、责任心强,履行职务能力强的“明白人”担任人大代表。
  
  强化措施、构建平台,推动代表做“三人”
  
  开展“三人”活动的关键是使更多的代表成为“三人”,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为此,我们加大力度,建立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造就了更多的“三人”代表。
  开展为经济发展做贡献活动,造就“带头人”。开展“创环境、抓项目、促发展”活動,组织代表在全民创业,推进总量翻番中体现作为。许多代表在全民创业和为经济发展服务中发挥了示范作用。县人大代表姜德龙,组织成立苏子产品专业协会,带领农民发展苏子产业,到2007年末,在一拉溪镇建苏子基地2000公顷,6000个苏子专业户户均增收3000元,并带动35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镇人大代表刘俊君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引进了卓怡康纳禽业公司“10万套种鸡生产线”项目落户,投资3000万元,建成标准化鸡舍1000平方米,目前已成为全县养鸡项目的龙头企业,带动了近百户农民发展养鸡业。
  开展最有价值建议、意见评选活动,激励“代言人”。为使代表多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推动“一府两院”的工作,每年年初,我们都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指导各代表活动组制定活动计划,围绕“第一要务”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调研计划,并搞好组织,使代表活动真正成为代表掌握民情、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的有效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从受理、交办、督办、答复、反馈等一系列工作规程,每年都选择一些群众关注、涉及面广、落实难度大的建议作为重点建议重点督办。近几年来,代表建议的答复率和与人大代表面商率达到100%,代表满意率达到98%以上,这些措施都激励了“代言人”依法履职的责任意识。
  赵桂华等代表针对开发区镇东村92户363口人的饮用水遭到污染,村民患病高的实际,提出改水的建议,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水利局积极申请立项,多渠道争取资金19万元,与永吉开发区共同努力,解决了该村多年来未解决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近两年,县代表提出了有价值建议三十余条,乡代表提出八十余条。
  为代表知情知政、学法懂法创造条件,锻炼“明白人”。为使代表成为“明白人”,为其履行职务创造条件,我们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座谈研讨和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对人大代表进行初任学习、履职学习和专题学习培训。近两年先后组织部分代表到吉林省前郭县、辽宁省葫芦岛市、江苏昆山、浙江等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增强代表意识。我们还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做到每位驻会组成人员至少与10名基层代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通报监督工作有关情况,了解代表的要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政情通报制度,使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及时了解县情,对政府工作作出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创办指导乡镇人大的内部刊物《乡镇人大工作指南》,以培养更多的“明白人”。
  开展“三人”活动,做“明白人”是前提,做“代言人”和“带头人”是落脚点。让“明白人”在人大监督中当主力,让“代言人”在执政为民中唱主角,让“带头人”在总量翻番中显身手。“三人”活动是代表工作的载体,重在求实,求效。几年来,我们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代表工作不断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相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单位:永吉县人大常委会)
其他文献
今年适逢五四青年节八十八周年,回眸近六十年的人生历程,有感。  有人说,  人生是一条路。  我赞成。  因为路有多种,人生亦有多样归宿。  前方的路,  靠坚定的信念、睿智的目光,选择后阔步;  阳光的路,  靠坚强的意志,严律的自我,防歧路误入;  平坦的路,  一步一步地踏实去走;  切莫轻佻、蹦跳,迷失方面,亡羊歧途。  崎岖的路,  敢于面对,勇于登攀、征服;  切莫气馁、绕行、丧失斗志
期刊
许多事实表明,对于担负重要责任的领导干部来说,有所“怕”才好。  “怕”,表现了敬畏和忧患。权为民赋,责重山岳,理当常怀敬畏之心和忧患意识,唯恐自己的工作失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损失。这种“怕”,正是领导同志进入角色和做好工作的心理起点和思想基础。自以为是、满不在乎,“天不怕、地不怕”的态度是浅薄的、不可取的。  “怕”,折射了能力和素质。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是出主意、用干部。而履行好领导的基本
期刊
根据省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吉林振兴”大讨论活动的意见》的总体部署,省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从6月初开始,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推动吉林全面振兴为目的,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在全机关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大讨论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开展大讨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推动了人大各项工作开展。    一、主要做法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取水、用水交费人们已习以为常了,可是水能资源也要明确规定有偿使用了,这也许是你头一回听说的。9月26日上午,吉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就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规范。    水能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水能资源蕴含在水资源中,只有水体具备了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并能够用于发电,才成为水能资源。  据吉林省水
期刊
进入2008年以来,环境、气候的变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等因素进一步凸显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作为我国的产粮大省,吉林省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业综合防灾减災能力正在经受着种种压力和挑战。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于2008年6月23日到6月27日先后对长春、吉林、松原、白城等所属的7个县(市、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2008年7
期刊
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在吉林省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了。而为进一步规范这一项工作,9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公民旁听提供了新的法律平台。  早在2000年5月26日,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就审议通过了《吉林省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试行)》。实施8年来,对于激发全省广大公民的政治热情,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
期刊
多次听到人大代表初桂兰这个名字,多次听人提起她的感人事迹,但对初桂兰代表我还是只知其名不识其人。  2007年11月27日下午3点钟,松原市宁江区人代会预备会议准备召开了,代表们神采奕奕地陆续步入会场,这时,一位身体羸弱的老人在两位年轻人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进会场,很多熟悉她的人都围拢过来,有的看到她还没说话就流下了热泪。  这一幕引起了作为与会工作人员的我的注意,她是谁?如此敬业!还是……会后我
期刊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为我省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和《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结合省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的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
期刊
我们刚刚度过了9月22日的"无车日",在人们接受这个舶来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少有的宁静与空气的清新。据长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于总工程师介绍,那天,长春市的市民们呼吸到的是森林般的空气,而平时我们呼吸的则是268.9万辆各类机动车排出的、每立方米含47微克的氮氧化物的空气。科学研究发现,机动车排出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和人体的危害极大,废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化合物,除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破坏臭氧层、加
期刊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中央深入研究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落到实处    (一)开展学习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