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印的未来——由消费品生产企业和技术共同拉动增长

来源 :印刷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参加第一次柔印技术协会论坛闲暇之余游览凤凰城,偶尔发现一处有趣的古董书店.出于职业的敏感,被一本名为<包装历史>的书吸引住了.该书将柔性包装的历史追溯到了公元前1、2世纪,当时的中国祖先用桑树皮制成的薄片来包裹食品.而今步入2004年,柔印业主们面临着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来自中国对手的持续竞争.
其他文献
目前图文输出途径很多(如图1所示),常见的有Computerto Proof(数码打样)、Computerto Film(计算机输出软片)、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脱机直接制版)以及Computer to Press(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包装印刷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云南是一个包装市场的大省,也是一个包装印刷的大省,同时又面临着激烈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也为了让更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组织的德鲁巴2004中国参展团将隆重亮相这一国际大展.
近年来,随着胶订自动生产线和无线胶订工艺的大量应用,使单机生产变成联机生产,使过去行之有效的自检、互检、专职检有了很大的改变,退书率开始上升.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装订
上光是在印刷品表面涂上一层无色透明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的加工工艺.上光不仅可以增强表面光亮,保护印刷图文,而且不影响纸张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