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分泌水平的变化及钙调磷酸酶拮抗剂的影响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2、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的变化,以及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拮抗剂对其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例未治活动性SLE患者和10名正常人,采集静脉血标本分空白组、脂多糖/植物血凝素(LPS/PHA)刺激组、PHA/LPS +他克莫司(FK506)组及PHA/LPS+环孢素A(CsA)组作体外全血细胞培养,然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IL-12、IFN-γ分泌水平,经减去血浆基础细胞因子水平后作为该例标本的IL-12或IFN-γ分泌量.结果 SLE患者的全血培养细胞IL-12及IFN-γ的分泌量明显高于正常人(IL-12:P<0.005;IFN-γ:P<0.001);而且SLE患者IL-12及IFN-γ分泌水平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FK506、CsA对IL-12及IFN-γ分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均<0.01),而且两种药物对SLE患者上述两种细胞因子分泌的抑制作用强度明显大于对正常人的抑制强度.结论 IL-12及IFN-γ分泌上调在SLE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抑制IL-12及IFN-γ的分泌可能是治疗SLE的新措施.钙调磷酸酶拮抗剂FK506、CsA对培养全血细胞多途径激活后的IL-12及IFN-γ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抑制IL-12及IFN-γ的产生可能是钙调磷酸酶拮抗剂治疗SLE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