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看图和析图技能的培养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看图和析图技能是增强其地理综合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当下,所有的高中地理教师都在探究培养学生看图和析图技能的相关策略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看图和析图技能;培养策略
  笔者认为,现代高中生的地理看图和析图技能不能说没有,但普遍较低。大部分的学生只能“以图释文”却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拓展,无论在看图还是析图时都不够仔细深入。作为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看图和析图技能不强的事实,从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效的地理读图指导以及制定科学的教学措施几个方面强化学生的看图和析图技能。
  一、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分析,高中地理知识点众多,内容复杂而抽象,必须要通过一些地理图表进行直观展示,可以说,和文字内容相比,地理图表才是真正的教学内容。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特点应该非常熟悉,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当以提升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为核心,这样才能提升其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比如在教学《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课时,必须要借助区域地理环境图来解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地形、氣温、资源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锻炼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就相当于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从而有效降低他们对教师的学习依赖性。
  二、教学中读图能力的有效指导
  鉴于现在的地理课程属于文科,而相对历史、政治来说,文科生对地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也不会刻意去训练看图析图能力。为解决这个教学问题,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发挥自己的引导启发作用。从而有效指导学生锻炼自己的看图析图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数量变化》时,教师在给出2007-2018年中国人口统计图之后,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表中提取关键信息,比如“年份”“人口数量”“人口随年份增加的变化量”等等,其次是指导学生根据人口统计图预测我国未来5年的人口变化情况,锻炼他们的读表和画图能力。
  三、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具体措施
  1.确定读图步骤
  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整理学习内容和思路的过程,确定了读图步骤,也就明白了如何去学习和研究本节课的内容。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不同的地理图表由于复杂度不同,所以读图步骤也不同,但核心步骤有两点:
  第一点:正确的解读图例。图例就是在地图右下角的标注,详细的标明了图中重要信息的记录方式,如果不先看图例,那看图析图几乎是没有意义和方向的。比如在解读“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时,图例的颜色、形状甚至是大小都可以标识不同等级城市的某项服务功能,正确的解读图例,就相当于掌握了看图析图的核心要点。
  第二点:以分类思想读图。以“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为例,不同城市之间等级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在确定其服务功能的时候如果不分类会让学生的读图思路变得非常麻烦,采用分类思想,按照省、直辖市、市的方式进行分类,不仅城市间等级有序,还能在此分类的基础上按服务功能再次分类,逐层细化分解,最终完整、系统、科学地解读地图。
  2.掌握规律
  根据上述的读图步骤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读图是有规律可循的,最主要的就是看每一课的大标题,比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该标题中含有城市、等级、服务功能三个关键词,那相应的读图范围也就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同时,学生在读图时应本着“从大到小”“从局部到整体”的读图顺序,从而确保自己的读图析图思路始终清晰有序。
  3.突破重难点
  因为地图内容非常丰富,所以学生在读图析图的时候能够看到许多显而易见的信息,但却捕捉不到关键的细节信息。例如在解读“中国城市服务功能简表”时,学生将每个城市的服务功能汇总整理出来,这个过程虽然复杂但是并不难,可是每个城市的服务功能有相同有不同,哪些服务功能是大部分城市都有的,而哪些服务是某个城市的特色,这些才是学生需要总结的关键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的地理看图和析图技能需要教师从教学态度、教学指导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在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学一点实用的地理知识,既是为了他们在高考中更快更准地做题,还为其以后的地理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颖伟.浅谈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5).
  [2]牟善足.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J].新校园(阅读),2018(7).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融城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是初中重要的课程组成,由于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在学习时不可避免会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倾向于运用传统方式为学生灌输知识,师生间、学生间互动少,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弱。对此,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实施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  关键词:深度互动;初中英语;激活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要求教
公司先后承担了18条铁路的管理运输和近百条铁路的工程运输任务,在长期的行车运输实践中,培育了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精干高效的运输队伍,建立了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
【正】 清末名将杨遇春(1761年——1837年),字时斋,四川崇庆州(今崇庆县)人,武举出身.杨遇春生活在“乾隆盛世”之后,清朝的政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加剧,社会动
江西省会昌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盛赞“风景这边独好”的地方。近年来,会昌县牢固树立“生态兴县”的理念,以保护“三江”(湘江、绵江、贡江)生态为抓手,统筹推进“三江六岸”生态保
【正】 吴玉章同志原名吴永珊,字树人.在苏联改用布列宁,在法国改用B岳平洋,平洋,岳镇东,镇东.震东等名.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用名吴玉章.在苏联入党时用名Hu伊里奇和布列
【正】 众所周知,我国读者在阅读日语文献时,日语汉字词汇的检索效率很低,它直接影响着日语文献的阅读速度.因此,读者要求解决日语汉字词汇检索矛盾的呼声十分强烈.本文试就
【正】 初中和高小学生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嗓音出现暗闷、粗糙、沙哑、走音、不能自控,或嗓音有不舒适感种种现象.这多数是由于“变声期”而引起的.对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认识
摘 要:初中历史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的思维品质与特殊能力,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与中考的考试内容上已经有所体现。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上下传承五千多年,由此可见历史的重要性,教学中不能只教授学生基础的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从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几个因素解读对实际教学的应用上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翻转课堂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可以充分释放学生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老师从具体的课堂内容出发,采用有效手段,组织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借助老师科学有效的指导,促使学生自主习得英语知识,发展综合能力,让英语学习走向精彩。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课堂;翻转课堂  学生在课堂中扮演着主角。尽可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最大化的发挥学生能动性才能实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翻译课堂是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模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生的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而阅读的启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着手,利用“讲述故事”“推荐好书”“创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