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胃癌患者胃管位置的可行性评价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e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超声检查胃管位置的可行性,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的开腹胃癌根治手术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8±10)岁,BMI(21.8±2.8)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患者入手术室后由手术室护士放置胃管,并行临床评估胃管位置,麻醉医生在气管插管时确定胃管进入食道,麻醉实施后由超声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分别采用胃部超声判断胃管位置。以术中外科医生确认胃管是否处于合适位置(胃管尖端位于胃体或胃窦部)为标准,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与术中外科医生判断胃管位置相比,超声医生判断胃管位置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80%,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50%,Kappa值为0.760 (P<0.01);麻醉医生判断胃管位置的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40%,阳性预测值为92%,阴性预测值为60%,Kappa值为0.280 (P=0.125);护士判断胃管位置的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1%,Kappa值为-0.105 (P=0.513)。提示超声检查判断胃管位置效果较好,是一种简单、可靠和灵敏的方法。

其他文献
报道一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长期使用雄激素继发肝腺瘤并进行文献复习,提示长期服用雄激素类药物的CAA患者为肝脏性激素相关肿瘤发病高危人群,应予以重视。
老年人群用药数量多,不合理用药常见,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等严重后果。老年患者潜在不合理用药的Beers标准(Beers Criteria)是常用的药物核查工具,在识别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降低不合理用药引起的相关问题和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不合理用药的现状,采用Beers标准,分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消化系统对一些常见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合病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
目的探讨汽南社区规范化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汽南社区行规范化管理的4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查阅健康档案及门诊就诊病历获取至2016年12月的临床资料。结果484例患者年龄(71.2±11.2)岁,病程(12.2±7.8)年,BMI(24.76±3.06) kg/m2,383例患者TC(5.08±3.27)mmol/L、LDL-C(2.72±0.78)mmol/L
对2010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洛阳市第二中医院肝胆外科收治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9例Mirizzi综合征Ⅱ、Ⅲ型胆囊管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中转开腹,23例均在腹腔镜下采用带蒂胆囊瓣转移修复胆管缺损,术后置T形管支撑引流4~7个月,胆管造影通畅,闭管1周观察无异常后拔除T形管,随访4~84个月,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提示腹腔镜手术修复Mirizzi综合征Ⅱ、Ⅲ型胆管缺损,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问题普遍,易导致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相关住院率及病死率增加等多种不良后果。面对老年人共病、多重用药等复杂情况,优化药物治疗是对临床工作者的一个挑战。文章从避免多重用药、药物重整、结合老年综合评估等多个方面阐述优化老年人药物治疗的策略。
报道1例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以髋关节区域疼痛起病,血液检查证实有高钙、低磷和高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症,影像学检查证实头部、胸部和下肢多发骨质破坏,前上纵隔显示瘤性占位。手术证实为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手术切除后钙、磷代谢和PTH水平恢复正常,疾病痊愈。
对1例慢性咳嗽患者如何进行规范化诊治进行讨论。
期刊
报道1例耳前毛囊痣病例。患者女性、15岁。出生时发现左耳前肉红色丘疹,如米粒大,无自觉症状。后缓慢长大,遂就诊。检查见左耳屏前0.5 cm×0.8 cm隆起,肤色,表面光滑,无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毛囊痣。
期刊
报道肺康复治疗1例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