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顺水 郑裕彤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ne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1年9月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郑裕彤以90亿美元资产位居香港第4位,但时年86岁的郑裕彤并没有停下冲击香港首富的脚步。两个月后,郑裕彤家族旗下周大福珠宝(01929.HK)开始路演,这个2011年下半年最大规模的IPO,有可能将郑裕彤推向华人首富的宝座。
  “十五岁进金铺打杂,八十六岁冲击华人首富”,再牛的HR也很难给出这样的职业规划。不过,再多的财富也换不来时光的停滞,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郑裕彤凭借其顺风顺水的一生,打造了周大福和新世界这两个辉煌一时的明星企业。
  
  入赘周大福的顺德小镇青年
  受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周大福上市后,并没有能让郑裕彤完成首富梦。据估算,周大福总市值约1500亿港元,郑裕彤家族持有比例为74%,达1110亿港元,即使加上新世界发展的财产,也低于李嘉诚、李兆基和郭氏兄弟,屈居香港第四。不过,从一个逃荒的顺德小镇青年,走到今天,郑裕彤已经堪称传奇。
  1929年,周至元凭借炒金银货币赚得第一桶金,在广州创立周大福金铺。时年郑裕彤只有4岁,还生活在广东顺德县贫穷偏远的伦教镇。周至元一定不会预料到,若干年后,这个方寸大的金铺会因为这个指腹为婚的准女婿——郑裕彤成功上市,并成为和蒂芙尼、卡地亚等国际品牌分庭抗礼的金字招牌。
  故事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格外好看。
  郑裕彤念中学的时候,战火连年使得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全家从广东逃到了澳门去谋生。和李嘉诚的故事版本如出一辙,一样靠老丈人起家,家境贫苦的郑裕彤15岁就进入周大福打杂。凭借头脑聪颖、勤恳能干,他只用三年就从端尿盆、洗厕所的伙计晋升为柜台主管,并于同年娶了周至元的女儿周翠英,入赘周大福。
  这个大时代下典型的小镇青年,刚翻开其顺风顺水富豪生涯的第一页。
  1946年,香港皇后大道中148号,周大福金行开张。21岁的郑裕彤揣着两万元现金以及24两黄金,开了周大福在香港的旗舰店。又过了十年,周至元将黄金产品生产一并交由郑裕彤打理,周大福也正式进入了郑裕彤时代。
  一晃儿就是半个世纪。
  如今86岁高龄的郑裕彤,依然牢牢地坐镇自己当初起家的周大福以及后来主攻房地产的新世界。他的儿子、孙子、侄子、堂兄等数十位郑氏家族成员则先后入主郑氏企业,郑氏家族左手是珠宝,右手是地产,成为数一数二的富豪家族。
  不过,郑裕彤骨子里仍然是那个早年出来打拼的顺德小镇青年,不喜欢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车,却时不时去“挤地铁”,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饭。他对财富总是看得很淡,“多了这么过,少了也这么过。只要是够子女读书,够家中大小两餐,足矣”,也曾经跟别人说笑,“你今天许诺将整个汇丰银行给我,又有什么用呢?得个‘看’罢了。”
  
  从赔钱卖黄金到疯狂开店
  20世纪40年代,在香港做金饰品的业主很多,要在激烈的市场里站住脚非常困难。郑裕彤用的方法,就是今天的一句流行语——细节决定成败。
  当时一般金铺的黄金成色都是99%,即九九金,为了在竞争中取胜,郑裕彤决定首创推出四条九(即含金量99.99%)足金,较三条九金(即99.9%)含金量更高。这个方法虽然立即使得顾客盈门,可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每卖出一两金,都要亏几十块,很多人都反对这么做。但郑裕彤认为这时候挂牌子比赚银子重要,其中差价的几十万权当做了广告,而买家的口碑是金铺这个行当千金难换的。
  短短两年,四条九金就靠金不“煲水”口口相传,赢得了可观的市场占有率。郑裕彤一鼓作气,在1960年将珠宝行改成“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成为香港金饰珠宝业最早的有限公司。
  组建公司后,郑裕彤将一部分股份派分给公司元老,将公司的效益和职工的利益直接挂钩。在股权激励的效用下,当年公司的盈利就达到了500万港元。这种“人情味”也成了周大福的企业文化,迄今为止,周大福从来没炒过人。
  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女人们已经开始关注钻石,郑裕彤也开始关注钻石后面的事。当年唯一拥有De Beers(戴比尔斯)钻石入口牌照的就只有廖桂昌,其他人无法经营。为了取得这张牌照,郑裕彤索性在1964年到南非买下一间有De Beers牌照的公司,此后又购得了多张De Beers牌照。
  1973年,周大福已经成了香港最大的钻石商,从此周大福黄金、钻石 “通吃”,高峰期更包揽了全港钻石入口量的三成,郑裕彤成了港岛著名的“珠宝大王”。
  香港的市场毕竟比较小,1988年,周大福开始试水中国内地。在郑裕彤看来,每50万人口就可以开一家分店。也就是说,中国13亿人口,保守估计可以支撑2600家店。
  “这可是一个不能松懈的过程,要知道,培养2000多个店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大福珠宝董事、中国区总经理陈世昌说。
  瞄准这个目标,到2011年,周大福已经开了1506家店,其中内地有1417家。但这个数字显然没有让郑裕彤满意,因为内地一半以上的城市,还没有周大福的零售店。
  周大福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在大中华地区的零售销售点将超过2000家,这意味着每年周大福都将会增加200家店面。
  要想开店快,就得有钱;要想有钱,就得上市。
  2010年开始,周大福一边把加盟店的比例从20%上调到35%,一边开始了大手笔的资本市场运作。
  
   “鲨胆彤”贱卖周大福?
  其实,这些年周大福从未停止借助资本市场跑马圈地的脚步。
  2008年10月10日,媒体报道称周大福将收购豪华腕表生产经销商宜进利(集团)有限公司的部分资产。2011年2月,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称,同意作价40亿港元向周大福出售所持上海四季酒店77%的股权和上海两处地块90%的权益。同年3月14日,中国平安保险表示计划作价194.5亿港元向香港大亨郑裕彤控股的周大福代理人有限公司出售3.44%的股权,以每股71.50港元的价格向周大福代理人有限公司发售2.72亿股新H股⋯⋯
  周大福的一笔笔资本买卖,使得郑裕彤被别人说成是“鲨胆彤”,是靠投机才做成大事的。郑裕彤却说:“投资与投机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买空卖空才完全属于投机的做法。所以凡事不要过头,不要博尽。”
  只不过之前周大福参与的资本投资,基本上都是“卖别人”,这次却是“卖自己”。作为郑裕彤家族中最赚钱的生意,周大福一直没有上市。
  郑裕彤选择这个时机在周大福上市时再“投机”一把,也有其不得不快步急走的行业和市场背景。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11年的市场零售规模在2010年2500亿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行业人士估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不进则退。
  更加重要的是,金价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历了20多年的低迷,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爆发性大牛市。从十几岁就开始做黄金买卖的郑裕彤,比任何人都理解这波大行情中蕴含着多少能量。
  “鲨胆彤”在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把周大福推上了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首日,股价即以下跌8%破发,这还是在之前IPO定价较低的情况下。现场的记者观察到郑家纯略显不悦,郑表示“上市是心愿,不计较股价高低”。
  不过,以2012年预测市盈率计算,周大福珠宝的市盈率仍达到23倍,同属珠宝行业的六福集团 、周生生和谢瑞麟,市盈率则在6至15倍之间。
  
  低买高卖的商界高手
  周大福的上市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也有不少人表示对其并不看好:黄金珠宝业并非朝阳行业,很难有爆发性增长。如果金价下跌,投资者就可能放弃黄金。
  郑裕彤自然理解其中的道理。“所有行业的兴衰都是有周期性的,在低潮时购进,总不会错到哪里去。”这里郑裕彤说的是他的另一大产业——地产。
  郑裕彤不仅擅长在金价最高的时候,让金铺上市,更擅长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大笔投资。
  20世纪60年代中期,香港受内地“文革”的影响发生动乱,许多富人都将土地、房产低价抛售,而当时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机收购的人,后来都成了超级富豪,郑裕彤就是其中一个,1968年,郑裕彤购置的地产最多。
  在香港这个土地资源向来稀缺的城市,地产成为了这个弹丸之地最大的财富来源。既然已经拥有了珠宝店,最好也拥有珠宝店所在的那栋大楼吧。
  1970年,郑裕彤与何善衡、郭得胜等人成立了“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并占57%的股权做了大股东,全面向地产进军。1982年,在香港建成全世界超一流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
  90年代初,内地投资环境被许多外商质疑,但是新世界又出发了,“内地竞争不激烈,而且项目非常多——不仅仅是房地产,还有收费公路、基础设施和百货大楼。”如今,新世界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已超过110亿美元。
  低买高卖是每一个商人都在追求的目标,如果说郑裕彤做得好有什么秘诀,除了本身命好之外,可能还有郑裕彤自己总结的一个原因:“做生意要胸襟广阔,不够阔做不了大事,当然,这个未必每个人都做得到。”
  
  富能过几代
  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团如今的掌门人,是一位年轻的女将——郑裕彤29岁的孙女郑志雯。
  对于86岁的老人来说,郑裕彤必然要考虑家族财富继承的问题。和香港、澳门一些大家族财富分配中狗血的内斗相比,郑氏家族的继承则是一幕正剧,少了许多与香港娱乐圈的八卦绯闻。
  例如郑志雯的经历,就十分的中规中矩:哈佛大学应用数学文学学位,主修经济。在加入家族企业并负责新世界酒店业务之前,在一家国际投资银行及国际美资私募股权公司负责地产投资业务。
  郑志雯的父亲则是现任周大福集团主席郑家纯,郑裕彤的长子。郑家纯现年64岁,从1971年5月起,就加入周大福集团担任周大福香港董事,一直忙碌至今。郑家纯还未退居二线,他的儿子郑志刚就已经迈到台前。长子嫡孙的身份,令他不仅担任周大福集团的执行董事,还将成为新世界第三代接班人。
  这个1981年出生的富三代,并没有像其他香港的富三代一样,和娱乐圈的女明星打成一片,而是娶了一个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金融高材生,用心干事业的决心可见一斑。
  不过,郑裕彤的长孙郑志恒(郑裕彤二儿子郑家成之子)却有点“不走寻常路”。
  郑志恒自幼父母离异,与爷爷郑裕彤一起住在浅水湾道大宅,感情深厚,是郑裕彤指定的第三代接班人,不过极有志气的他宁愿选择自己创业。1999年,他与人合作进军网上医疗,大获成功,目前是大中华医疗网Cyber-Medic的行政总裁,身价上百亿。
  就是这么一位商业精英,却难断家务事。就在周大福2011年年底路演的时候,郑志恒的韩国女友在与其吵架后自杀,虽抢救回了生命,却让这个曾传出过与名模绯闻的富家子弟再度陷入舆论漩涡。
  面对这些各具特点的后辈,郑裕彤想必会有很多感慨——20年代生人,30年代逃难,40年代学徒,50年代创业,60年代守业至今,86岁高龄仍在资本市场厮杀。郑裕彤用一生的辛苦,已经换来郑家三代的富裕。
  有人评说周大福的上市,正是郑裕彤为家族后代布的局,希望借助资本市场使得家族财富可以平稳传承。不管未来如何,至少可以看到郑家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不停地做了各种务实的准备,这或许就是郑裕彤遗传出来的风格。
其他文献
很多时候,陈剑峰的名片,就是一个“试金石”。有时候递过去对方一看,说:“哦,你是和讯的。”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口袋里有钱,并且用心赚钱的人,因为他属于寻求增值财富的群体,而那些钱已经多到不需要打理的人,或者口袋里有钱,但不那么精心地让财富增值的人,一般会没什么反应。  现在关注和讯的多是中产阶级,他们对待人生、对待财富都比较严肃,也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因为财富是品质生活的基础,他们会有相对正确的理财意
期刊
理财心经:钱千万别让我管,让我管就废了!  理财功课:演出公司    理财剧本:  黄海波所挣的钱都交给母亲打理,他说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心。黄母不炒股,但玩基金,不是用很多钱买,主要还是存钱,存银行,存一个高利息的。  由于钱都交给了母亲,黄海波基本上都是刷卡消费。只要一购物,母亲的手机马上就会收到银行的短信通知,“我想用点钱,费了牛劲儿了”。黄海波曾买过一双BALLY的人字拖,1300多元,为此
期刊
贯磊  80年代早期生人,从小接触古玩、玉石。后留德攻读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专业,目前专门从事玉石生意。    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近年价格疯涨,势头惊人。尤其中高档翡翠价值平均每年翻一倍到数倍,以笔者自己在广东玉器市场拿货为例, 一条成色较好的挂绿糯种手镯2010年10月份购入花了3万元,而2011年10月份再去,已经涨到7万元左右。增幅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让翡翠疯狂的主因就是游资炒作。  
期刊
路新宇  中医养生文化学者,执业中医师,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精于经络养生,推崇中医四化:即专业化、通俗化、简单化、实用化。    胃的作用是将大块食物消磨成食糜,“消”的功能发挥得越好,食糜越精细,越有利于消化吸收。现今我们常常在进餐的时候喝冰镇啤酒或饮料,这会直接麻痹胃的神经,减缓胃的蠕动,使我们往往已饮食过量却还不觉得饱,结果暴饮暴食,既增加胃的负担,又不能将食物研磨精细,势必造成整
期刊
中国人的春节就是铺天盖地的红色——红红的对联、红红的大福字、红红的窗花、红红的鞭炮,还有孩子们在雪地里跑来跑去冻得红红的脸  春节里更少不了在亲朋聚会中推杯换盏,2012年壬辰年五行属水,酒属水,把酒当歌更是讨了个好彩头!  爱上红酒就像我爱上春节中的红色一样,红酒是我生活中重要的消费。  “品酒如同品女人”,一位在英国生活多年的金融界朋友这样告诉我他的感受,这是让我感触最深的关于红酒的表达。  
期刊
有电台打电话来,让我点评一下英国圣诞节后大甩卖,奢侈品店被中国人攻占的事,这是我最热爱的一个话题,不由得精神大振。  主持人的本意,大约是希望我能批评一下国人的这种举动——虚荣、消费观念不成熟,大把的钱花到了国外,肥水流了外人田之类的。然而我却不想这么说,要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我恨不得表明立场说,要是我现在有钱有闲,我也会买张机票飞伦敦去扫货,为什么?捡便宜是人之常情啊,有什么可批判的呢!  
期刊
杨天南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金融MBA,加拿大专业金融规划师(PFP)。  出身金融世家,19年资本市场投资经验,长于资产管理。目前管理的投资覆盖中、港、美、 加四个市场。    龙年春节邮政发行了纪念龙票,面值24元的整版一周时间涨至300元,据称因人们除了喜爱之外还看好其投资价值。这类出人意料的事常有,近来人民网IPO,资料显示旗下的人民搜索,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为3089万元。希望下次老巴的
期刊
乔布斯让全世界见证了一个伟大品牌的魅力。在今天,谁能让消费者像“果粉”迷恋“APPLE”那般痴情,谁就能成为这个行业的灵魂。  如今,中国银行业集体觉醒,要想占领竞争的至高点,单一的产品模仿、价格博弈已经相形见绌,主打品牌才是最佳手段。在这场竞争中,光大银行以抢眼的表现屡屡“亮相”,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光大银行更把品牌建设列为推进战略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此举意味着一场新行动与变革的开端    屡次“
期刊
盘点2011年的国际黄金市场,美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欧元区的债务危机深刻影响着国际金价。由于美国经济数据的逐渐向好,国际黄金价格自8月创下1920美元/盎司历史高位后经历了大幅的调整,目前在1600美元附近持续震荡。但进入2012年,困扰着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还在延续,近期还传出西班牙考虑申请援助和欧盟推迟对希腊的援助的负面消息,许多根本性问题仍得不到解决。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全球经济表现并不乐观,经济下
期刊
2011年,素有“四驱之王”之称的LAND CRUISER迎来了它的60周年华诞。LAND CRUISER走过的这60年时光,不但缔造了一个经典的传奇车型,也在世界各个角落陪伴无数人经历了难忘的生活点滴。  自1951年首次公开亮相以来,LAND CRUISER就凭借其突出的越野性能和超强的耐久性闪耀在世界越野车坛。在接下来的60年里,LAND CRUISER经历了LC20、LC40、LC55、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