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建设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本文对农村体育开展现状及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关对策,以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 体育强国 农村体育 建设
   随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提出,建设农村、发展农村成为必然。我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施农民健身工程,开展多元化群众文体活动,将其作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物质条件的关键,并将其列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内。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发展农村体育,关系到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农村体育的和谐发展必将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在体育强国目标下,探讨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体育强国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奥委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体育强国”思想酝酿。1983年首次提出“体育强国”战略目标,1985年提出以竞技体育为主要指标的体育强国之路。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彰显综合国力,最终制定了“奥运争光战略”。奥运会的成果表明我国体育正步入世界体育强国之列。金牌数量的名列前茅,表明我国是金牌大国,但不代表我国体育的开展达到一定效果和深度,无法证明我国是体育强国。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2010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不意味着我国是第二大经济强国;只是处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时期。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体现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我们应把竞技体育强国这一观念转向最薄弱的农村体育,加速推进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
   “体育强国”涵盖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以及体育科技、体育产业、体育法制等诸多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体育强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体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确保群众体育持续、协调、高效发展。
   二、农村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体育强国建设上看,没有农村体育就没有完整意义的群众体育。据1996年我国体育人口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全部体育人口中,城市人口占55.11%,而占我国人口73.92%的农业人口,其体育人口仅占44.89%[2]。农村体育既是国民体育的主体,更是难点。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表彰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要从竞技体育强国向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高度协调发展的体育强国推进,这种战略抉择对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农村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只有解决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群众体育才能从整体上得到发展,体育强国目标才能实现。
   三、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
   (一)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得不到城市工业文明的辐射,缺乏活力;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体育活动的开展被忽视;相关部门对农村建设中体育的发展不重视,忽略体育管理人才培养和管理体制建立。导致农村体育难于开展,有限的农村体育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
   (二)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人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农村发展换取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思想陈旧,对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认识不足,健身意识淡薄。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失,加之人口居住分散,导致农村体育开展松散,无法形成系统化的规模。
   (三)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经济是国家命脉,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农村体育的发展。我国实行先富带动后富,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战略,城乡经济差距不断拉大,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体育设施缺乏。
   (四)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文化因素: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贫乏,农村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文化。农村尚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种,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要与农村文化的发展并重,缺少文化环境,农村体育难以开展。
   四、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政府要加强职能,平均分配社会资源,利用工业支持农业,建立相应的体育保障体系,将其纳入社会保障系统;确保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享有权利,向城乡一体化推进。
   (二)加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强化政府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主导作用,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依据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建立完善、多元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完善农村信息性公共体育服务渠道。
   (三)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重视经济状况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在农村体育建设中自觉与农村经济相结合,加大农村体育经费、体育指导员、体育设施等的财力、人力、物力投入,确保农村体育的硬件投入。
   (四)加强体育文化宣传,提高农民体育文化意识。地方政府应针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加大体育知识宣传,深度挖掘具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不断完善、创新,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转变农民观念,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云保.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审视[J].安徽体育科技.2008(12).29(6):17-19.
   [2] 张发强.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J].
   [3] 胡锦涛.在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城市社区体育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变革的背景下,群众体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体育形态,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全民健身发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了群众体育发展的新模式,代表了群众体育发展的新潮流。  关键词 城市 社区体育 和谐发展  一、前言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武术遗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武术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这些活态的传承人。程派高式八卦掌作为天津市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习练内容系统全面,功能、价值、特点独树一帜,已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关键词 程派高式八卦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传承  一、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2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  一、现状及问题  (一)办队模式  自1987年我国普通高校开始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以来,它逐渐成为我国竞技体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中国是个体育大国,这话不假,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豪揽52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就能看出,而在即将举办的广州亚运会,我们也会毫无疑问的认为中国还是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有人就会说,这都是拜“举国体制”所赐。但是,说这些话的人也明白,中国只能是体育大国,不能算是体育强国。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奥运官方电影是由国际奥委会指定的摄制机构拍摄的记录奥运会的电影,它的使命是对每届奥运会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呈现最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和赛事背后的感人故事,它所包含的历史影像资料在奥运会之后仍被各大媒体长期地反复播放。作为奥运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献给国际奥委会以及全人类的重要影像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受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冯靖祎教授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医疗互联网+的国产创新医疗设备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17YFC0114100)于2017年11月成功立项.项目
期刊
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所独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性事业单位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运动体育学校是培养具有体育专项运动技能人才的运动学校,是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提供大量的后备人才.但是很多体校因为传统体制的原因,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