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o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养成德育素养的基础阶段.立德树人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于能够贴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校本课程,以此作为提高学生德育理论的基础内容,为提高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做好铺垫.故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山东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完善送教上门制度,为解决当今阶段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此计划为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提供了参考,解决了家长在教育中遇到的困惑;给不能到校学习的不同程度障碍的孩子提供了教育服务,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让他们也能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为认真落实送教上门工作,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博兴县担任送教上门教师的调查来了解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总结并提出解决建议,为送教上门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随着国家对职业人才需求的增加,中职教育也日益被关注.语文课程是中职课程体系中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公共课程,对于学生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程影响深远,且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但是从现实来看,很多教师缺乏应对新时期中职教学变化的意识,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积极性差,进而影响了语文教学实效.因此,中职语文教师要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调整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学习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过程中,趣味性教学模式巨大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到趣味性教学的教育价值,并通过多元化策略的实施,来实现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明,中华儿女智慧、勤劳的美德也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为学生后续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夯实基础.尤其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此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及德育素养得以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