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72—02
  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组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统称脑静脉血栓(CVT)。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 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由于静脉窦血栓发生的部位、范围、阻塞速度、发病年龄、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共同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颅内高压症状、卒中以及脑病症状。 头痛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时是唯一的表现。
  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患者,男性,26岁,朝鲜族
  主诉:“腰痛15天,腹痛、皮疹5天”。现病史:于2012年11月20日入住血液内科。当时查体:无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皮肤黏膜见散在瘀斑,掌指部见散在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下端压痛阴性。当时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尿路感染。于23日夜间20:30分出现恶心、呕吐,伴有头晕、头痛、症状,查体:T37.2℃,血压110/70mmHg,颈项强直,kernig症阳性,行头部CT结果未见异常。请神经内科会诊后,考虑颅内压增高,给予甘露醇静点后症状缓解。24日患者仍诉有恶心、呕吐、头痛症状,查体:T37.3℃,血压112/70 mmHg,仍有颈项强直及病理反射出现。为查明原因,行腰椎穿刺术,测脑脊液压力300mmH2O,脑脊液检查:糖3.3mmol/L,蛋白定量285mg/L,氯化物122mmol/L.頭部MRI示左侧枕叶大面积异常信号,左侧横窦信号增多,待查静脉窦血栓,不排除脑炎。因病情危重于24日15时转人NICU病房。当时患者神志清醒状态,T37.0℃, 血压114/62mmHg,言语清,双瞳等大同圆,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V级,颈项强直,定向力,记忆力尚可。仍自诉头痛、恶心、呕吐。
  既往史:继往健康
  家族史:无遗传病史
  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 血小板减少症 尿路感染
  1治疗措施
  1.1降颅内压-- 20%甘露醇250ml 日3次静点
  1.2抗病毒----生理盐水250ml加更昔洛韦0.2g 日2次静点
  1.3消炎治疗---生理盐水100ml加头孢西丁钠2g 日2次静点
  1.4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钙0.4ml 日2次皮下注射
  1.5脑神经营养治疗--生理盐水250ml加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
  节苷酯40mg 日1次静点
  2护理诊断
  入住N-ICU 1-3天
  2.1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2潜在并发症 颅内出血、脑疝
  2.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呕吐、进食少有关
  2.4知识的缺乏 与缺少疾病的相关信息有关
  病情变化
  患者于11月27日10时突然呼吸停止,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2mm,左侧5mm,对光反射均消失。神志处于昏迷状态,GCS评分3分,四肢肌力查不清。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脑疝形成。28日患者病情仍危重,神志昏迷状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双瞳直径6mm均对光反射消失,使用升压药后血压90/50mmHg。
  护理诊断
  入NICU3-4天
  2.4.1意识障碍 与颅内压增高致脑血循环障碍有关
  2.4.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意识障碍不能自行排痰有关
  2.4.3气体交换受损 与缺氧、微循环障碍、呼吸型态改变有关
  2.4.4排尿异常 与神经病变膀胱扩约肌麻痹有关
  3护理措施
  3.1疼痛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探视,避免不必要的搬动。与患者聊天或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等分散患者注意力。
  3.2营养失调
  评估病人营养状态,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鼓励病人少食多餐
  3.3 潜在并发症的危险
  3.3.1卧床休息,床头抬高300。
  3.3.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剧烈咳嗽,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如头痛加重,意识从清醒转为昏迷,呼吸深而大等提示病情加重及时报告医生。
  3.3.3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时观察是否喷射性,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气味、性状及量,保 持呼吸道通畅 ,呕吐时头偏一侧,及时清除口鼻 腔分泌物。
  3.4知识的缺乏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用药等。使用低分子肝素时,指导患者及家属不可揉擦针眼。忌热敷。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征象。
  3.5 意识障碍
  3.5.1监测患者神志,使用格拉斯评分评估患者昏迷指数。
  3.5.2保持患者舒适体位,每2小时并予以翻身、扣背。
  3.5.3保持呼吸道通畅。
  3.5.4预防继发性损伤:以床栏、约束带等保护病人,防止坠床;吞咽、咳嗽反射障碍时不可经口进食预防 吸入性肺炎、窒息。
  3.5.5做好生活护理:及时更换尿垫及脏衣裤,翻身时肢体保持功能位
  3.6 清理呼吸道无效
  3.6.1保持病室清洁,室温18~22℃,湿度50%~60%,避免空气干燥。
  3.6.2密切观察患者面色、意识、呼吸、瞳孔变化。
  3.6.3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脑缺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翻身时予以扣背,使呼吸道痰痂松脱易于引流;吸痰前后吸纯氧2分钟,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秒;注意气道的湿化,翻身时给予扣背。
  3.7 气体交换受损
  3.7.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使用呼吸机的情况,监测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3.7.2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7.3呼吸机管路7天更换,避免管路打折,及时倾倒冷凝水。呼吸机报警时及时处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8 排尿异常
  3.8.1妥善固定留置导尿管,保证其有效引流。
  3.8.2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尿量等的变化。
  3.8.3定时夹毕留置导尿管,训练膀胱扩约肌功能。
  3.8.4无菌操作下更换引流管,留置导尿护理每日1次,会阴冲洗每日1次。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针灸和中药头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52例,采用自拟补肾健脑增智液制成头帽头部外敷和针灸治疗.结果 显效37例
期刊
期刊
柴胡散结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462例临床观察,采用随机盲法对照方法,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显效率为49.69%,总有效率为91.88%;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8.17%,总有效率为77.46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71—01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快,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心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等,长期反復发作,均为能导亡的危、急、重症。由于自身的基础疾病,再加上老年人生理因素,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出许多心理问题和新的疾病、并发症
期刊
背景:自体骨在颈椎植骨融合术中应用最早、最多,但其来源有限,同时也带来供骨区感染、出血、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新型植骨融合材料的使用,使上述并发症得以避免或减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基层医院后腹腔镜和开放性肾囊肿去頂术的疗效。方法以我院经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的患者各40例,对两组术式下的手术时间与患者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式下患者的肾囊肿去顶效果较好,且都没有并发症情况;相比于开放性组,后腹腔镜组患者无论是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还是住院时间都更优,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