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最强激光轰击钻石:可模拟行星内核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人员利用世界最强激光轰击一片钻石,以了解这种已知最坚硬的物质在极端高压下将如何表现。这项实验还可能提供有关巨大行星内核的新线索。这些行星的内核中存在极高的压强。
  参考消息网7月22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19日发表题为《世界最强激光轰击钻石以模拟行星内核》的报道称,研究人员利用世界最强激光轰击一片钻石,以了解这种已知最坚硬的物质在极端高压下将如何表现。这项实验还可能提供有关巨大行星内核的新线索。这些行星的内核中存在极高的压强。
  据报道,这项实验在位于美国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进行。研究人员在物理学家雷蒙德?史密斯领导下,利用一束激光以约5万亿帕斯卡(约为5000万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强轰击一个钻石薄片。这种压强与巨行星(例如,木星或其它表面多岩石的“超级地球”)内核附近的压强相同。
  报道称,整个实验仅用时250亿分之一秒。研究人员用176束激光轰击一个黄金制成的小型圆柱体(称作“黑体辐射空腔”),该圆柱体上镶嵌着一个极小的钻石薄片。当激光束轰击圆柱体时,能量转换为X光。在圆柱体汽化的过程中,钻石薄片就暴露在相当于几千万个地球大气压的极端高压下。
  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预测,这种高压可能改变钻石的晶体结构。检验这种预测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是,测量声波在钻石中的速度。如果声波的速度在压强升高时突然发生变化,那么钻石的晶體结构就发生了改变。
  但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声波的速度随压力升高而平稳变化。钻石密度的变化速度也与此前的理论模型不符。在高压下,物质的密度通常会升高,钻石也不例外。但钻石密度的变化速度却令研究人员感到意外。
  报道称,这项实验是一次突破,因为研究人员没有采取阶梯式加压的方式(例如,以重量不断增加的锤子击打钻石),而是平稳地增加压强。这样,在轰击钻石的过程中,钻石暴露在极端高压下,而钻石本身又不至于过热而熔化(钻石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可以熔化)。
  英国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尼库?马杜苏丹说,因为钻石由碳组成,了解这种物质在高压下的表现,对于研究其他行星至关重要。
  马杜苏丹说,他们报告的压力状态与巨行星、超级地球和更大的行星内核的压力相似。这项发现有助于了解可能蕴藏丰富碳的超级地球(例如,“钻石星球”55 Cancri e)的内部结构。
  马杜苏丹说,此前,科学家只是用理论模型预测了碳在这种高压下的表现。而现在,史密斯领导的研究小组提供了切实的实验数据。
  (中国科技网)
其他文献
个人的档案历来是国家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来源和文化的积淀,既是个人私有文化的见证,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补充。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强,完善我国个人档案管理和建设工
2009年,国家颁布《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打造12个重点旅游名镇,带动周边景区景点的发展,并以此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
为了更好的对矿石的物质成分进行分析,提高勘查工作效率,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刻槽样,同时对勘查工作方案进行严格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实际工作,使地质勘查和岩石分析
本文采用稀释接种法和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两种方法分别对实际样品的生化需氧量进行了测定,通过比对分析,从而筛选出BOD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的适用范围。
近来,以先天性长QT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为代表的原发性心电疾病研究领域内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进展.继长QT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之后,一种新的临床猝死综合征--短QT综合征
<正>近日,由包钢稀土下属子公司内蒙古包钢和发稀土有限公司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混合型轻稀土资源清洁高效提取新技术及应用"取得两项重大技术突破。第一项技术是从5
结合二阶偏微分方程的ROF图像去噪模型与四阶偏微分方程的LLT去噪模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纹理分解的图像去噪模型。该模型先将噪声图像分解成结构、纹理和噪声三部分,然后利用ROF模型来控制图像的结构部分,利用LLT模型来控制图像的纹理部分,再将两部分耦合则得图像去噪的泛函极小问题。利用变分法获得与泛函极小问题等价的Euler-Lagrange方程后,然后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所得等价方程,从而实现图像去噪
晚近研究曾提示骨髓细胞的分化潜能可能比以前认为的广得多。多数研究所报告的这种可朔性的成效相当低。至少有些情况下是通过细胞融合。但曾有报告提示,心肌梗死后,骨髓细胞通
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进行过不同的战略部署。
根据导管消融的不同方法、消融过程中的特征表现和消融结果阐明局灶驱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机制中的作用.自1998年8月至2004年5月共对269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