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午餐:由民间探索到国家行动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由民间爱心人士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启动,半年中募集捐款1700万元,惠及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77所小学、1万多小学生。同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从“免费午餐”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坦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
  清苦农村学生面临的“营养贫困”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整个民族素质的养成和提升。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山区、湖区的农民家庭生活清苦,众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的生活本来就缺乏关爱。由于很多孩子的家离学校远,学生上学一趟要走几公里甚至10公里的路,而且山高路险,回家吃饭或走读根本没有足够的上课时间。多年来,他们的午饭一直是个难题。
  罗甸县班仁乡位于贵州省南部山区,从县城到乡里的距离是80多公里,至今只有一条沙石公路,是一个典型的边远贫困乡。在贵州罗甸县班仁乡,一些小学生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除了背着书包去学校以外,还要带着几件必备的家当——炉灶和锅碗瓢盆,因为在学校,包括一年级的孩子在内,每天都必须自己生火做饭。孩子们的露天厨房在这里已经持续了近10年。
  罗甸县班仁乡中心学校,全校670名学生,有500多名孩子每天都会在自己租住房子的周围和一些空旷的场地架起炉灶,自己生火做饭。这些学生从家里带的菜基本上都是青菜,还有许多学生从家里带来咸菜拌白米饭吃,孩子们平时根本吃不到肉。
  青海省乐都县马场乡中心学校,每天早上7:00寄宿生开始吃早饭。每周只有两天的早餐里有鸡蛋供应,而且鸡蛋限一人一个,其他几天是西红柿鸡蛋汤。寄宿学生每天可以在学校食堂吃上三顿饭,但是每日三餐的菜谱几乎都是一样的,午餐炒土豆、晚餐煮面条加土豆。
  由于乐都县的年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很多农民家庭很少能吃到鸡蛋。许多学生会把一周里限量供应的两个鸡蛋留给家里人吃。而集体供餐只提供给寄宿学生,走读学生要自带干馍馍之类的午餐,很多学生一吃就是九年。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乡中心校,有学前班至六年级共13个班、485名学生,其中372名是住宿生,大部分为瑶族,最远的学生走路需8个小时才能到家。虽然政府投资的教学楼、宿舍楼等都是崭新的,然而,学生们却吃得非常差。
  有记者来到宿舍采访,但见学生们有的趴在床沿,有的蹲在地上,捧着饭盒吃得津津有味,饭盒里绝大多数为黄豆蒸饭。
  10岁的二年级男孩袁杰一周带10元钱来学校,在乡政府集市上买3斤米、一棵白菜,这就是他每周的主食,剩下一两块钱偶尔买个面包当早餐。白菜一般到星期四就吃完了,星期五就没菜吃。有村民在学校开了一个小卖部,成了学生零花钱的主要流向,学生们大多买方便面当菜,就着米饭吃。
  该校学生普遍身材矮小,几乎看不到一个胖学生。据曾在此开展项目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测算,三只羊乡中心校的小学生能量摄入仅为推荐量的66%,维生素A摄入仅为推荐量的6%。学生平均身高和体重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存在诸多问题。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良,仍然是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农村学生普遍面临“营养贫困”,近一半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三顿饭,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低。长期下来,这样的膳食会引起能量、蛋白质、钙、维生素A缺乏,从而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身体抵抗力差等现象。
  据《2010年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食物消费现况调查》显示:一个月中,1/3的学生吃不到肉,2/3的学生吃不到鸡蛋,4/5的学生喝不到牛奶,35%的学生每天只能吃到1种蔬菜,主要是土豆、白菜、萝卜等。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披露,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的身高、体重均落后于同龄城市儿童。马冠生认为,营养不良造成劳动生产力损失,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测算,2010年我国因营养不良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6万亿元。
  民间爱心人士的“免费午餐”行动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有几位义工的爱心创意改变了这个流传上千年的“普世道理”。免费午餐创意最早来自一个叫“希望之光”的公益论坛——2010年,“希望之光”的义工和贵州省纳雍县“爱心纳雍”论坛的义工,在网络上组织募捐,采用一对一捐助的方式,每一份资助款对应一个学生。
  2011年,《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在贵州山区走访时,发现小学生中午没饭吃,忍饥挨饿,就会同浙江《都市快报》和贵州《黔中早报》等媒体,到贵州实地探访已开始免费午餐的学校。同年4月,在媒体的努力下,黔西县沙坝小学的免费午餐启动,按每个孩子每日3元的标准提供午餐。之后,该项活动在全国推广,免费午餐项目现已筹募资金超过3000万元,已惠及全国十余个省份的百余所学校。其中仅《都市快报》募集的资金就接近700万元。
  这种起源民间的公益项目,捐款方式五花八门,通过网络论坛、微博、拍卖网等,已经显现出特有的影响力。广东企业家刘嵘在微博上表示,网友每转一条他的微博他就捐9元,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发量就达10万次。刘嵘和他的朋友们的第一期捐款达99万元。从一个玩笑开始,企业家的组织和参与,使“免费午餐”计划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一个由民间爱心人士发起的“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活动,2011年中已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从来没有一例民间公益行动像“免费午餐”这样成功。
  作为一项旨在为贫困地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纯民间公益行动,邓飞及其团队设想并付诸操作的模式是:利用微博平台,通过500名记者的联合倡议发起,通过挂靠基金会完善募捐资格,借助区域性主流平面媒体的报道推动,吸引社会力量补给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免费午餐”得以迅速推广,应该说媒体立了头功。如果没有记者及媒体公信力的保障,“免费午餐”注定无法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可。
  “免费午餐”还借鉴了国内外的慈善经验推出创新手段。 2011年7月13日,“免费午餐”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正式入驻淘宝商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人们只要登录淘宝商城,即可通过义拍商品或直接购买3元一份的“免费午餐”产品达成捐款。 “淘宝模式”的创新保证了“免费午餐”自身更具成长力。根据预算,仅此一项,“免费午餐”一年便可募集捐款2000万元。
  “免费午餐”如今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民间公益活动。2012年10月由《江南都市报》和《都市快报》共同发起,在江西推行“免费午餐”公益活动,资金有500余万元。为使该公益活动能惠及更多的偏远地区的学生,两报的援助江西区域主要是针对尚未纳入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区域。免费午餐基金主要服务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
  经过前期考察,两家媒体决定将江西第一个免费午餐试点学校定在鄱阳县响水滩乡中心小学及周畈小学。2012年10月9日,周畈小学的爱心免费午餐隆重开餐了:星期三,豆腐炖肉;星期四,排骨炖萝卜、西红柿蛋汤;星期五,红烧肉、紫菜蛋汤。
  “有这么好的事啊,太让人开心了!我们在外打工也更安心了!”响水滩中心小学学生李海燕的父亲李幼保在电话中得知女儿可以在学校吃上免费午餐后激动不已。
  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的有益尝试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近年来,中央投入专项资金80多亿元,先后启动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新建和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近550万平方米,改善了农村学校食宿条件;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提供生活费补助,共投入资金约450多亿元,累计受益人数达到5700多万人。
  全国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重庆的“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陕西的“蛋奶工程”、浙江的“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宁夏的“营养早餐工程”、广西柳州的“免费午餐”等。
  民间发起的“免费午餐”行动半年后,2011年10月,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水平。这个营养改善计划的要点是:
  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初步测算,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
  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央财政给予奖补。
  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
  201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北京出席部署实施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并讲话。刘延东强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地方为主,分级负责,统筹人民团体、基层组织、企业、慈善机构以及所有热心公益的社会力量,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坚持试点先行,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试点工作。支持地方开展试点,完善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政策,探索建立健全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在校膳食营养的长效机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创新供餐机制,科学制订供餐方案,合理选择供餐内容,着力改善就餐条件。
  广西马山县在2011年5月开始试点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南宁市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马山县2011年获得南宁市政府拿出的1900多万元用于学生营养改善,让5.4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了免费营养午餐。该县2011年的财政收入才2.6亿元,人均仅400多元。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该县仍拿出900多万元进行学校食堂建设,为的就是要真正落实中央政府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今后几年全县需要改扩建学生食堂的资金达7000万元。
  政府真心为民办实事的行动、勤政务实的态度赢得了社会的肯定。中国青基会和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九阳希望厨房”基金通过多方考察,选定马山县林圩镇作为试点,首批投入70多万元,为该镇23所学校援建希望厨房,每所厨房配置蒸饭机、自动开水机、大型豆浆机、绞肉机、冰柜等现代化厨房设备,实现九阳希望厨房提出的“六个一工程”:让孩子们吃上一碗热饭、喝上一杯干净的水、补充一杯营养豆浆、拥有一套卫生餐具、上一堂卫生与健康趣味课、养成一个坐下来吃饭的习惯。
  “九阳希望厨房”的介入又拉动了“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的跟进。马山县林圩镇甘豆小学和东七小学作为首批符合条件并通过审核的学校,获得了“免费午餐”基金的资助。社会各方摸索了一条多方合力共同改善学生营养之路:由地方政府出资改造学校厨房基础建设、水电配套等基本的硬件设施;“九阳希望厨房”项目以标准化配套的方式,给学校资助整体厨房设备;中央财政补贴试点农村学校每个孩子每天3元营养餐费,“免费午餐”再补助1元;营养学家因地制宜提供学生膳食营养指导等。   由此,这一“政府主导,公益跟进,企业参与,多方合力”改善农村学生营养均衡问题的探索,被称为“马山模式”。
  “马山模式”的最初设想其实很单纯,就是要让孩子们吃上热的午餐,现在不仅已经做到了,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跟进,各项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影响越来越大。
  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有使命感
  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表明党和国家将改善学生营养工作落到实处的决心。这一计划的贯彻落实将有力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膳食水平及身体智力发育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变了以前解决教育问题在某些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只给政策不给钱”的思路。今后由中央财政拨款,推进义务教育公平的举措会越来越多,如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等。可以预见,围绕农村学校的营养午餐,各级政府将配套投入更多资金。
  农村学生的小餐桌,其实是一个大系统,它不但涉及国家扩大教育公平的理念,还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密切相关。在解决营养午餐问题时,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对这些问题加以系统考虑。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地方政府责任不明确、管理者的积极性不高,“计划”实施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个别地方连中央的专项拨款也不愿及时足额下拨,缺少配套资金投入,资金存在被挪用的风险。一些偏远山区学校食堂条件差,外发包被“雁过拔毛”,导致“营养流失”。
  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资金落实和示范引导工作,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做好规划部署和贯彻落实工作,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有序、高效实施的坚强保障。
  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严格执行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做到专款专用、提高效益,同时加强跟踪监测和改进工作,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放心工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从食品原料供应到加工储藏配送等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操作,是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力措施。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建立实名制的学生信息系统,是防止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行为出现的有效方法。
  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需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行政监督、信息公开并加大宣传力度,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成“阳光工程”。各级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督导、监察审计、食品监管等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安全、廉洁运行的根本保证。人大、政协以及社会舆论的民主监督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得以公开、透明实施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广泛宣传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惠民工程得到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用人们的爱心、使命感和实际行动托起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前些时,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朱虹在赣州检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时指出,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有关试点学校一定要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只能干好不能干坏;充分认识到这既是一项责任工程,也是一项风险工程,只能细致部署不能敷衍了事;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一旦起步就停不下来,必须持之以恒地严格管理,把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好、落实好,让孩子们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其他文献
一、2012年,全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2012年,是举国上下喜迎十八大、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深入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全省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先后召开了全省高校工作座谈会和基础教育工作座谈会等工作会议,全省教育系统保持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团结进取,扎实工作,发展思路进一步明
期刊
2月4日,铜鼓县教育局一年度最后一期“百家讲坛”结束了。“百家讲坛”在铜鼓县教育局机关开课已有几个年头,机关干部自己当教员,将在工作、生活当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体会讲述给大家听。这是该局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  “百家讲坛”“以各级组织为主导,以全体党员为主体,以促进工作为主旨”,实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创新能力。“百家讲坛”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力避课题大而空、脱离实际,选
期刊
2月21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肖忠优、校长武来成等校领导正式向学校上交了“寒假作业”。像两位主要领导一样,学院的全体校领导、副处级以上中层干部也向学校交“寒假作业”。  校级和学院中层领导干部交“寒假作业”,是该院新近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其主要内容包括:分管工作改革思路与发展举措报告、深化校企合作方案、开辟就业基地等。该项新举措规定,寒假期间,校领导及中层以上干部,要充分调研分管部门工作,
期刊
广丰县管村学校,毗邻浙江省江山市,距县城35公里,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半寄宿山区学校,距今已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每年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该校均名列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并连续7年被评为县先进学校。  2012年12月底,记者来到管村学校采访,虽然地处偏远山区,学校却呈现出现代化的气息。美观实用的教学楼,宽敞平整的运动场,高速互联的校园网络,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微机室、音
期刊
安徽省将建立学生课业负担政府监测公告制,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实行抽样调查,科学监测,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建立学生课业负担政府监测公告制,是安徽省实施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之举。教育部门将委托统计局等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对全省的学生课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课程安排、文体活动时间、作息时间等容易量化的项目。教育部门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教育门户网站定期向
期刊
近日公布的《山东省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将实施特级教师综合考核评价制度,特级教师从事有偿补习或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经考核不称职等,都将撤销其特级教师称号。  山东省规定,特级教师每3年评选一次,在职特级教师总数一般控制在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以内,重点是在教学第一线上的教师。特级教师所在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于每年年终组织实施对特级教师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3个等级。经
期刊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发出通知称,力争到201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的学校食堂建设,到2015年前基本完成中西部和东部困难省份其他地区学校食堂建设。  通知指出,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国家试点地区学校食堂建设。但是,目前部分地方对学校食堂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规划编制工作滞后、质量不高;未按要求将中央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国家试点地区食堂建设;地方建设资金落
期刊
针对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近日从福建省教育厅获悉,福建将实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管理“校长承诺制”,以切实负起确保学生信息真实准确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把新生入学关、学籍异动关及教学质量关。  福建省要求,严格实行学校(含省属学校)属地管理原则,强化对中职学校特别是校外教学点举办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办学资质和办学能力审查,严格新生入学资格审核,督促学校执行学籍异动月报制度,及时处理各校的学
期刊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的通知,决定在上海市、北京市海淀区等14个地区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并对试点任务、内容和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提出了6个方面的试点内容。一是明确管理体制。要求试点地区建立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分工,切实把0~3岁早期教育指导纳入公
期刊
卷头发的马老师  马老师天生卷头发,不认识他的人还以为他的头发是烫的。这使他格外引人注目。他备课舍得花时间下功夫,课堂语言又风趣幽默,因此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教书没几年,他参加市里面的教学比武就获得了一等奖,教学论文也发表在省级刊物上,教学成绩更是名列全县前茅。荣誉接踵而来,前途一片大好。“教学能手”称号,高级教师职称,一个一个尽收囊中。他说,想换个方式来证明自己。  原来,他接触了一名律师朋友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