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思想。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需要什么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在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强加于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着、促进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的引路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给他们提供一个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以“朋友、学习伙伴”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并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条件。
二、合理运用数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教师先让学生指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把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换位,如123、132、213、321,让学生检验数字换位后各数还是3的倍数。怎么还是3的倍数?随着一些惊奇声,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想急切探索其中的奥秘,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标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他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学习中活动中合作。例如,教学100以内的数的数数时,教师要求学生就地取材,在操场上捡一些小石子,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先一颗一颗的数到100,再十颗十颗一堆的数到100.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十个十是一百、一百里有十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这样,老师不教学生也明白了。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一、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新课标下的教师不能在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强加于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着、促进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索的引路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给他们提供一个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以“朋友、学习伙伴”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并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条件。
二、合理运用数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教师先让学生指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把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换位,如123、132、213、321,让学生检验数字换位后各数还是3的倍数。怎么还是3的倍数?随着一些惊奇声,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想急切探索其中的奥秘,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被激发出来。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就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标要求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他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学习中活动中合作。例如,教学100以内的数的数数时,教师要求学生就地取材,在操场上捡一些小石子,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先一颗一颗的数到100,再十颗十颗一堆的数到100.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身经历十个十是一百、一百里有十个十的知识形成过程。这样,老师不教学生也明白了。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才能与新课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