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慈善事业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引导和团结一切社会团体组织的力量,凝聚社会爱心之力,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权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护伞。慈善事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效途径在于发展慈善事业。因此,推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慈善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引言
  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规范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各界团体组织的鼎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加强社会团体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惠及广大弱势群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慈善事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慈善事业与社会主義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慈善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重要环节在于慈善事业的大力发展。首先,慈善事业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保障,更离不开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而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全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中,慈善事业与社会福利、救助、保障形成有机整体,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次,慈善事业发展为社会缓解矛盾搭建了平台,更好地缩小全社会两极分化的贫富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慈善事业的平台,积极倡导先富带后富,鼓励富人群体积极去帮援社会弱势群体,为富人群体搭建了最有效的回报社会平台。最后,慈善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之源。慈善事业有利于社会各界组织凝聚一切社会力量,具有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功能。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党和政府民生工程建设的伟大杰作,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凝聚剂。慈善事业所提倡的慈善精神,即通过个人的奉献,群体的无私帮助,单位组织的极力帮扶等各界社会团体组织的支持与努力,积极动员全社会一切爱心人士投身于慈善事业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慈善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2.1慈善事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动力
  党的十八以来,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慈善事业可利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依靠社会团体组织及慈善组织的力量,共同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建设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慈善事业具有凝聚社会各团体组织的群体性的功能和社会性服务功能,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慈善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推动力。
  2.2慈善事业为和谐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各界中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慈善组织积极鼓励广大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高素质知识分子共同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广大社会各界中科研技术人才的帮助,不仅能够使群众增加了社会经验与知识 ,也能够提升群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了群众自身的学习空间,比如在举办关爱自闭症活动过程中,让更多的人对自闭症有了更多的认知和了解。长此以往,人们群众的文化素质会得以提升,综合素质也会得以提升。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积极鼓励广大科学技术人才参与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大量科研人才的参与与支持,并不断地依靠科学技术人才的知识素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促进社会各方面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2.3慈善事业具有社会体系优化功能
  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发挥慈善事业的社会体系优化功能。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分配的第三种分配方式,能够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相对公平。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团结、友爱和和谐共处。因此,慈善事业必须发挥社会体系的优化功能,积极鼓励一部分富人群体致力于困难群体的帮助,以富人带贫困群体的方式,实现资源再分配和资源的再利用,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慈善能有效提高广大社会困难群体对政府对社会的认识,促进群众对政府存在问题的认识,缓解群众情绪。
  3.慈善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力的措施
  3.1积极发展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
  慈善文化能够满足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据此,相关部门要加强慈善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慈善文化的作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以适应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提高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帮助人民养成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活动的习惯,使得党和政府在推进社会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增强人们群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3.2增强慈善事业工作人员自身能力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慈善事业的工作人员,要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学习能力,努力学习关于慈善事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作为新时代慈善事业的慈善事业工作者,就必须结合时代发展特征,紧随新时代党和政府关于慈善事业的方针、政策的新要求、新论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综合素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及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因此,新时代的慈善工作者必须学习关于慈善事业等方面的理论、法律法规、业务和实践知识,推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慈善事业工作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和理论修养,共同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各方面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3慈善组织要将慈善事业的透明化
  对于现代慈善事业来说,公信力是影响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心理反应、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甚至关系到慈善组织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慈善组织从事的领域事业大多数是公益事业,而公益事业发展情况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有权利知情的。为实现筹资、项目执行安排、资金使用和财务支出的透明度,慈善组织应公开透明一切活动的经费的账务明细,做到慈善经费的透明度,并提高慈善事业工作的公开和透明度。慈善组织实现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主动接受社会团体组织和政府、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的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慈善捐赠等情况,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因此,只有通过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增强群众对慈善组织的认可和社会的满意度,积极营造团结有爱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4.结束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一直以来追求的社会理想状态,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为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氛围。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为最终目的。慈善事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中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群众内部存在矛盾、构造团结有爱和睦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推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于秀琴,赵书亮,杜世纯.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新时代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02):98-106.
  [2]徐家良.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推进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N]. 中国社会报,2019-05-27(002).
  [3]尚德.试论慈善事业的现代化特征及发展路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05):30-35.
  [4]蒋亚楠.慈善事业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探究[J].管理观察,2019(13):66-67.
  [5]于环.福利模式对慈善事业的影响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04):201-209.
  [6]孙玉琴.怡善.慈善事业创新发展的青岛模式[J].中国民政,2019(04):44-47.
  [7]譚泓.新时代慈善事业与共享发展研究[J].东岳论丛,2019,40(02):14-20.
  [8]唐纯林,姚贵光.慈善事业中的团体力量——顺德区工商团体慈善活动考察[J].学会,2018(12):23-30.
  [9]陈文瑶.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路径研究[J].新西部,2018(32):20-21+10.
  [10]王瑞君. 价值论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
  [11]魏丽君. 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研究[D].天津大学,2015.
  [12]怀炳南.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3]徐文彬.慈善事业与福建和谐社会构建[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03):47-53.
  [14]周静雅,张丽芬.论发展慈善事业与促进社会和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06):15-20.
  [15]曹华. 转型期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16]周康.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17]宁永录,刘爱军.和谐社会视野下发展慈善事业的思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04):63-65.
  [18]陈至立. 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 中国妇女报,2011-06-22(A02).
  [19]陈至立. 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N]. 人民日报,2011-06-22(014).
  [20]王峰.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06):14-17.
  基金项目:慈善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CS2019-08),榆林市慈善文化研究中心项目。
其他文献
【摘 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本着为民服务的思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各级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在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下,不断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对小区院落环境改造、文化场馆文明升级、社区居委工作提升、背街小巷的设施完善等,让广大市民享受更加文明、更加整洁、更加和谐、更加便利的生产生活环境。几年来的创建工作,无不让我深思。  【关键词】文明城市;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思想  “
期刊
【摘 要】研究目的:分析合理配置土地权利激活附着于土地上的经济机会,增加农业经济机会,增进农民福利,探寻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路径。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论: 我国农村空心化治理要优先保障土地的生产功能,激活附着于土地上的经济机会,落实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把握城市资本下乡与人口返乡的重大机遇,实现农地规模化与农业现代化,缓解和扭转乡村要素朝向城市单向
期刊
【摘 要】传统所有权权能理论无法涵盖现代抵押权的功用,融资租赁中的所有人抵押制度在所有权中融入了担保权的价值,彰显了现代担保制度中的规避风险功能,如何有效保障出租人的投资安全,并规范我国融资租赁事业的发展。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实务,提出看法。  【关键词】融资租赁;租赁物取回  引言  近年来,融资租赁市场的繁荣和我国立法的现状的矛盾有所显现,特别是融资租赁物在承租人保管使用期间承租人破产时,融资租
期刊
【摘 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类活动以及工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其大大的增加了城市水污染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以及正常生活。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于城市水污染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希望可以进一步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方法;研究  引言  我国属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用水量非常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一直在持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超滤膜技术可以有效隔断、压缩溶液,从而更好实现胶体物质以及悬浮物质的深度化隔离,同时将细菌、藻类水生物进行深度清除。此项技术相对于之前所采取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运作而言,具备损耗相对较小、操作极为简易、分离效果相对较高同时可以实现有用物质的回收等特征,因此在饮用水净化、海水淡化等环保工程运作当中得到了深入化运用。  【关键词】超滤膜技术;环保工程;运用  引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通过对当前城市园林生态景观设计中的系统整体性、综合多功能性、丰富多样性等生态设计目标,对当前生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保留原有植被、协调植物相互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设计方法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设计手法;园林施工;管理  1.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基本原则  1.1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生态园林更加强调各类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我国森林资源每年都在减少,树木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为了促进我国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植树造林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提升。  【关键词】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引言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随着近年来环保理念的兴起与不断普及,人人开始关注水资源的使用状况,注重节约用水。就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水资源应用比重在70%以上,为了能在农田水利工程运行中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分析农田水利工程中所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意义重大。本文就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
期刊
【摘 要】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预算造价预结算与工程量以及工程建设范围等具有重要联系,并且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需要对审核内容进行明确,并且按照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保证审核的准确度,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造价预结算可以对工程的开展提供保障,审核工作可以充分发挥预算造价预结算的作用和价值。对预算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影响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实现给排水工程预算工作开展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升。  【关键词】市
期刊
【摘 要】 民刑交叉问题历来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而近年诸如“P2P”平台网贷案件等经济领域的民刑交叉案件更是层出不穷。经济犯罪与普通财产犯罪的界限不清及对民刑交叉产生原因的分类不足,使得经济领域民刑交叉案件在实体责任的认定和民刑程序先后的选择上困难重重。鉴于程序法“刑民并存,分案处理”的理论在实践中没有很好的落实,有必要加以反思,变“先刑为主”,为“民刑共存”。  【关键词】经济犯罪;民刑交叉;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