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教学中的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不少学生反映 中学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同学们读读背背,甚至认为所学到的知识,于自己于社会没有多大用处,从而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在政治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本文从要高度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让师生互动的氛围充满课堂。从而有意识地营造与构建积极、互动,以达到培养良好的政治学科兴趣的效果。
  【关键词】 兴趣;鼓励;师生互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在政治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政治課。如果学生喜欢政治课,甚至乐此不疲,学生的进境就不可限量了。如果我们能培养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把学生引进门,通过内因而起积极的作用,使他们主动的发挥其学习能量,那就正如《庄子》所说“送君者至岸而返,而君自此远矣”。要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应注意下列几点:
  1.高度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新学期第一堂课,有些政治学科教师并不向学生宣传介绍这门课的新鲜内容、有趣事例,而是按惯例作一次学科目的教育讲话,内容不外乎为该学科如何重要,今后的要求和有关规定。结果学生只觉得空泛、枯燥,没有收获。这就等于给抱着“从新开始”想法的学生浇了一瓢冷水,将要萌发的兴趣便枯萎了。应怎样避免这一现象呢?
  首先,可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多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反复体会,然后找个别学生谈谈自己对教师所讲的体会。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加以讲评、深化。
  其次,教师可以列举出现实教学中,对学习政治课的种种态度产生的不 同结果,目的在于使学生不同程度的产生对学习政治课的需要、动机,从而导致主动学习的行为。即使在学习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也很容易克服。
  再次,将重要的章节介绍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急于对政治知识的占有欲。最好每章的每节都提出一个需要在教学中解决的问题。例如:请大家看一组为什么申奥成功,战争中失去亲人等图片中的人的表情不一样?当大家学习了丰富多变的情绪后,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告诉学生这本教材主要讲了那些内容,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的过程。当然这也是激发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这样做用去的时间可能多一点。但是,是很值得的,因为万事开头难。
  2.使学生亲近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对学习兴趣的影响具有关键的作用。为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首先要防止“晕轮效应”。有的教师会因学生某方面的表现,而对其它方面产生不切实际的评价,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障碍。学生希望教师公平的对待他们,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晕轮效应”一般是在交往不深、了解不多的情况下产生的,而且还会因观察者个人的心理而不同。应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长处,它需要教师精心去发现,耐心地加以培育。教师要深入细微了解学生,只有客观而公正地对待他们,才能真正培养出他们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其次,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引导。教师要利用学生非正式群体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利用他们凝聚力的特点,引导他们为提高集体的学习兴趣而做不懈的努力。利用 他们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提高个别差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群体“头”威信高,能力强,说话灵、影响力大,成绩好的特点,培养小助手。
  再次,提高教师自身的兴趣水平。要使学生亲其师,主导作用在于教师,教师角色本身就决定了学生对教学兴趣的期望值。教师应从各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3.课堂教学新鲜感不衰。政治课的内容丰富多彩,绝不能陷入程式化,老唱一个调子,要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大量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认真设计教法,尽量使政治课教学不落俗套。每一节课都应有新的吸引人的方式方法,应该做到因文制宜,决不能搞成一套固定模式,在备课时,都要进行认真推敲,从而使我们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就像一声震醒沉睡的惊天雷,好比一曲呼唤追求知识的醒世歌,类似一把剖析隐患的手术刀,宛如一首温馨的田园诗,恰似一部和谐的交响乐,激励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燃烧。
  4.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一枝一节的优点,都应进行鼓励,鼓励多了,学生就会由讨厌政治课变得喜欢政治课。能得到老师的鼓励是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每一节课都鼓励几个或十几个学生,他们不会不对上政治课产生一种渴求感。这样,上起课来,虽然不是在跳舞,会给学生一种舞蹈的空间感:虽不是在演奏音乐,但会给学生以音乐的节奏感;使整个教学过程产生相声的幽默,使每一节课从头到尾都趣味横生。使学生留恋忘返。
  5.让师生互动的氛围充满课堂。从孔子时代的“教学相长”到现在的课改,都无不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我们的政治课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特别注意展示,实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材的任何一个栏目,都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为学生参与、合作和师生互动搭建了平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和只能通过引导实现教学目标;而不可能以灌输的形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为我们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注意学生的兴趣心理,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富有感染力和亲切感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为他们灵感的闪动创设机会。把学生的思想与语言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从而有意识地营造与构建积极、互动,以达到培养良好的政治学科兴趣的效果。
其他文献
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能力,是在音乐审美活动过程中认识和体验,感受和创造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审美为核心,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音乐,使其感觉逐渐适应音乐中对称,节奏均衡等美的活动模式,最后形成一种对这样模式的敏锐的感知能力。
期刊
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把诗意用于教育,的确恰到好处。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几个心理要素构成的。知。是指对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即人们对行为规范、准则等的理解和掌握,也就是对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等的认识、分辨和评价能力,它是产生思想道德情感和指导品德行为的基础;行,指思想品德方面的行为是人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下的行动。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
期刊
【摘要】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设置的理念之一是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呈现出丰富多彩历史情境教学正具有这种特点和作用,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正被广泛应用,成为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要求下,高中历史教学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
期刊
【摘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在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文章探讨了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种种举措。  【关键词】 美术课堂教学;优化    美术学科是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美术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
期刊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目前进行正在进行的新课改而言,注重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地理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许多高中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部分学生对地理甚至产生惧怕心理,因此对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来说,加强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高三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角度, 尝试探讨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现  在地理学习
期刊
众所周知“文史不分家”。在学习文学作品时,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学习,会使其人其事活灵活现;同样,在历史课堂中如果把诗歌、小说、歌曲、对联和演讲稿等文学材料与历史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所承载的丰富历史资源成为历史教材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就能激活历史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角,加深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形成较高的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提高理解、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
期刊
【摘要】 新课改形势下,需要我们积极地改变思维,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创建优质高效课堂。作业作为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也应该发生改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改形势下作业改革可行的一些方式。教师在作业布置与评价过程中要实现多样化,创设一种个性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地理作业;短期作业;中期作业;长期作业    作业是教
期刊
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根据新教材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提出建议不追求全面,而是有针对性地强调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
期刊
【摘要】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学习和各项活动的效率、价值成败,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强化学习动机,促进和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文章漫谈了美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 美术教学;非智力因素;培养    文学家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取得成功,具有杰出贡献的人,从小就具有充足的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