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对双季稻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炭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但生物质炭对双季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及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的影响还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亚热带2种典型双季稻田土壤(花岗岩母质发育的水稻土S1和第四纪红壤发育的水稻土S2)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培养试验来研究不施氮肥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每种土壤设置3个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量,即土重的0%、1%和2%,分别用CK、LB和HB表示.培养70 d后,2种水稻土的MBC均值:S1为877. 03、832. 11和849. 30 mg·kg-1,S2为902. 94、874. 19和883. 22mg·kg-1. S1+LB、S1+HB和S2+LB均显著降低了土壤MBC均值(P <0. 05),这可能是由生物质炭吸附土壤有机碳及其他有机物,阻碍了微生物的生长而造成的. S1土壤中低生物质炭添加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了土壤MBN均值(P <0. 05),降幅达9. 45%.生物质炭对S1土壤MBC/MBN均值影响不明显,但LB降低了S2土壤MBC/MBN均值(P <0. 05).由于生物质炭本身含有部分可溶性有机碳及其高p H值,添加到2种水稻土中均增加了土壤DOC均值,增幅分别达4. 42%~22. 20%和10. 57%~35. 47%.但生物质炭(除S2+HB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DON均值,这可能归因于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氮的吸附作用及生物质炭本身有机碳分解过程中对N的消耗作用.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2种水稻土的DOC/DON均值,且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综上所述,在双季稻田土壤中单施生物质炭虽然可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但对土壤微生物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且会加重土壤氮亏缺状况.因此,在亚热带双季稻田中生物质炭应与化肥等配合施用.
其他文献
1949年10月,我三野10兵团一部发起攻取金门岛的战斗。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我登陆部队第一梯队的3个团近9000人全军覆没,大部牺牲,一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最大的一次
生态环境恢复旨在利用基本恢复、补偿性恢复甚或补充性恢复等工程措施实现生态环境损害的等值填补。美国《石油污染法》中的"恢复"涵盖恢复、重建、更换或者收购4种措施。欧
讨论了我国现行的几种除雪方式,论述了目前国内除雪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推行"实时除雪"的系统理念,并对我国除雪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正>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深入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当前"看病贵"和"看
《史記》自公布至於今日,版本眾多,文字舛訛。宋以後,歷朝國子監都對其進行過校勘,重新鏤版刊行,其中不乏有價值的定本。明代嘉靖以後,政府重視文教,國子監對於《史記》的重新刊刻也
<正>专题一:社会变迁与情绪发展组织者:桑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主持者:陈英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情绪与情绪调节是人类早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
会议
通过实例,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嗅探与相应对策进行了论述,目的是让大家认识到这种潜在威胁,从而提高警惕,防止信息泄露。
<正>9月10日,北京市政协邀请26位书法家,共同创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的70米巨幅书法长卷。长卷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角度,书写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5
[目的/意义]社会发展是旨在赋予每个地区公民能力和权力的实践,是引导"改善人类福祉"和实现理想社会目标的过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专业化新型智库是不可或
以微米级改性羰基铁粉为填充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体,制备了高温硫化的羰基铁粉/硅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种类、用量及羰基铁粉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