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不只是一种吸引,在网红和操盘手的运营下,这已经是一盘很大的生意。
在杭州滨江新区一间灰白色调的工作室里,24岁的钱昱帆靠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表情淡淡,语气毫无色彩。钱昱帆是网络红人雪梨的搭档,负责公司后台运营,外号“钱夫人”。她在微信上说雪梨太忙,无法接受当面采访。
有些出乎意料,包括张大奕在内的4位网红都拒绝我们的采访邀请。网红孵化器公司缇苏的CEO施杰觉得这太正常了,“网红跟明星不一样,网红并不是通过大众媒体出名,而是基于自由的社交平台红起来。除了粉丝,她们不依赖于任何人,靠着粉丝她就能赚很多钱。”
先在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聚集粉丝,然后发布购物链接将粉丝倒流到淘宝店铺,迅速将粉丝价值直接变现——这是网红店的基本商业逻辑。在2015年“6·18”大促中,销量TOP10的淘宝女装店铺中有7家是“网红”店铺。
某种程度上钱昱帆说得没错——大部分做得不错的网红都把红人店当生意在经营——产品是她们在社交网站上呈现的自己,包括她们的脸、品位和生活方式。每个网红账号就是一家自媒体,网红保持跟粉丝的高频率互动,找话题聊天,迅速回复信息——总之,一切能黏住粉丝的方式。
她们也跟“重型”的服装供货链打交道。她们需要助手,比如雪梨就有个冷静、擅长处理商业事务的闺蜜“钱夫人”。当然,也有更多网红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仰赖于孵化器公司的支持。规模最大的网红孵化器、位于杭州的如涵电商的CEO冯敏称,该公司已和近百位网红签约。
“15度到30度角” 的态度
今年27岁的周扬青在百度百科上的简介是:网络红人,被称为“小Angelababy”。百度搜索跳出来的标题大多是“罗志祥女友”、“网红”、“整容”。她在新浪微博上拥有128万粉丝。
2010年,英国留学的周扬青回到北京,因为自认不是“给别人打工”的性格,加上家境优渥,她就没上过班。那段时间她跟闺蜜吃喝玩乐,化个烟熏妆随手自拍上传微博,很快积累了十几万粉丝,许多还是白富美。她们常给她留言:这衣服好好看啊,什么牌子?
全心投入淘宝店经营是2014年底,她选款,跟工厂盯货,衣服的版型不对打回去重做。首次上新她就收到上百万元。2015年第一次参加“双11”,营业额近六百万元。
周扬青的产品就是她自己——包括她的脸,她对穿着的见解和搭配风格,以及她在微博所呈现的霸气和性情。
拍照时周扬青主動设计场景:她穿着店里的一件红灰拼色卫衣,站在一片灰色的墙前。旁边的女朋友用手机“随意地”给她拍照。“这就是我平常的样子,一模一样。”
周扬青觉得自己的左脸比右脸更好看。“要是拍左边的话,要正侧脸,右边的话得有些头发遮住,45度向上才好看。”每次上新周扬青都要拍照4天,在上千张里面选出几十张图。然后再修图4天。“一张照片修5分钟,10套衣服修200张照片,也就是要修1000分钟,我都有点肌腱炎了!”
“网红的照片关键就在于这张脸,你脸好看了衣服自然就好看了。”不像别的网红都去欧美旅拍,周扬青坚信衣服高大上就好了。多数网红都是自己修片——全世界只有她们最知道怎么拍自己最好看。“作为网红最专业的就是要修片,一键美颜那种就太LOW了。”
用手机自拍并不是周扬青的个人风格。2014年,另一位红人雪梨首次把生活化的照片风格商业化:因为她在自己的淘宝店铺页面图用instagram拍照,微博粉丝量暴涨。在淘宝服饰行业市场总监唐宋的印象中,整个2015年淘宝红人店的页面图都流行自拍,45度角往下拍,“非常生活化,而在这之前淘宝传统店铺页面的模特一般是正儿八经的摆拍。”
唐宋告诉记者,按淘宝的统计数据,红人店大部分是来自29岁以下的女生,尤其是90后。这意味着多是90后给网络红人们买了千万乃至过亿的单,而这些90后正是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的核心用户。
2015年“双12”之后,网红们在微博频频转发买家秀。有种声音认为网红的粉丝都想模仿富人生活,唐宋认为并非如此,“只能说中国人在过去10年生活品质有了很大飞跃,想拥有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在过去两年中国流行出国游(2014年中国的出境游人数首次过亿),网红店上新款也就流行到欧美日韩到处旅拍。他更愿意用“正面、阳光、美好”形容网红所传递的生活状态。
缇苏CEO施杰扎了根短短的辫子,因为性格内向,眼睛有些难以直视他人。最近见太多投资人了,他背书一样说起网红现象,“网红兴起正好说明了很多线下企业营业额为什么下滑,传统品牌跟消费者的关系是非常弱的。在线上,你得教育粉丝如何生活更愉快,怎么吃喝玩乐,怎么搭配,怎么打扮。每个网红就是品牌,她在持续性输出其他价值,替代了《瑞丽》、《米娜》这些时尚媒体,引导中国年轻一代的女性消费者。”
如涵公司CEO冯敏将此现象归结于人性:“用户从15度角到30度角看你最舒服,我会羡慕你,但我不嫉妒你。我努力够一够,也是可以住五星级酒店,自拍自拍,晒晒太阳。”
粉丝黏性
“90后消费者的心理就是,我喜欢你,所以我选择你。”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长期关注90后消费群体的邵振兴认为,网红经济是从商品到服务的升级,因为对90后、95后的女性而言,“情感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价格、性价比。”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文化结构变化导致的,“90后就是宅文化的核心群体,喜欢在网上找存在感。”
网红类型要比人们想象的丰富得多,粉丝对各自追随的网红也有极高的忠诚度。邵振兴说,如涵家数十位的网红都拥有各自的粉丝群,“几乎不会重叠”。
90 后关关不太喜欢白富美的网红,迷的是暗黑萝莉风,比如邢鹿。她身边的朋友就没有喜欢白富美款网红的,“太没个性了。”比如小青喜欢的网红“幼苗芹菜”就是日系原宿风。还有喜欢穿拖鞋的三哥“三扣三”。“单纯长得好看的网红已经没有市场了。文艺青年喜欢文艺青年风格的网红,二次元喜欢二次元风格的网红。大家都会喜欢跟自己性格相近的。”
在杭州滨江新区一间灰白色调的工作室里,24岁的钱昱帆靠在沙发上一动不动,表情淡淡,语气毫无色彩。钱昱帆是网络红人雪梨的搭档,负责公司后台运营,外号“钱夫人”。她在微信上说雪梨太忙,无法接受当面采访。
有些出乎意料,包括张大奕在内的4位网红都拒绝我们的采访邀请。网红孵化器公司缇苏的CEO施杰觉得这太正常了,“网红跟明星不一样,网红并不是通过大众媒体出名,而是基于自由的社交平台红起来。除了粉丝,她们不依赖于任何人,靠着粉丝她就能赚很多钱。”
先在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聚集粉丝,然后发布购物链接将粉丝倒流到淘宝店铺,迅速将粉丝价值直接变现——这是网红店的基本商业逻辑。在2015年“6·18”大促中,销量TOP10的淘宝女装店铺中有7家是“网红”店铺。
某种程度上钱昱帆说得没错——大部分做得不错的网红都把红人店当生意在经营——产品是她们在社交网站上呈现的自己,包括她们的脸、品位和生活方式。每个网红账号就是一家自媒体,网红保持跟粉丝的高频率互动,找话题聊天,迅速回复信息——总之,一切能黏住粉丝的方式。
她们也跟“重型”的服装供货链打交道。她们需要助手,比如雪梨就有个冷静、擅长处理商业事务的闺蜜“钱夫人”。当然,也有更多网红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仰赖于孵化器公司的支持。规模最大的网红孵化器、位于杭州的如涵电商的CEO冯敏称,该公司已和近百位网红签约。
“15度到30度角” 的态度
今年27岁的周扬青在百度百科上的简介是:网络红人,被称为“小Angelababy”。百度搜索跳出来的标题大多是“罗志祥女友”、“网红”、“整容”。她在新浪微博上拥有128万粉丝。
2010年,英国留学的周扬青回到北京,因为自认不是“给别人打工”的性格,加上家境优渥,她就没上过班。那段时间她跟闺蜜吃喝玩乐,化个烟熏妆随手自拍上传微博,很快积累了十几万粉丝,许多还是白富美。她们常给她留言:这衣服好好看啊,什么牌子?
全心投入淘宝店经营是2014年底,她选款,跟工厂盯货,衣服的版型不对打回去重做。首次上新她就收到上百万元。2015年第一次参加“双11”,营业额近六百万元。
周扬青的产品就是她自己——包括她的脸,她对穿着的见解和搭配风格,以及她在微博所呈现的霸气和性情。
拍照时周扬青主動设计场景:她穿着店里的一件红灰拼色卫衣,站在一片灰色的墙前。旁边的女朋友用手机“随意地”给她拍照。“这就是我平常的样子,一模一样。”
周扬青觉得自己的左脸比右脸更好看。“要是拍左边的话,要正侧脸,右边的话得有些头发遮住,45度向上才好看。”每次上新周扬青都要拍照4天,在上千张里面选出几十张图。然后再修图4天。“一张照片修5分钟,10套衣服修200张照片,也就是要修1000分钟,我都有点肌腱炎了!”

“网红的照片关键就在于这张脸,你脸好看了衣服自然就好看了。”不像别的网红都去欧美旅拍,周扬青坚信衣服高大上就好了。多数网红都是自己修片——全世界只有她们最知道怎么拍自己最好看。“作为网红最专业的就是要修片,一键美颜那种就太LOW了。”
用手机自拍并不是周扬青的个人风格。2014年,另一位红人雪梨首次把生活化的照片风格商业化:因为她在自己的淘宝店铺页面图用instagram拍照,微博粉丝量暴涨。在淘宝服饰行业市场总监唐宋的印象中,整个2015年淘宝红人店的页面图都流行自拍,45度角往下拍,“非常生活化,而在这之前淘宝传统店铺页面的模特一般是正儿八经的摆拍。”
唐宋告诉记者,按淘宝的统计数据,红人店大部分是来自29岁以下的女生,尤其是90后。这意味着多是90后给网络红人们买了千万乃至过亿的单,而这些90后正是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的核心用户。
2015年“双12”之后,网红们在微博频频转发买家秀。有种声音认为网红的粉丝都想模仿富人生活,唐宋认为并非如此,“只能说中国人在过去10年生活品质有了很大飞跃,想拥有更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在过去两年中国流行出国游(2014年中国的出境游人数首次过亿),网红店上新款也就流行到欧美日韩到处旅拍。他更愿意用“正面、阳光、美好”形容网红所传递的生活状态。
缇苏CEO施杰扎了根短短的辫子,因为性格内向,眼睛有些难以直视他人。最近见太多投资人了,他背书一样说起网红现象,“网红兴起正好说明了很多线下企业营业额为什么下滑,传统品牌跟消费者的关系是非常弱的。在线上,你得教育粉丝如何生活更愉快,怎么吃喝玩乐,怎么搭配,怎么打扮。每个网红就是品牌,她在持续性输出其他价值,替代了《瑞丽》、《米娜》这些时尚媒体,引导中国年轻一代的女性消费者。”
如涵公司CEO冯敏将此现象归结于人性:“用户从15度角到30度角看你最舒服,我会羡慕你,但我不嫉妒你。我努力够一够,也是可以住五星级酒店,自拍自拍,晒晒太阳。”
粉丝黏性
“90后消费者的心理就是,我喜欢你,所以我选择你。”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长期关注90后消费群体的邵振兴认为,网红经济是从商品到服务的升级,因为对90后、95后的女性而言,“情感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价格、性价比。”某种程度上这是社会文化结构变化导致的,“90后就是宅文化的核心群体,喜欢在网上找存在感。”
网红类型要比人们想象的丰富得多,粉丝对各自追随的网红也有极高的忠诚度。邵振兴说,如涵家数十位的网红都拥有各自的粉丝群,“几乎不会重叠”。
90 后关关不太喜欢白富美的网红,迷的是暗黑萝莉风,比如邢鹿。她身边的朋友就没有喜欢白富美款网红的,“太没个性了。”比如小青喜欢的网红“幼苗芹菜”就是日系原宿风。还有喜欢穿拖鞋的三哥“三扣三”。“单纯长得好看的网红已经没有市场了。文艺青年喜欢文艺青年风格的网红,二次元喜欢二次元风格的网红。大家都会喜欢跟自己性格相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