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肠道菌群改变探讨青砖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

来源 :茶叶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肠道菌群改变研究青砖茶(GBT)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防作用。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C),模型对照组(MC),阳性药物对照组(PC)以及青砖茶低剂量组(LD)、高剂量组(HD),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建立NAFLD模型,同时预防性给予低、高剂量青砖茶水提取物和阳性药物血脂康,分别测定小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肝重、肝指数、TC、LDL-C/HDL-C及ALT含量,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ELISA检测肝组织IL-1β、IL-18含量变化,16 S rD
其他文献
西藏山南地区是典型的高海拔农牧交错带,受自然环境和生态脆弱性的制约,草畜供求关系随生态保护的需求而变化。根据地区生态条件和草地资源状况,本研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采用不同日食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县域(以农为主的贡嘎县和以牧为主的浪卡子县)的草畜供求关系。结果表明,2015−2017年贡嘎县和浪卡子县的饲草供给量和粗蛋白质供给量均不能满足畜牧业经济生产和生态保护为目标的需求量,草畜供求关系不平衡。为此,提出了扩大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或调草和减少家畜数量的草畜供求平衡方案,可为西藏山南地区农牧交错带生态保护与畜牧业
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分布地,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探究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演变历程对该地植被的恢复重建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史料探究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嬗变历程。研究表明: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更新世到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草地植被随气候变迁经历了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的多次转变。到全新世晚期,由于暖期结束、气候总体变冷变干、人口基数增加和农耕文明的发展,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向干
选取均匀分布于茶树15个连锁群上的30对SSR引物,对来自12个省份的32份茶树群体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期为茶树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和演化路线推断提供参考。研究共获得14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96个等位基因,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660。32个茶树群体Shannon’s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691~1.089,平均数为0.954;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为0.253~0.633,平均数为0.510;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30~0.653,平均数为0.590。供试茶树群体遗传分
以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作为原料,分别添加0(CK)、0.1%(Ⅰ组)、0.3%(Ⅱ组)、0.5%(Ⅲ组)、1.0%(Ⅳ组)柠檬酸(citric acid,CA)进行青贮调制,青贮时间分别为30、45和60 d,对圆叶决明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旨在探究CA和发酵时间对圆叶决明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CA对圆叶决明青贮料干物质(dry matter,DM)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含量影响较
基于我国茶学领域在2008—2019年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对成果的奖项、等级、获奖年份、第一完成人、第一完成单位、主要研究领域、产学研合作等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明确我国茶叶科技奖励成果现状、特点和支持趋势,旨在为我国茶叶科技人员确定科研选题、培育成果和申报成果奖励提供思路。
利用渭北果园行间种植的优质牧草,研究不同配比混合干草对奶山羊公羔瘤胃及肠道细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渭北旱塬“果–草–畜”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提供理论基础。选择24只2月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以当地传统饲喂方式为对照组(CK),主要为农作物秸秆[玉米(Zea mays)秸秆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少量田间杂草;3个处理组,分别由两种干草按1꞉1的比例混合组成,即紫花苜蓿+燕麦(Aven
可可茶为我国特异的茶树资源,可可茶及其优势化学成分可可碱(TB)与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具有多种健康功效。综述了可可茶、TB和GCG对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牙科疾病、呼吸疾病和肾病等的干预作用,并简要分析了其作用机制,旨在为可可茶相关功能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茶叶基质特点,开发了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快速前处理技术,建立了茶叶中24种农药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茶叶样品经乙腈提取,无水MgSO4盐析,在设计的注射器装置内以N-丙基乙二胺键合硅胶和石墨化炭黑作为分散吸附剂进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在3个添加水平(0.01、0.05、0.5 mg·kg-1)下,红茶和绿茶中2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61.7%~98.8%,相对标准偏差为0.4%~5.5%,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24种农药的红茶和绿茶基质标准工作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以贵州久安生态茶园内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凋落物以及茶树(Camellia sinensis)修剪物为研究对象,分析5种单一凋落物类型,以及9种混合凋落物类型(茶树-云南樟、茶树-马尾松、茶树-杉木、茶树-光皮桦、杉木-光皮桦、云南樟-光皮桦、云南樟-马尾松、云南樟-杉木、光皮桦-马尾松)分解速率和木质素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在调节植物的抗虫防御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抗虫相关WRKY转录因子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草本植物中,木本植物中的研究还十分滞后,仍有大量WRKY未被发掘与鉴定。以茶树龙井43为试验材料,克隆了1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CsWRKY17。研究发现,CsWRKY17全长序列为1141 bp,包含1个98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8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表明,CsWRKY17基因具有1个典型的WRKY结构域和1个C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