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e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知识,并能够灵活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当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 作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21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只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写作水平,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去寻找语文,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寫作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实施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当中通过实践去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然而,学生在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写作素材,学生在面对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写,没有写作灵感。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很吃力,逐渐地就会失去对语文写作的兴趣,这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是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的。因此,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应为学生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写作素材,将写作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融合到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写作的时候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以及发生的事,充分地利用起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语文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量少,缺乏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不看学生的作文,从与学生日常交流中就可以感觉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之所以语言表达能力差还是因为学生积累的词汇量少。虽然教师可以理解出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去写,甚至不知道该写什么,无从下笔。说到底还是因为学生平时阅读量较少,缺乏写作词汇,脑海里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架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丰富写作素材。
  2.学生缺乏课外实践
  在传统的教学下,都是以教师为教学中心,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很多知识都是教师口述出来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又缺乏实践,学生对教师讲的知识点理解得不够透彻。另外,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学到的知识大多数都是从网络上学到的,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严重缺乏实践,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在家里都是许多家长的掌中宝,几乎很少让学生去做家务,导致学生体会不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然而,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一般要求的都是写真实情感以及真实经历过的事,学生自身都没有实践过,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呢?
  3.没能激发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也是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欲望。在写作的过程当中,许多学生都对写作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一方面是因为不会写,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写作有一定的误解,都把教师布置的作文作业看作是一项任务,认为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算是大功告成了,完全不追求写作的质量,写作的内容也不够新颖,完全体会不到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有的学生为完成这项任务,去抄袭其他学生的文章,照葫芦画瓢,无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出学生对写作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到乐趣,从而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情感,写出优秀的文章。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为学生在今后的语文道路上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生活经验不丰富,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面对自己未曾接触过的事物是很难表达出自身真正的情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以及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写作。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为学生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情境去体会内心的真正情感,从而表达出内心真正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 《妈妈的爱》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聊一聊妈妈,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的妈妈,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时妈妈都是如何悉心教导我们的,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妈妈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想一想平时妈妈都是怎么爱护自己的,比如说:每天准时接送你们上下学;生病了,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耐心地帮助你;妈妈含辛茹苦地照顾你,帮你洗衣物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到家中去模仿母亲的工作,帮助母亲洗洗衣服,从中体会出母亲的不容易。最后结合这些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以妈妈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充分地表达出对妈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妈妈的特征,对妈妈进行外貌描写,用真情实感,具体的写出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爱。让学生通过实际去感受妈妈的艰辛与伟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写出优秀的文章,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在实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真正意义。
  2.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文,而语文也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对生活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加以重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正确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自身的实践,掌握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将其运用到语文写作过程当中,将其转变为自身的写作素材。在这一过程当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加强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还能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善待身边的人和物,以我见闻,抒我感受,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去搜集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将自己搜集到的事情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等。
  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有关雷锋精神的故事。如:一次,雷锋从安东(今丹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地迈着,雷锋走上前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然后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有哪些是与雷锋精神有关的好人好事并将其记录下来,让学生励志今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以“雷锋精神好榜样”写一篇作文。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将生活化教学合理地融入小学语文作文当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丛蓉《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1期。
  [2] 毕金书《探讨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2020年第3期。
  [3] 马学义《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究》,《新校园》2015年第10期。
  [4] 马俏俏《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中外交流》2019年第9期。
  [5] 王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研究》,《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年第20期。
  [6] 何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年第2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百科之母。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从考场应变技巧、教师日常示范及提升课堂教学实用性出发,以教学实践归纳总结,提出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作文教学 方法指导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2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新《课标》的提出,对写作能力考查这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缺乏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的学生常常是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了,呆板沉闷的学习氛围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兼具人文性和趣味性,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但是很多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性,教师应该积极探讨和总结,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快乐教学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快乐教学 小学语文 应用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
摘 要:语文课作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课的授课难度较大,许多学生往往在写作中都觉得十分吃力。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以供参考。希望能帮助教师提高写作课堂效率,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学中,需要通过各类方法,强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成绩不断提升。目前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尽可能进行初中语文阅读的深入强化,尤其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主题阅读,更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确保实际教学效果地提升。所以,本文将从初中语文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教学实践方法入手,全面展开初中语文中国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摘 要:“文从字顺”既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的主题,也是初中学生写作的基础要求。针对“文从字顺”习作教学,文章从重视字词运用、强化句段衔接、假借好文赏析、重视成文修改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相关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文从字顺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25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实践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鼓励
摘 要:学习小学语文课程,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也是其他科目的基础,要学好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除了要掌握字词和写作之外,还必须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科学的手法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掌握能够为生活提供服务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的主要行文目的,是分析学校的朗读教学现状,教师采用科学的手段,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以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为
摘 要:现如今,新《课标》已经成为指引中学语文教育出路和方向的重要参考。在新《课标》推进中,市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教育模式。其中群文阅读属于一种优势十分突出的新型教育模式,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得到广泛使用。群文阅读有别于单篇阅读方法。开展群文阅读,能够让师生按照特定主题,选取合适文章,在同主题的群文阅读学习中,收获和积累经验,明白不同主题文章的创作构思。中学语文需要重视群文阅读,利用群文阅读过程,培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5.023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语文教师都希望能找到指导学生写作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写作表达,让他们会写作,喜欢写作。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经常学习新的写作教学理论和理念,反思我的日常作文教学,我对初中语文的写作指导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