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农业危害的特点及其减灾技术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一种较长时间尺度的气候灾害。大气环流异常是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气候变暖变干是导致干旱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当气温升高,地表蒸发量加大,自然降水量减少,土壤水分迅速下降,致使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同时发生,从而造成农业生产严重受损。阐述了干旱的危害特点、分类和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和发生规律、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监测和预测与预警、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臭氧杀藻机理和藻毒素去除效能,探索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处理的可行技术。[方法]采用臭氧氧化技术,针对太湖蓝藻中典型的产毒株——铜绿微囊藻(FACHB-912)进行了杀藻、藻
介绍了MonteCarlo方法原理和模拟计算实现过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实例,构建了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和销售收入为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函数,以内部收益率
介绍了林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分析了目前林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林科专业设置林业生物技术、林木培育与养护、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城市林业的柔性方向思路
[目的]探求磁场激励对银杏叶叶绿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可控变量试验法,对提纯的银杏叶叶绿素的吸收光谱进行测量和综合分析。[结果]磁场激励对叶绿体在中心离
在分析武汉市1998、2002、2008年3期遥感影像的基础上,提取出了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前后沿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借助9个景观指数,定量研究了轨道交通沿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建设对沿线土地利用带来了较大变化,表现在:建筑用地占主导,正在迅速聚集成片状;以草地为代表的地类等小斑块的个数呈减少趋势,分布不均衡。
秀峰里是天津市第一个进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社区,该社区在2006年、2009年、2012年先后进行了三次选举改革试点。在"公推直选"模式上,秀峰里选择了比较具有体制内合法性、同时
产业转移在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中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从"生态—经济"系统风险演化视角来看,承接产业转移引发的生态供需失衡是导致中西部地区
利用蛋白银染色技术对厚盘累枝虫的表膜下纤维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表膜下纤维系包括口纤毛器和表膜下纤毛系。口纤毛器的结构为:复毛基索和单毛基索逆时针旋转1.75圈进
从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健全组织体系、建立运行和反馈机制3个方面探索了如何构建实践教学的教师对学生评价体系。
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可以得出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主要是由城乡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的“城市偏向”和城乡人力资本不同的“溢出效应”造成的。缩小城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