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研究

来源 :企业科技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信息觅食;科技类网站;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G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10-0024-03
  0 引言
  在大数据环境下,随着科技文献等各类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信息搜索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科技用户有效地利用科技信息资源网站的需求,近年来,信息觅食理论逐渐成为研究搜索行为特征的新视角。科技资源信息检索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探索性检索过程,通常需要用户与系统进行多次交互,以逐步明确需求,接近检索目标[1]。
  基于此,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以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再引入信息觅食理论,拟从该课题的背景、意义及相关理论概述入手,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分析国内外有关信息觅食理论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科技用户在使用科技资源网站时的行为分析提供新的视角,构建更高效的信息推送机制,为各类科技从业主体能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而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1 相关理论概述
  20世纪90年代末,Pirolli P[2]首次提出了信息觅食理论。觅食是动物天生的本能,在觅食过程中,它们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最佳决策,人类在搜寻信息的过程中,为保证最大的信息收益,人类主体会不断地对搜索到的信息和搜索成本进行评估,以此判断是否继续进行搜索工作,与动物觅食的行为极其相似[3]。因此,通过类比动物觅食行为和人类信息搜索获取行为,该理论建立了一个模型解释和模拟用户的信息搜索过程。作为信息觅食理论的“三驾马车”,信息斑块模型、信息菜单模型和信息线索理论共同支撑信息觅食理论。
  在现有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在信息搜寻行为方面的研究重点是重叠的,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信息搜索行为模型、不同对象的信息搜索行为及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但也存在差异,例如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包括信息行为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人机交互理论、非线性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4-7]。
  国内学者在信息搜索行为的理论研究中大多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关理论很少提及[8]。此外,在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信息搜索行为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信息觅食理论及模型和用户需求、工具、网络检索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9],而国内信息觅食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信息觅食理论的应用多集中于图书馆服务与信息搜寻或信息检索方面[10]。
  2 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群体的信息搜寻动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信息搜寻行为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总的来说,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具有目的性、不确定性、学术性和选择性,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可分为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和探索式搜寻行为,关于网络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图情领域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对于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的搜索行为研究较少。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通常会针对某个较为广泛的信息主题,利用科技资源类网站上简单的检索界面进行全文搜索,或是利用专业学术数据库进行阶段性的学术信息搜寻完成特定科研任务或满足求知需求。探索式搜索通过用户与系统交互获取信息来完成信息搜索,是一种以发现、学习和决策为目的信息搜索模式。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信息搜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2.1 用户认知
  (1)信息意识。强大的信息意识是用户进行信息获取的直接推动力,科技资源类网站用户多为学术研究型用户,他们基于对特定信息(学术信息)的需求,借助专业数据库、学术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途径对相关信息展开搜寻,有目的、有意识地拓宽信息搜寻渠道,提高对信息线索的识别能力,精准定位符合主题需要的信息,并判断其价值,依此做出相应决策。
  (2)知识结构。用户的知识水平在信息搜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进行信息搜寻时,一般需要大量知识作为积累。拥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用户不仅对信息搜寻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较知识水平低的用户更熟悉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在信息搜寻过程中能有效提取搜索的关键词且有更完善的搜寻规划,而且掌握有更多或难度更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例如学术搜索引擎检索语句、专业数据库检索技能等,能够制定最优的组合策略,并选择检索途径,信息搜寻的效果也会更好。
  (3)信息技能。第一,随着科技资源类网站中的学术信息量越来越大,要做到高效提取所需信息,掌握良好的计算机知识能力是必要的。例如,可以利用Python爬虫技术、数据库检索技术等抓取用户需要的信息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第二,熟悉计算机语言,例如面对人脑难以浏览记忆的海量数据,SQL语句却能通过简单的指令抓取用户需要的字段乃至每个元素,减少用户浏览信息所耗费的时间,第三,具有外语能力的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翻译和掌握第一手外文资料,使用户能够获取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2.2 信息资源
  (1)文件。文件是一种基础的数字化资源。在互联网上存在着不同文件格式信息资源,它们是对包括文字、图像、视频及音频在内的各种信息的组织和整理,记载十分简单、便捷。但对于结构较复杂的信息,文件有时难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2)数据库。数据库是一种按照一定标准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数据库会和指引库配合使用,用户可以通过访问指引库检索到数据库所包含的实际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但由于其需要用户具备关键词检索的能力,在技术上具备一定难度。
  (3)網站。作为网络信息与网络用户的中介,网站借助技术手段,将网络信息有序化。服务商在网站上发布相关信息,而网络用户通过网站获取需要的信息,搜索操作极为简单、方便,但在信息资源组织构建方面比较麻烦。
  2.3 信息服务
  (1)多媒体信息检索服务。这类检索的基本过程是信息的比较和匹配,它既能根据离散媒体进行检索,也可以利用用户检索的声音和图像等内容进行相关检索[10]。   (2)智能化跟踪。信息内容的智能化跟踪可根据用户的检索提供关键词和识别用户的兴趣爱好,然后在网络上搜寻后再将满足需求的信息推送给用户,从而改善了因互联网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获取困难的问题,提高了检索和推送的准确率。
  (3)专家支持。专家系统是一种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专家系统汇集了某一问题领域多个专家的知识与经验,使用户能够获取到类似专家提供的专业服务,查询到更具权威性、可靠性的信息。
  3 相关对策建议
  3.1 信息搜索载体层面
  科技资源类网站的建设者要关注用户自身认知问题,在进行系统设计时从用户认知角度考虑,设计出一系列人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及检索界面,帮助用户在自身认知的范畴内获取相应学术资源。
  (1)建立引导性服务。首先,门户网站的建设者应建立专门的调研团队并与研发部门和技术部门展开密切合作,针对学术用户的信息搜索行为进行跟踪和反馈,分析各类用户获取信息的偏好,建立智能化数据分析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引导服务。其次,门户网站的建设者可以根据信息调研团队提供的关于用户信息搜寻偏好的数据,根据用户的人格特点推送与搜索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检索词和相关链接,使用户在完成当前斑块中信息资源的获取后,能够按照深度优先遍历的搜索原则,沿着一整条信息链跳转检索页面,减少用户在信息斑块间选择的时间,有效优化用户的信息搜索体验。
  (2)满足多样化信息需求。由于科技资源类网站的信息搜寻者多为学术研究型的用户,信息搜寻的目标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搜寻到的内容普遍冗余度过高,要从中提取真正精简、有效的资源,兼具高难度和机械重复率。针对这个问题,从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角度出发,信息系统平台应该优化网站的信息筛选方式,在系统运行和界面设计上进行优化和改进,根据学术用户的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搜索入口,以此建立智能化的信息过滤机制,对用户搜寻信息进行分流,解决用户对大量信息进行分类的需求,满足用户搜寻多样化信息的要求。
  (3)建立搜寻收益率提醒机制。信息资源的获取应当在多样化的基础上,遵循够用即可的原则。因此,网站建设者还可以针对用户搜寻效率,设置一个提醒机制,在用户进行低效的信息搜寻时,可及时提醒用户更换检索路径或变更关键词。这样既提高了信息搜寻效率,也减少用户因过量无效信息而产生的疲惫和挫败感。
  (4)把握信息线索相关的“注意偏好”机制。信息觅食理论中对信息线索的定义是能够捕获用户注意并起到提示性作用的信息,信息门户的建设者可根据“注意偏好”这个概念,对信息源和信息渠道进行改善,以此有效吸引用户的注意。比如,设置信息弹窗提醒,在静态的页面中突然出现一个信息连接并附上相应的Flash动图,或是配上适合当前情境的音效,激起用户的兴趣,让信息搜寻者产生获取信息的动机,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5)加快学术资源共享建设。基于信息觅食理论,不同类型的信息处在不同的信息斑块中,而不同的信息斑块中也分布着不同的信息,这意味着尽管信息资源数量众多,但也需要从不同的信息斑块中逐步搜寻。为降低科技用户在不同信息斑块间跳转的频率,各科技资源类网站可以展开相关合作,进一步开发、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速推进开放存取进程,促进科技资源网站间学术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高价值、低重复率的学术信息资源。
  3.2 信息搜索主体层面
  (1)增强用户的信息搜寻能力。信息门户建设者可以与高校的信息管理部门和图书馆展开合作,在学校开展信息检索方面的课程与讲座,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信息检索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信息觅食基本知识、数据库信息觅食、搜索引擎的利用、信息检索对策等,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方法和检索工具,通过外部工具的应用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在信息培训人员完成对用户相关信息理论知识的培训后,建议适当增加实训环节,让信息用户及时得到锻炼,强化用户的信息意识。
  (2)增强用户的知识储备。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作为科技资源类网站的用户为达成工作或学术目标,需要源源不断地从网络中获取信息资源,更应该重视信息技能的学习,通过学习检索词、检索式、检索算符等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信息检索技能。同时,信息用户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3)注重信息搜寻经验积累。信息搜寻经验需要从自身和外界两个方面积累。于自身而言,信息用户需要积极参与各类信息搜尋活动,并在工作学习中注重对信息斑块的识别与记忆,对各类信息斑块的选择与处理,以及对信息菜单的组合与优化,借此使搜寻经验效用最大化,而外界也可以为信息用户搜寻经验积累方面提供渠道,例如高校可以设置信息检索有关课程,并举办相关的信息检索活动,遵循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鼓励高校在校生积极参与信息检索,从而达到积累经验、提高检索能力的目的。
  4 结语
  在当前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科学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认清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注意分析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因素,选择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为不同用户服务。
  参 考 文 献
  [1]袁红,杨婧.信息觅食视角的学术信息探索式搜索行为特征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5):58-65,177.
  [2]PIROLLI P,CARD S K.Information Foraging in Information Access Environments[C]//Proceedings of the CHI.95,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Software,New York: ACM,1995:51-58.
  [3]谢珍.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1):73-77.
  [4]Workman TE,Fiszman M,Rindflesch TC,et al.Framing SerendipitousInformation-seek ing Behavior for Fac ilitating Literature -based Discovery:A Proposed Model[J].Joum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 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4,65(3):501-512.
  [5]李燕波.特定研究任务下学术用户的信息搜索行为特征分析——基于高校研究生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7):59-64.
  [6]Chowdhury S,Gibb F,Landoni M.A Model of U-
  ncertain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Retrieval[J].Joumal of Documentation,2014,70(4):575-604.
  [7]徐孝婷.大学生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6.
  [8]吴敏琦,大学生网络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研究——基于大学本科生的调查分析[J].情报科学,2013(2):92-96.
  [9]查先进,张晋朝,严亚兰.微博环境下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双路径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217):71-86.
  [10]付文姝.基于信息觅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其他文献
在美国扁桃体切除术是最常见门诊外科手术之一,每年大概有超过53万名年龄小于15岁的患儿进行此项手术,占这个年龄段所有门诊手术的16%[1].扁桃体切除术对于改善或解决大多数儿童的反复发作或慢性咽喉疼痛及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是有效的,术后患儿的行为参数、在校成绩、生活质量提高[2].但扁桃腺切除术作为一项外科手术亦有弊端,包括可能的住院治疗、麻
目的 观察鼻腔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100例尘螨致敏的中-重度持续性AR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16 ~62岁,平均36.3岁.应用CoblatorⅡ型低温等离子治疗仪行双侧下鼻甲和鼻丘部位组织消融,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鼻部总
目的 采用游离皮瓣修复技术保留和重建局部晚期(T3和T4期)梨状窝癌患者的喉功能.方法 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选择11例局部晚期梨状窝癌患者进行喉功能保留的外科治疗.11例患者中原发灶为T3期者5例,T4期6例.采用半侧喉及下咽切除手术,同期应用游离皮瓣修复喉及下咽缺损.11例患者共应用12块皮瓣进行修复,其中前臂游离皮瓣10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2例.除2例患者为放疗后复发行挽救手术外,其
【关键词】中国城市群;环境保护能力;分级;演化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10-0013-04  0 前言  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的腾飞,如癌细胞般依附、滋生在身,蚕食着人民来之不易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1]。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各区域中小城市围绕大城市发展,逐渐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集群[2]。“十四五”规划明确
期刊
目的 探讨内镜下海绵窦的解剖特点以及手术入路.方法 6例(12侧)新鲜尸头,有色硅胶灌注血管.行内镜经鼻-蝶入路和经筛-翼-蝶入路,完成蝶窦开放,蝶窦后壁切除,翼突部分切除和蝶窦外侧壁切除.充分暴露海绵窦及其周围结构.应用Stroz Image l高清系统采集图像.结果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穿行海绵窦将海绵窦分为5个部分,即内侧海绵窦、外侧海绵窦、海绵窦后上腔隙、海绵窦后下腔隙和海绵窦前下腔隙.海绵窦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战略支点;日照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10-0017-04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发展的阶段、环境和外部条件变化,做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的重要战略部署。2020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提出山东省要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2021年,日照
期刊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左颈侧上部无痛性肿块3个月于2012年8月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舌骨平面至下颌骨深面质地中等硬度肿块,约3 cm×3 cm,活动度差,但与周围组织间隙尚清楚.追问患者无类似疾病家族史.颅神经及交感神经无明显阳性体征.颈部增强CT显示左颈上部明显增强的肿块,位于颈内外动脉间,推移颈内动脉向前内,颈外动脉向后外侧.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接受模型;核心变量;外部变量  【中图分类号】F626.5;F71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21)10-0020-04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等组成,能够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加工、存储、处理与维护的系统,它已经对人类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
期刊
鼻炎可分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和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这种分类以是否为变应原特异性IgE介导作为主要依据[1].变应性鼻炎由于其患病率持续增加及对下呼吸道的显著影响,近20年来在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给予极大关注,对其定义、基本病理和临床诊治取得广泛共识,国内外相继发表了多种版本的指南性文件,对提高临床诊断水平、规范治疗
目的 探讨并发于yon Hippel-Lindau综合征(VHL 综合征)的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ELST)患者家庭成员VHL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调查2例伴发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瘤的ELST患者及家系资料,将获得的家系成员血样提取DNA,针对VHL基因的3个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测序.将所得突变类型与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进行核对.结果 例1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