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年轻劳动力由农村或城镇向大城市迁移,农村出现了留守儿童这样的群体,本文通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人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正文】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向城市移动,一些农村的6~16歲的儿童由于经济条件或者户籍等问题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的照顾而由其他委托人监护,伴随着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这些儿童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壮大,并且受教育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
  一、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根据各地的研究报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思想道德问题、社会化问题和日常安全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关注。
  (一)学习教育方面的问题
  据调查多数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不太理想,造成这些原因的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并且年龄较小,自我管理和约束力不强,缺乏学习的动机,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其次是儿童由于长时间不能与父母团员,思亲情绪较重,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听课效果较差,学习效率较低。
  (二)心理健康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心灵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引导,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1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同龄人的比较,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留守儿童会看到其他同学或伙伴有父母的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容易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形成低落情绪,常有孤独感而自闭,内向。
  2.2可能会出现叛逆心理
  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生活经历不同,情绪体会上也有较大的差距,常会有负面的情绪,当他们将这种不满和愤怒通过不合理的形式宣泄出来的时候常会出现逆反的现象,影响其和周围人的生活。
  2.3祖辈的溺爱导致任性
  儿童任性的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常由祖辈来代为照顾孩子,而祖辈由于盲目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导致孩子容易任性,养成不好的习惯。
  (三)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化教育上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长期务工在外,给予不了孩子正常的关爱,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内疚感,就会通过金钱的方式进行弥补,而孩子的年龄尚小,还没有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可能会形成读书无用论和拜金主义。并且由于缺乏成人的管教和监督,在道德行为上可能会产生偏差,缺乏对他人的尊重,甚至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二、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政策上进行创新
  1.1改革僵化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
  当下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升学和就业等方面,所以为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尽快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提供与城市市民相同的权利,创造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相同的条件,留守儿童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健康成长。
  1.2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留守儿童倾斜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所以相关部门在政策的制定上要向留守儿童倾斜,为其提供资助、卫生和免费的法律活动。
  1.3改善农村的人文环境,推进法制文明建设
  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拥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就需要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入手,法制农村文化事业,改善农村人文环境,引导农民拥有健康的文化生活,为农村创建积极健康的生活氛围。其次要在农村构建法律文化,弘扬新时期的法治文明,加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减少暴力、色情、赌博等对留守儿童的侵蚀。
  (二)改进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
  2.1实施寄宿制度
  有一定条件的学校要实行寄宿制度,让教师和其他同学与留守儿童相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确实,让孩子在大家庭中感受更多的温暖,同时儿童住宿的学校里,也有利于教师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对孩子进行照顾,保证孩子的安全,但是寄宿制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要教师为学生付出更多的爱,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2.2建立特别的档案
  学校可以为留守儿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这不是将留守儿童剥离出来,而是学校和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基于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关注其学习状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帮助学生疏导,及时与孩子父母及监护人联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3开展一些特定的课程
  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例如有关安全、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帮助孩子强化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解决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尽量弥补学生在家庭教育上的缺失。
  (三)强化家庭教育
  3.1加强亲子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两者之间缺少亲情的交流与关爱,孩子就可能会出现孤僻、自卑的心理,所以应该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从三个方面来改善这个情况,企业可以定期给予务工父母一定的假期,让其与孩子团聚,学校也可以举办定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报告会,让孩子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最后父母一定要常与孩子联系,让孩子体会到关心和爱,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3.2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
  儿童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长应该用正确的行为观念来影响孩子,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家长在为孩子谋求较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要重视良好学习环境的提供,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道德品质。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关系着整个社会的人性化建设,从政府、学校和家庭社会等各方面都要关注留守儿童,积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能够快乐幸福地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晓磊.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张俊良,马晓磊. 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 农村经济,2010,(03):102-105.
  [3]周梦. 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反思[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8):109-110.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期刊
【摘要】:汉语修饰词使用广泛,无论在报刊杂志,文学经典抑或是日常生活交际中频频亮相。汉语修饰词的使用让文章生动形象,感情充沛,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在翻译领域不断扩大和研究视角不断拓宽之时,汉语修饰词的英译研究也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研究中英修饰词差异,在归化策略的指导下寻求汉语修饰词英译过程中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汉语修饰词英译流畅、通顺、准确的翻译实效。  【关键词】:汉语修饰词
期刊
【摘要】: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本文从翻译的实质性、基本单位、语法结构、语境等方面阐述、论证了人工翻译的不可替代性。  【关键词】:人工翻译;文化交流;实质性  2016年,在深圳IT领袖峰会上,百度CEO李彦宏透露,百度做的人工智能产品“自动翻译”快要进入实用状态,并称这将直接冲击翻译职业,“不管是同传还是交传,将来可能这个职业就不存在了”。一语激起千层浪,李彦宏的言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做到:将读摆在首位,让学生在读中求知,在读中学写,在读中明理,在读中练说,在读中练读,从而达到开启智慧之目的,掌握学法之诀窍,培养思维之精妙。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却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只是关注工具性走向了过度关注人文性。语文课被掺入了太多的浮躁和喧嚣,语文课由此发生了
期刊
【摘要】:在学习生活中,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学生所学习。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作文在英语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写好作文就成了学生的一大难题。本文立足于高中英语作文写作的方法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英语作文写作的方法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我国英语作文写作的方法的总结提供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方法;提高  前言:  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写英语作文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朗读在语文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但是目前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朗读缺失的问题,这种情况严重的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因此,深刻的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发挥其功用, 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语文朗读教学在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史上早有开
期刊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教社政[2005]1 号)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一系列急需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承受压力过多、沉迷消费或网络、贫富差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冲突等等。这些心理压力带来包括自卑、焦虑、忧虑、冷漠、堕落、刑事犯罪、抑郁自杀等等。借鉴道家心性修养予以转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辅助作用。
期刊
【摘要】:价值认同是指社会成员或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对某类价值的内在认可或共识,从而形成自身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由此决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在当今新媒体多元文化的环境下, 面对时代的演变,多元思想、图像时代对于教学形式与内容的严重冲击正强势撞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于此同时,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
期刊
患者 女性,57岁, 3年前体检发现左肾上极及肾上腺区肿瘤,大小约63×52mm,无腰酸、腰痛,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现“高血压”13年,一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实验室检查:尿17-羟类固醇(17-OH) 26.7 μmol/24h,余内分泌指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IVP示:肾盂静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CT扫描示:左肾上腺区见一巨大混杂密度
期刊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常犯喧宾夺主的错误,将充满人性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教师一言堂。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激活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课堂  【關键词】:语文课堂;思维;创造  一、激活学生课堂生活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学生一旦有了丰富的语感,就会将它转化为一种语文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