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农村金融体系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效应研究

来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h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6—2018年河南省39个贫困县的季度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不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通过对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投放再贷款,能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银行和保险服务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明显,而证券服务对乡村振兴的效果不明显;不同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精准支持乡村振兴,存在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金融基础设施投放效率不高,资本的虹吸效应明显,保险保障作用较弱,以及农村金融支持农业、农户、产业的方式有待改进等问题;农村金融体系支持乡村振兴空间溢出效
其他文献
摘要: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中国共产党难以读懂中国。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当前中国公共外交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讲什么”与“怎样讲”是其中的核心要义。“中共党员是什么样的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是外国公众长期关心的重要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应抓住时机,主动设置议题,积极回应海外公众关切。在公共外交与全
摘要:独特的农村土地制度安排是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国奇迹”的根本驱动力。因此,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关系是理解70多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逻辑的重要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工业化优先的城乡分离、城市化优先的城乡失衡和一体化发展的城乡融合三个阶段。相应地,农村土地制度演变的逻辑是:在产权统一的农村土地集体化条件下,国家通过全面控制农村土地以汲取大量资源支持工业
摘要:作为思考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蕴着明确的正义指向。通过深刻地回答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义诉求;论证了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平等分配环境权益与负担的要求,力求满足人们共同的生态环境需求。而在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的深刻回答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在环境方面正义的实现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历史飞跃,由此而诞生的延安精神也蕴含着及其丰富和特殊的内涵: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原则等。延安精神的弘扬与传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意识、刻苦奋斗意识及正确的价值取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利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与社
窦铁成,1956年10月出生,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中铁一局电力工工匠技师。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八大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等称号,被誉为“专家型技术工人”“金牌工人”。  1979年,窦铁成通过招工考试进入中铁一局电务处工作。从事电力工作以来,窦铁成几乎每年都有十一个月辗转奔波在全国各地铁路、公路的建设工地上。他先后解决技术难题69项,提出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