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药器械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试验,研究不同农药器械对各种农药的使用量、用时及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喷雾器的喷药用时为13.95 h/hm2,用药量250.20 kg/hm2,比其他2种器械省时省药,但防治效果仅60.66%,比其他2种器械用药防治效果低;市下牌电动喷雾器的喷药用时19.50 h/hm2,用药量750.00 kg/hm2,防治效果为77.65%,用药后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其他2种器械。
  关键词 新型农药器械;马铃薯晚疫病;防效;产量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00-01
  为有效控制农药的使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针对农药施用器械对施用农药的利用程度,开展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试验,寻求以最低的农药施用量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五里岗白岩村,海拔2 240 m。该地块常年发病较重,土壤肥沃,砂壤土。
  1.2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中抗品种威芋5号。供试药剂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87.5 g/L银法利悬浮剂。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不同器械4个处理:处理1为市下牌电动喷雾器、处理2为静电喷雾器、处理3为高压自动喷雾器,处理4为空白对照(CK)。4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 m2。
  1.4 施药与调查方法
  1.4.1 施药调查方法。在齐苗长至7~8片叶开始第1次施药,每个处理用80%代森锰锌1 500 g/hm2喷雾。出现中心病株后进行第2次施药,施药量同第1次。10 d后,每个处理用687.5 g/L银法利1 125 mL/hm2喷雾,连续喷雾3次,每隔10 d施药1次。5点取样调查,每点5穴,共25穴。第3、4、5 次施药前和第5次施药后10 d调查各处理小区的各级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9月30日进行田间测产验收,每个处理小区挖4 m2的马铃薯,称重记录产量。
  1.4.2 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病情分级标准[1-2]如下:0级(全株叶片无病斑);1级(个别叶片上有个别病斑);3级(全株1/4以下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个别小病斑);5级(全株1/4~1/2以上的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上部茎杆有典型病斑);7级(全株1/2以上叶片有病斑,或植株中下部茎杆上有较大病斑);9级(全株叶片几乎都有病斑,或大部分叶片枯死,甚至茎杆枯死)。
  计算公式如下[3-6]: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应的病级)/(调查总株数)×9]×100;
  相对防效(%)=[1-(药前对照区的病情指数×药后防治区的病情指数)/(药后对照区的病情指数×药前防治区的病情指数]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马铃薯生长的安全性
  不同处理的喷药用时与用药量见表1。从第1次施药到第4次施药后30 d,定期观察马铃薯的长势,各处理马铃薯均生长正常,株高叶色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无药害发生,说明各药剂对马铃薯生长安全。
  2.2 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
  5月4日出现中心病株后,5月5日使用80%代森锰锌进行第2次防治。5月19日调查,各处理未出现各级病株;5月20日进行第3次用药,喷施687.5 g/L银法利1 125 mL/hm2。5月29日调查,各处理未出现各级病株;5月30日进行第4次用药。6月9日调查,各处理未出现各级病株;6月10日进行第5次用药,6月19日调查。由于未出现各级病株,故无法计算防治效果,说明用各种器械在发病前均能较好地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见表2。
  2.3 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用市下牌喷雾器进行防治的处理1田块产量最高,为23 827.5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各种器械进行防治对马铃薯的生长均安全,使用静电喷雾器即省时又省药,但防效不及使用市下牌喷雾器好。3种喷雾器相比较,市下牌喷雾器使用方便,防效最高,为77.65%;产量最高,为23 827.5 kg/hm2,但没有静电喷雾器省时省药。从省时省药方面考虑,静电喷雾器明显优于其他2种喷雾器,特别是省药方面,静电喷雾器的用药量不到市下牌喷雾器的1/3。如果将几种喷雾器定时定面积或改变浓度喷雾,会不会提高使用静电喷雾器对马
  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将待明年的田间试验。
  4 参考文献
  [1] 刘波微,李洪浩,彭化贤,等.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新农药筛选及经济效益评价[J].西南農业学报,20139(2):295-300.
  [2] 陈军,雷家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剂筛选试验[J].长江蔬菜,2011(3):50-51.
  [3] 张鹏,王文桥,黄啟良,等.40%氟菌·唑醚悬浮剂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效果[J].中国农业科学,2013(15):3142-3150.
  [4] 孙忠科,牛畅,杨淑慎.马铃薯晚疫病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6(增刊1):71-75.
  [5] 金飞跃,赵振杰,任乐乐,等.十一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适宜施用时期[J].农药学学报,2016(2):213-218.
  [6] 罗建军,李志斌,刘琼光,等.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控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4(20):91-95.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各种社会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而古树名木在这些社会资源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分析了西安市长安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园林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古树名木;保护;问题;对策;陕西西安;长安区  中图分类号 S75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64-01  古树名木在现代社会上属于一
摘要 为了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有效实施耕地深松作业,开展了耕层剖面调查,通过剖面位置的选择与剖面制作,对不同类型耕地进行深松作业的适宜性分类,以期指导深松作业,有效提高深松作业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 深松作业;耕地剖面;选择;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 S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97-02  漯河市召陵区地处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处,地势平坦、局
摘要 为了恢复杉木老种子园的产种能力,以操作方便、效果明显为试验前提,通过采用种子园疏伐、建园材料截干和主干促萌等多项主要技术措施进行杉木老种子园复壮,以期使老杉木种子园恢复生产优质种子、基本满足本场及周边地区林业生产需求。  关键词 杉木;老种子园;复壮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55-01  Rejuvenation for
摘要 通过分析不同种类入侵杂草的分布和危害特点,发现入侵我国的29种杂草主要分布在农、林、牧业生产区域、水域地带以及农村荒地等,对农林牧业生产安全、陆地及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了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入侵杂草;种类;分布区域;农村生态文明;危害;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115-0
摘要 根据不同人员在不同时间对水中铜的质控样品进行测量得到30组数据,利用Top-down技术控制图法评定ICP-MS方法测定水中铜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是《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00—2014),测定质量浓度为40.0 μg/L的质控样品,测定均值为40.2 μg/L,通过评定不确定度为1.60 μg/L。  关键词 铜;Top-down技术控制图法;不确定度;IC
摘要 四旁绿化具备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是平原地区开展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开展四旁绿化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平原地区四旁绿化调整措施以及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力求为平原地区四旁绿化合理规划和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四旁绿化;调整;必要性;措施;平原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31.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70-02  近年来
摘要 2016年在水城县开展生物质能源烤房与常规密集烤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质能源烤房升温均衡,稳温效果好,2种烤房烘烤重量相当的鲜烟叶,生物质能源烤房较常规烤房节约烘烤成本0.29元/kg,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相当,生物质烤房烤后烟叶能够提高上等烟比例1.05个百分点,降低下等烟比例0.93个百分点;产值提高65.7元/hm2,提高了烟叶烘烤质量。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烤房;烘烤成本;烟叶;外观
摘要 将沙枣插穗分别用50、100、200 mg/L ABT-1号生根粉以及清水浸泡24 h,然后取出进行露地扦插和覆盖地膜扦插,研究不同处理对成活率和苗木高度、地径粗度、根系条数、根系平均长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 ABT-1号生根粉处理且覆盖地膜相结合的方式扦插效果最好,可在该盐碱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沙枣;ABT-1号生根粉;露地扦插;覆盖地膜扦插  中图分类号 S79
摘要 按照全国信息高度整合、资源高度共享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发展规划要求,通过品牌推广、信息资源共享、电商服务等,提升政府类农业综合网站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引導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旨在设计地方网站资源高度共享和发掘地方鲜明特色“两条线”的网站运作模式,以简单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方式指导地方农业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政府农业网站;信息共享;地方特色;生态农业;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专业学位的发展,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调查和探索实践环节质量控制方法,以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质量控制;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280-01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良好,运行机制成熟完善,为高等专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