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经脉》在经络腧穴发展史中的意义

来源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8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篇关于经络古籍,专家命名为《帛书·经脉》,一篇为甲本——足臂十一脉灸经;另一篇为乙本——阴阳十一脉灸经。通过文献对比研究,发现《黄帝内经》在《帛书》基础上增加一条经脉,并冠以脏腑之名,彼此衔接,形成如环无端的特点,使治法内容更加丰富,发展《帛书》内容。《黄帝内经》中多篇经文的铺陈目次等方面,沿袭《帛书》的体例。还可在《黄帝内经》中见到《帛书》中“臂太阴”、“臂阳明”和手太阴向心性分布语句,在《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腧穴铺陈目次仍然依照《帛书》向心性排列,从而理顺经络腧穴学
其他文献
患者女,50岁,主因发热恶风伴头痛3日,于2020年3月1日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患者3日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7.5℃,恶寒,头痛,自觉汗出,伴鼻塞,少量清涕,无干呕。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未见好转,遂前往本科就诊。刻诊:患者神清、精神可,发热,恶风,伴头痛、鼻鸣、少量清涕,无头晕、心悸、心慌。伴少量汗出,口苦,无口干,平素心烦,易生气,手脚凉。食欲欠佳,小便调,大便2日1行,排便不费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证型:风寒
期刊
目的:进一步促进我国药品审评专家咨询制度发挥其在药品注册申请审评体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介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及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
期刊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骨坏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118例SLE并发骨坏死患者,同时按照性别、年龄和病程随机匹配了118例同期住院而未并发骨坏死的SLE患者,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SLE并发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118例SLE并发骨坏死患者中女性98例,男性20例,年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