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数学语言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文字、符号、定义、公式、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要靠学生“学”。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快速、准确理解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数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以致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
  
  一、首先要了解数学语言的特点
  
  一般性:研究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地用简明而基本的语言去解释世界,它能够很好地表示一般规律,极大地扩充了语言表达的范围。
  简洁性:数学语言具有明显的简洁性,它用最少的语言符号去表达最复杂的形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某个数学规律,比用自然语言要简洁得多。例如勾股定理,用自然语言需表述为一大段话,而用数学语言则简单明了,数学语言大大缩短了语言表达的长度,使叙述、计算和推理更清晰、明确。
  准确性:自然语言具有多义性,含糊不清,而数学需要准确而清楚的语言,每一个符号、式子只能有一个意思,一个数学符号确定表示某个意义后,一般不再表示其它意义。在数学语言中可能出现含混的情形只是极少数,例如几何中表示三角形的符号“△”,与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符号一样,但即使这样,从上下文的意思,仍可判断它们的确切意义,不会发生混淆,从而明确区分。
  
  二、了解数学认知规律,有助于学好数学
  
  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基本规律,学习数学也不例外,感知是学习数学语言的初始环节。数学语言中,名词、术语是量与空间形式的抽象,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学概念,既是数学的特点,又是数学的优点,由于数学概念本身就十分抽象,加上用符号表示,从而使概念更抽象化,因而加强阅读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要把坐标理解为“坐位的标记”,即“第几排第几列”,接着让学生找出教室中位于某排其列的同学,再任意指定某个同学,让学生回答其处于某排某列,在此基础上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内点的表示方法。只有认真阅读、对比分析,记忆才会深刻,掌握才会牢固,应用才会灵活。
  
  三、把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适当结合
  
  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是有困难的,他们必须通过自然语言去理解数学语言。所以,学习数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明白、弄懂各知识部分的数学语言。这就需要同学们反复阅读、理解、分析和总结。初中代数和几何都是数学语言的入门阶段,在教学中,凡引进的数学符号应当用自然语言作解释性说明,使学生理解符号语言的语义,并明确符号语言的句法,即符号语言的形式、构造、规则,才能使学生懂得这些符号语言所表达的数学内容,否则将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表面化,使形式和内容脱节。要理解这些,只在课堂上这点时间是不够的,必须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阅读理解、学懂学透。
  
  四、加强对数学语言叙述的训练
  
  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有顺序的描述过程、概括结论、说明思路,让学生渐渐从不知如何开口,到会用,进而善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具体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数学语言训练,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1、模仿叙述:教给学生一种说话的模式,让学生仿照模式进行思考回答,体会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
  2、简化叙述:让学生用尽量简洁的语言叙述自己的思想。
  3、准确叙述:把自己的思想转化成符号或图形,准确表现思维的过程。
  4、推广叙述:由一个问题推广到一类问题都能用数学语言叙述。
  5、辨别真假:将错例呈现出来,通过争论来辨别其错误所在。
  6、独立叙述:能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除教师对阅读分析的正确指导外,学生应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达到能准确地使用数学语言,善于发现并灵活掌握各种数学语言所描述的内容及条件,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其他文献
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真诚交流,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这种期望,从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努力。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或赞美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要善于发现并培养他们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或成绩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
期刊
数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数学思维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包括建构思维、抽象思维、化归思维、拓扑思维,在具体解题过程中,思维起点的选择是数学解题的关键,当思维起点合理准确时,就能得心应手,当思维起点偏离时,就容易误入岐途,陷入繁杂的计算无法自拔或走入死胡同。因此,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在比较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起点是思维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题教学的灵魂所在。
期刊
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应努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独立感知和理解物理教材及有关课外书籍,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45分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教师积极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阅读钻研课文,自己做实验,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思维、归纳
期刊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因此,课程创新是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课程创新了,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工作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标准,有意识地主动地培养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展示自我,独立发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培
期刊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是令不少学生望而生畏的“枯燥的”“无情的”学科,问题的原因是许多数学老师把本来就抽象的、无形的中学数学内容,强以满堂灌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嚷着数学难学,教师嚷着数学难教。如何改革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的以下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把教师从繁忙的补差中解脱出来,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    小
期刊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增加社会实践时间,减少课时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是课程改革下的迫切需要,在脱离了题海战术的课堂教学后,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都要自觉地进行新课程改革,以达到新的教学目标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作了培养学生思维训练的尝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在实验中发现:注意集中的学生,学习10次就能掌握12个无意义音节;而注意力差的学生学习100次,才掌握12个无意义的音节。小学生注意出现问题或失调,主要表现为分心与注意力缺乏,伴随着年级升高而学习成绩逐渐下降,要想达到注意力高的学生学习水平,这种学生要付出10倍努力。可见注意力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非常之大。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提高小学生注意力最有效的方法有4种。    一、圈数字训练注意力    这种
期刊
教育部制定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将信息技术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载体和工具,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讨论、提问的时间,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是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和实
期刊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对于初中尤其是初二年级的许多学生因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的感知错误而感到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物理理念应转变为“从社会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