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日本,叫我如何泯恩仇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t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打开东亚地图,会发现中国和日本被一种特殊的关系连接在一起,中国的图形像一只公鸡日本的图形就像一条肉虫,肉虫子早晚难逃被公鸡啄食的命运;反而观之,日本又像一只狐狸,公鸡也很可能被狐狸吃掉。正是所谓一山难容二虎,独木难栖双禽。回想最近中日关系中连续发生的一些不愉快事件,许多中国人感到迷茫而彷徨:面对一个长期不肯承认战争罪行的日本,叫我如何泯恩仇?
  
  同样彷徨的日本
  
  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民间还是外交领域,中日关系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从外交上说,今年4月初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歪曲历史史实的新版教科书,该书将在不久作为教材发给日本中学生;时隔不到一个月,日本又向台独分子、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发放签证,允许其赴日“治病”。从民间看,东芝笔记本电脑索赔事件尚未平息,专供中国的三菱帕杰罗越野车又被发现存在严重设计失误,进而在2月9日被中国宣布吊销进口许可证。再往前数,今年1月27日,由中国飞往东京的日航782班机因天气原因迫降大阪关西机场,机上100余名需在东京转机的中国乘客对日航安置工作表示不满,抗议日本方面在安置旅客时歧视中国乘客,进而向日航提起诉讼。而就在日本允许李登辉赴日之前,日本以反倾销为由对中国大葱、鲜香菇、蔺草席等三种产品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中日间又打起新的贸易战。我们常说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可是这一段距离到底有多宽多深呢?
  我们在彷徨,日本人也在彷徨,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在新格局下找不到自己的战略位置,而以前引以为荣的经济近10年来一直低迷不前,于是他们在政治问题上彷徨,在经济问题上同样彷徨。
  日本人悲观地把过去10年称之为“失落的10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大幅度升值后,日本政府没有抓住机遇从宏观上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竞争力,而是急功近利地在国内大炒房地产和股票,对外掀起所谓“购买美国”、全球出击的狂热。然而好景不长,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全国资产贬值1300亿美元,引发了世界罕见的“资产紧缩”。尽管日本政府此后多次采取刺激措施,相继投入1万多亿美元,但日本经济一直没有持续回升。更为严重的是,10年里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投入的大量资金反过来导致了巨额财政赤字。到2000年底,日本政府累积债务达到645万亿日元(约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大约是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3倍,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为此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不得不承认说,日本的国家财政正濒临崩溃边缘。
  在“失去的10年”里,日本人不但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势头,一些日本政治家还认为,日本同样失去了本国的战略,他们痛感日本“没有战略”,反复强调形成独立自主的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可是,日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战略呢?
  
  日本:面临战略的贫困
  
  日本是一个资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岛国,要发展必须确立具有长远眼光的务实外交战略,这是日本战略的核心。二战前,日本作为亚洲国家率先仿效欧美,采取“脱亚入欧”或排除欧美、自封盟主并独霸亚洲的对外方针。这时的日本转移国内矛盾,强化统制体制,以对外扩张的方法解决市场、原料问题,榨取海外廉价劳动力。上述方针虽然为日本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却犯了与邻为壑、四处树敌的外交大忌,从而沦为国际孤儿。
  二战后,日本的外交方针仍未突破以往的基本框架,其外交路线仍是:使安全保障战略与环太平洋合作构想相呼应,迈出追求大国地位的新步伐。
  比较二战前后日本的外交路线,我们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对大国地位的不懈追求;背靠当时最强大的世界大国,谋求自身发展;“脱亚入欧”,由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
  这表明了日本战略上的贫困。首先,日本在战略上必须依赖听命于某个大国。美国坚持要联合日本发展“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日本便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它要过于依赖美国并追随美国,另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要与临国发生冲突,“美国-日本-周边国家”的三角关系将无法保持平衡与稳定,日本极可能再次重蹈与邻为敌的覆辙。而且日本在战略和安全保障上对美国过分依赖,也给日本招致了严重的经济混乱。日本经济学家尖锐地指出:虽说日本经济混乱的根本原因还在国内,但也不能否认某些重大失策里存在着“美国因素”。1987年美元贬值过度,致使美国担心国外资金大量逃离美国,要求西方协力稳定汇率,将本国的利率调到比美国利率更低若干百分点的水平,来阻止资金外逃。当时的西方国家中,只有日本“忠实”地履行了这个“国际义务”,像德国这些国家只是把利率做了微调,随后很快又将利率上调。而日本后来由于长时间保持低利率,导致了经济泡沫的急剧膨胀。可以说,让日本在整个90年代都痛苦不堪的泡沫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日本为美国利益做出的牺牲。
  其次,日本对美国的长期依赖使日本政治家的头脑贫困,从而导致战略的贫困与单一。一方面,日本在亚洲地区时刻对美国“唯马首是瞻”,在对华关系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日本又自恃有美国这个盟友的撑腰和保护,在对亚洲战略,特别是对华战略上掉以轻心,固步自封而不愿向前多走一步。
  这方面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所谓的“历史问题”。其实,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态度实际上也是“现实问题”,是现实的战略问题。从日本国内社会讲,历史问题的核心在于教育,能不能以正确的史实教育下一代年轻人是问题的关键。尊重事实就是尊重自己,是民族自尊和自信的表现。现在有一种观点是,正因为日本过去10年已经“失落”,所以日本人急需提高民族自信心,而修改前的历史教科书实则是“民族自虐”,会打掉日本人的民族自尊与自信,因此不但非修订不可,而且还得反复修订,务求铲除这些充满“民族自虐”的文字。然而,这类情绪化因素却不可避免地伤及日本国家的复兴,伤及日本本已贫困的战略。再深一层讲,如果对“错误的国策”尚不能进行彻底清算,又怎能够制订出可以指导当前与面向未来的“正确国策”呢?
  《海外星云》(2001年14期)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都做着一个奇怪的梦,让我时时从熟睡中惊醒。我梦见自己又变成了小女孩,正在匆匆忙忙地准备上学。妈妈在我耳边催促:“快,金,你要迟到了。”“妈,我的午饭盒呢?书又到哪里去了?”我知道这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上天在提醒我一段未完的人生最宝贵的经历。  虽然我所在的学校要求特别严苛,但我热爱上学,喜欢学校里的一切——书、老师,甚至作业和考试。我最渴望的是能够合唱毕业歌,对我而言,它比流行歌曲
期刊
4月11日,台湾台南“地方检察署”根据国际唱片交流协会台湾分会的举报,突击搜查了成功大学的学生宿舍,扣留14部疑有下载MP3音乐档案的学生电脑。在成大宿舍被搜查后,全台湾各大校园风声鹤唳,学生纷纷担心检察官再次突袭,不敢把电脑硬盘放在电脑里,而是随身带着上课!但是,有一种好玩的玩意,是检察官不可能搜查的,即微软产品——WMA。  什么是WMA?它是Windows Media Audio的英文缩写字
期刊
硕士课程有魅力    拥有18年历史的马来西亚伯乐大学(Kolej Damansara utama University,简称KDU),早在1993年就开始筹备扩大硕士课程,其开发及研究总监蔡维衍博士指出:“近年来,无论是马来西亚学生,或是外国留学生,报读硕士课程的人数都有增无减。”  目前,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或私立学府提供的硕士课程,基本上可分为3种形式:纯粹以进行研究、撰写论文为主;纯粹以上课、
期刊
英国作家拉什迪13年前撰写了极具争议性的小说《撒旦诗篇》,招致伊朗已故宗教领袖霍梅尼向拉什迪和《撒旦诗篇》的出版商发出追杀令。自1989年开始,英国政府总共耗资1100万英镑为拉什迪提供24小时高度贴身保护。最近,英国与美国达成一项特别协议,由华盛顿负担拉什迪留美期间的保安开支。  经过这次新保安安排后,英国将可首次降低其对拉什迪每年100万英镑的保护费。以往,英国耗用纳税人的金钱支付拉什迪在美国
期刊
39岁的美国加州前大型活动司仪尼科娜金发碧眼,虽年近4旬仍风韵犹存,她在征婚启事中自称是位“懂得如何欣赏生活与好伴侣”的女人,“寂寞的心灵期待停泊的港湾”,她现在的最大梦想就是“寻找可以牵手一生的伴侣”,与她“共享骑摩托、看夕阳以及深水潜泳的乐趣”。但不幸的是,她的寂寞心很难入港停泊——因为她的身份太特殊:只有到了圣诞节,她才能走出监狱,重获自由身。尼科娜是一名在服刑的女囚。  但借用一句美国加州
期刊
数码革命为专业技术人才带来发展事业的黄金机会。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曾接受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的美国人,升职加薪速度都比其他人快。  这份统计资料显示,拥有工程学位的全职人士平均年薪为5.6万美元,而拥有电脑学位的全职人士,其平均年薪则为5.3万美元。  普查局发言人鲍曼表示:“曾接受技术训练的人,就算他们没有大学毕业,薪酬回报也较好;事实上,他们赚的
期刊
美国广播公司(ABC)受广告商的压力,将招牌时事新闻节目《20/20》撤出黄金时段,让位给一出收视率较其低的青春家庭伦理电视连续剧《再续前缘》(Once and Again),开始了美国电视网络的经济及政治哲学的转折点。有分析认为,此商业举动给新闻界带来无法想象的冲击,不仅美国广播公司的新闻记者在忧心饭碗的问题,整个业内人士都开始人人自危,展开了捍卫新闻报道量、新闻神圣不可侵犯之战!    钱字当
期刊
查尔斯·韦伯(Charles Webb)以前曾写过7本小说,但有6本你可能无缘拜读,因为它们已经很久没有被再版了。韦伯的第7本小说就是他的成名作《毕业生》(The Graduate),该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公映后,取得了轰动性成功,美国影星达斯汀·霍夫曼也因主演该片而一炮走红。《毕业生》成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同名舞台剧更是至今历演不衰,许多演员因出演《毕业生》舞台剧而星途灿烂。  但《毕业
期刊
八爪熊,一个自称没读过多少书,却得过很多文学奖的“素人作家”,才30岁,却已尝试过30余种行业。  他乐观的态度与过人的精力,将劳动阶层的工作甘苦化为卓别林式的黑色喜剧;  即使在荒谬爆笑的情节中,亦隐约透露八爪熊自身的生命厚度,与他对周遭观照,“不曾对人性灰心过”的坚强信念。他以亲身打工经历汇集成此书,值得一读。    八爪熊自白——    人生真是变化无常,十几年前,我的狐朋狗友们老是奚落我爱
期刊
今年4月20日,秘鲁空军一架战斗机误将一架载有美国牧师的私人飞机当作是偷运毒品的飞机击落。  秘鲁空军击落飞越在边境线上有从事贩毒嫌疑的飞机并非偶然。在1994~1997年间,秘鲁共击落了25架被怀疑载有可卡因毒品的小型飞机,这些飞机据称都是从秘鲁亚马逊河种植古柯叶的地区飞往哥伦比亚可卡因加工厂的。  其实,秘鲁空军击落美国飞机,这已不是第一次。10年前,秘鲁战斗机就曾击落一架美国大型军用飞机,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