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w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有网友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梦之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又是什么?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核心价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核心价值思想
  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继承西方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它的核心价值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之间的矛盾运动考察的理论成果,是批判私有制、实现人类解放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追求平等。马克思主义认为,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的空洞概念,而是始终与生产方式发展紧密相联,在人的相互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原则。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物质资料占有方式的形式和内容,从而最终决定平等价值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就是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具有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就是以现实的革命的方式,消灭阶级及一切腐朽的东西,从而实现人类的最高平等理想——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具有科学性。马克思恩格斯都曾批判剥削阶级将权利和义务相对立的不平等现象,认为平等不仅要求权利,更要求义务,是“为了所有人的平等权利和平等义务”。二是崇尚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私有制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自由都是不平等条件下的自由,共产主义制度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人的自由。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当然,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其社会制度已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真正的自由才开始实现。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过程时认为,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人类发展规律,才能掌握经济行为的主动权,实现经济自由。三是立足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现实性,这也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也具有现实性。这种现实性主要表现在,要联系整个人类史的一般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自身矛盾的实际;要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生活方式作为批判的对象;要与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相结合。所以,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的平等和真正的自由是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道德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经济道德思想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所有制形式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存在。马克思曾指出,体现为所有制的所有权“也只是表现为通过劳动占有劳动产品,以及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他人劳动的产品,只要自己劳动的产品被他人的劳动购买便是如此。……在交换价值进一步的发展中,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并且最终表明,对自己劳动产品的私人所有权也就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分离,而这样一来,劳动将创造他人的所有权,所有权将支配他人的劳动。”这表明,所有制表面看是生产力中人对物的占有和使用关系,其实质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势必影响对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这既是道德之“基”,也是道德之“本”。在私有制社会里,道德是阶级的道德,是受制于生产力发展及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的道德。公有制代表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是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二是构想了道德化的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还在研究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构想和展示了道德化的所有制——共产主义。他们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劳动者“共同占有共同控制生产资料”。在他们看来,这是经济制度,更是道德化的所有制。这样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谐与协作是这种平等关系的必然结果。在那个时候,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日渐增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将充分涌流,全社会通行的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三是精神也是生产力。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说:“在那里,货币不但决不会使社会形式瓦解,反而是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这表明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生产力是由知识、技能和社会智慧构成的科学。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这里的“智力劳动”显然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否则就没有必要强调“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意涵。
  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20世纪70年代,西方产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新的理论流派。他们汲取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理论成果,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通过批判西方生态中心论和现代人类中心论的生态学理论,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逐步形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的生态价值观是:反对生态中心论所主张的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建立一种技术伦理,将“控制自然”的观念置于一种新的人性和伦理基础上,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置于可控之下,使控制自然的进步变成人性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让人类真正享受控制自然进步的积极成果;建立生物多样性伦理,要求人们放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以开明的个人利益为根据,尊重自然的本性,考虑非人类生物的需要,从而实现人类和生物圈的平衡发展。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统治方式的新变化,必然会带来生态危机;历史唯物主义就包含着生态价值观;解决生态危机的办法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的全球权力关系,消除“异化消费”,理顺需要观、消费观、劳动观和幸福观之间的关系,用“软技术”替代“大规模技术”,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核心价值思想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的灵魂,因为它最贴近中国实际,最符合中国国情,最能够更加准确地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长期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在井冈山时期和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根据中国国情,拒绝执行共产国际的教条主义指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后来,我党依据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理论指导。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平等。毛泽东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双重交织的情况下,在“对内的平等”方面,通过武装斗争、“打土豪,分田地”,使民众实现了经济平等;通过“破四旧、立四新”,把广大民众从“三纲五常”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的自由。“对外的平等”则主要体现在推翻“三座大山”、组织抗日战争、抵制国外封锁、谋求民族独立、争取领土完整等方面。特别是建国初的进军西藏、出兵朝鲜,为新中国打下了坚不可摧的根基。二是强调民主。毛泽东指出:“历史给予我们的革命任务,中心的本质的东西是争取民主。”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强调,“对于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他还采取“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批评——团结”、“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等举措,努力推行民主。三是力争富强。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面对旧中国贫困积弱的状况,通过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大跃进”、“抓革命、促生产”等措施,调动人民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坚持走富裕之路。
  邓小平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蕴含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思考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曾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他提出改革开放,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倡导“三个有利于”的思想,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二是扩大民主。邓小平认为,如果缺失了民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体现。民主不仅是一项政治权利,它还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民生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老百姓的吃喝住用行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三是强化法制。邓小平指出,“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要讲社会主义的民主,也要讲社会主义的法制。”邓小平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江泽民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视角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念。他认为,党在制定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以及开展各项实际工作时,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蕴含着对“科学性”的尊重和推崇,科学技术不但是“第一生产力”,而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全部方面;科学发展观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现实着力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质量效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主体、目的和标准。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价值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到处都闪烁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光辉。
  改革开放前的这个时期,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虽然受到封建意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思想的干扰以及忽视个人价值、生活理想和物质价值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集体价值与个人价值、宏大理想与生活理想、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之间的失衡,但从总体上看,社会价值取向主要是集体主义、理想主义、精神至上和穷则革命,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等核心价值已经显现。   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使人们对以前的价值观进行反思和解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处于共存、互动和交织的状态。社会价值观的这种变化,既解构了诸如革命与斗争的价值观、集权与人治的价值观、身份与等级的价值观,也为进一步建构自由、平等、效率、公正、民主、法治、富强等价值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已开始从一元向多元、整体向个体、神圣向世俗、精神向物质的转变,并明显地向后者倾斜,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建构的核心价值观,诸如市场与契约、自由与平等、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治、富强与文明等,也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进入21世纪,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这一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已全面完成了由一元向多元、整体向个体、神圣向世俗、精神向物质的转变,原已形成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得到补充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确定为“兴国之魂”,并提出了发展价值观与和谐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和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论述,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被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被明确,一股学习宣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正在全国掀起,并将作为推进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的强大力量。
  由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它们不仅指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还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和完善。
其他文献
习主席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从理想抱负、素质本领、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四个维度,立体勾画出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这一样子,既体现了强军事业对当代革命军人的素质要求,又凝结着人民军队历代优秀军人的样子——雷锋就是这其中的典型代表,雷锋形象与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具有深层次的契合点。  50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人民军队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典型。雷锋的生
期刊
提起“老赖”,群众咬牙切齿,执法部门摇头叹气。可见,“老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顽疾,严重地败坏了社会的风气,影响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今年,44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关于印发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要求,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大到开公司、做高管,小到乘飞机、坐高铁时的位置,以及去夜总会、高尔夫球场这些高消费行为都会受限……这无疑是惩治“老赖”的一项有效举措,让人禁不
期刊
2015年4月以来,公安部与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好警嫂”推选宣传活动,120位“好警嫂”候选人的感人事迹获得2亿余次网友点赞祝福。10月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2015年度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评选揭晓仪式上,宁波市分行员工江益光荣当选全国公安机关“好警嫂”,她与爱人章建共同出席了在北京举办的活动揭晓仪式,并代表浙江警嫂上台接受了主持人朱军、周涛的采访。  江益,现任宁波市分行下辖海曙三市支行行长。
期刊
助人为乐好人  寇忠槐天津 河西区七旬“民间高手”服务社区居民义务修表18年  李强天津 河北区美术教师义务为学生老人培训剪纸 被誉剪纸“义”人  王勉河北 秦皇岛市五旬金牌按摩师献爱心30年 救13人生命资助30个贫困娃  侯明华山西 阳泉市六旬退休民警29年照顾37位孤寡老人  曹占金内蒙古 赤峰市爱心矿工成立志愿团队 5年募86万善款捐资助学  杜丽梅辽宁 盘锦市火锅店老板15年将80%收入
期刊
《雷锋日记》里多次提到张思德,雷锋决心向他学习,以他为榜样。可以说,雷锋就是在他的伟大精神感召下成长起来的。雷锋在日记中写道:“革命需要我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雷锋日记》中还多次引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语录,以鞭策自己,向英雄看齐。  1960年5月14日,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从今天起,我要更好地听党和首长的话,并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期刊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美德,是人立身的基石,处世的根本。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子路的“言必信,行必果”,晁说之的“不信不立”,都充分说明了诚信应该成为个人的处世守则和行为规范。然而,“老赖”的存在无疑使诚信遭受了冲击。  2014年农民工刘仲凡“讨薪案”,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刘仲凡为了讨要被拖欠的一万多元工资,鼻骨被打断,后来不得不通过诉讼手段,历经3年多时间,走了8个程序,出
期刊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然而,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冲击,一些失信事件频出,如达芬奇问题家具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毒奶粉事件、魏则西事件等,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社会道德底线濒临失守。众多的失信事件中,最让人深恶痛绝的莫过于“老赖”。  “老赖”,在法律上的定义是在民商领域中的一类债务人,其拥有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但是基于某种原因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务。即使是国家执法机构
期刊
“无私”这个词,近年来遭一些人质疑。论者似乎是说,人没有不自私的,正如俗语所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当然是谬论。  人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为自身利益着想,权称“私心”,这是人们生存之所需。但每个人又生活于社会大家庭,自然也会有为公众利益着想之心,这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公心大于私心时,人选择放弃私心,则社会良性循环;当私心大于公心时,人选择放弃公心,则社会恶性循环。社会之所以发展到如今这般
期刊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从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个层面、从正面引导和反面约束两个维度,对从严治党做出了全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两个抓手一把抓。  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前提和基础。《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正面标明了道德高线,重在思想建党,目的是以严格规范的党内政治
期刊
薛博文,中信集团员工,全国十大金融青年岗位标兵。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技术青年,他的每一项专利的取得都是一次创新、一次变革,其背后都有着艰难和苦涩的记忆,有与团队携手共进的辛酸,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惆怅。当然,记忆最深的是每一次成功后的激动和喜悦。  做好创新需提升认识水平  参加工作五年,薛博文参与了270项专利的技术方案开发,以第一发明人申报国家专利184项,其中发明专利86项,为中信戴卡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