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P6沉默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6(DUSP6)沉默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Ishikawa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脂质体试剂)、过表达组(转染DUSP6)、过表达NC组(转染DUSP6-NC)、沉默组(转染siDUSP6)、沉默NC组(转染siDUSP6-NC)。RT-qPCR检测细胞中DUSP6 mRNA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DUSP6、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鼠膀胱组织中T细胞的表型和细胞因子表达.方法:获取小鼠膀胱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膀胱组织中T细胞的比例、趋化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的表达.HE染色观察膀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分析如何防止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出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血液透析室发生的不良事件做回归性分析,总结发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希替尼对肺腺癌细胞H1975的影响并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生理盐水、复方苦参注射液、奥希替尼以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BEZ235)对H1975细胞进行干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相
目的:探讨上调Twist2表达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LPS处理牙周细胞模拟牙周炎炎症环境,qRTPCR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Twist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wist2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Twist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炎症环境中牙周膜细胞中Twist2 mRNA升高为正常牙周膜细胞的3倍。实验组Twist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炎症环境中Twist2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炎症环境中Twist2 mRNA和蛋白
目的:明确银杏内酯A(G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的疗效,探讨GA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C57BL/6雌性小鼠分为用GA治疗EAE小鼠的EAE治疗组(ET)、用生理盐水治疗EAE小鼠的EAE对照组(EC)及用生理盐水处理正常小鼠的正常对照组(HC)。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免疫EC组和ET组小鼠,制备EAE模型。免疫当天至第28天,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和临床评分。免疫后第28天取小鼠脊髓,制成冰冻切片进行HE和LFB染色;Western blot检测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Ualcan数据库获取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LBP表达数据,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LBP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在LinkedOmics中检索LBP在胃癌中的共表达基因,通过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确定这些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功能。最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的互作网络。结果:与正常胃组织相比,Ⅰ和Ⅲ分期、老年和男性患者胃癌组织中LB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否无显著相关性。在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h4调控ERK和AKT信号通路对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T-ALL细胞系Molt4在梯度浓度Rh4下培养,计算抑制率,Molt4细胞分为对照组、Rh4组、Rh4+LY294002组和LY294002组,探究Rh4通过PI3K/AKT通路对T-ALL的作用。将Molt4细胞分为对照组、Rh4组、Rh4+U0126组和U0126组探究Rh4通过MEK/ERK通路对T-ALL细胞的影响,比较各组细胞增殖、凋亡及AKT或ERK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人参皂苷R
目的:构建与福氏志贺菌2a高亲和性、特异性结合的DNA寡核苷酸适配体库。方法:体外合成76 nt高通量随机序列的单链DNA寡核苷酸文库(ssDNA),运用全细菌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whole-bacteria SELEX),福氏志贺菌2a作为靶标与文库ssDNA反应;通过优化PCR反应,将Lambda酶外切及葡聚糖凝胶层析纯化技术用于次轮反应文库的制备,荧光分光光度计跟踪筛选过程,流式细胞仪克隆测序特异性单链核酸适配体,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其一、二级结构。结果:经过PCR技术10轮正向筛选和6轮消减
目的 探讨我院出院病历用药医嘱点评与持续干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18年和2019年出院病历每年随机抽取3600份进行用药医嘱点评分析.结果 在2018
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以及未定型肠炎(IC),是一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AM受体是新进发现的1个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亚家族,具有包括免疫调控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此外,TAM受体还可通过负性调控TLR信号通路,从而在IBD中发挥抑炎作用。现就TLR信号通路与TAM受体在IBD中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