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海战:中国与西方侵略者的第一次海上搏杀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16世纪。在近代西方早期殖民者开始疯狂海上扩张的过程中,葡萄牙曾在中国香港的屯门地区短暂建立过殖民统治。然而,明朝官员汪鋐带领军队创造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成功战例.取得了中国抗击殖民侵略的首次胜利,却也对明朝的海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说起中国香港的近代史,人们往往想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香港被割让,这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但其实早在明朝时期,就曾有葡萄牙殖民者强占中国香港的屯门地区,在此建立殖民统治足足有7年时间之久。最终,明军打败了葡萄牙侵略者,赢得了中国抵抗近代西方国家侵略的第一次辉煌胜利。但这一场海战,也对后来明朝的海禁政策的强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根本上说,在与极具侵略性和扩张性的近代西方国家的较量中,古老而封闭的中华帝国渐渐地败落下风。

葡萄牙强占屯门


  屯门有“屯兵之门”的含义,是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中的香港地名,其位置在今日香港新界西北部和深圳南头等陆地和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具有着重要的海防价值。元朝时,朝廷设立屯门巡检司,下辖寨兵150人。明朝,朝廷沿海设立卫所,屯门处于南海卫的管辖之下,后归属于南头水寨,被称为“屯门海澳”(澳,即可以供船舶停靠的港湾),是明朝粤海海防门户和枢纽。
  随着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西班牙等近代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海上扩张,一路攻城略地,建立殖民统治。遥远的亚洲,是西方殖民者觊觎的宝地。1508年,葡萄牙舰队到马六甲进行掠夺性远航,出发之前葡国王训令其就近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1511年,葡属印度果阿总督阿尔布克尔克率领一支舰队,迅速占领马六甲这个海上战略要冲,并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抢劫和屠杀。由此,葡萄牙获得了向中国发起攻势的战略基地;而对于明朝来说,则是失去了扼守南中国海的门户,也割断了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朝贡圈,阻断了通往印度洋的航线。
  隨后,葡萄牙人就开始尝试与中国建立通商关系。但当时明朝实行的是朝贡贸易体制,也就是说,只有海外诸国入贡,才允许其附载商品与中国贸易,且贸易有一定的时间、规模限制,这难以满足葡萄牙人张开的血盆大口。1514年,葡萄牙海盗商船占领屯门,在此修筑工事、设立刑场、制作火器,并把葡萄牙的国徽刻于石柱之上,以示对屯门的占领。
  1517年6月,葡萄牙国王派遣使者皮雷斯出使明廷,并安排安德拉德派遣舰队予以护送。这些使团人员都头裹白布,冒充马六甲使者,要求与中国通商。
  当庞大的舰队驶入屯门港外时,驻守在此的士兵发炮予以阻拦。但葡萄牙人用重金贿赂守军,被允许进港停靠。9月,3艘武装舰船驶入广州,这也是首次有外国船舰闯入广东省会,加之葡萄牙人按照西方礼节鸣放礼炮,让全城百姓震惊。放炮一事,此后作为葡国蓄意滋事的证据反复提及。皮雷斯与官员会面时,因没有跪拜,被两广总督都御使陈金要求前往光孝寺学习礼节3天,才能与他见面。总督衙门提出,《大明会典》里对明进贡的国家中并没有佛郎机(明朝对葡萄牙的称谓),且使者没有本国文书,不足以相信,要求他们留在怀远驿等候消息,并将此情况上报朝廷。
  不久后,朝廷答复,“令谕还国,其方物给与之”,即要求葡萄牙的船只、人员必须退出中国。但安德拉德只是把舰队撤出了广州,来到了屯门安营扎寨,进一步加强了在此的军事存在,对葡萄牙与中国之间私下开展的海上贸易提供武装保护。1518年,安德拉德的舰船满载货物和珠宝返回马六甲,屯门由他的弟弟西芒来掌管。与安德拉德想方设法搞好和当地官员关系不同,西芒性格暴躁、桀骜不驯,在中国沿海大搞违法抢劫、走私贩私和海盗行为,拒绝缴纳关税,还在一个小岛上绞死了一名中国水手,引得当地民怨沸腾。他在屯门修筑了坚固的堡垒,架设了火炮,并实施私刑。
  而作为特使的皮雷斯,这么长时间却依然未能在外交上取得进展,一时间心急如焚,经过一番上下打点,被允许赴京进贡。但他会见礼部官员时,也没有施行跪拜礼,再次得罪了官员。不过皮雷斯通过贿赂结识了大宦官江彬,在其运作之下,把自己的翻译火者亚三推荐为皇帝的葡萄牙语老师,能够经常与皇帝接触,在潜移默化中为葡萄牙谋取利益。在广东的葡人,也因皮雷斯的得势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皮雷斯的外交生涯并未维持多久,1521年4月,年仅31岁的明武宗就去世了。当天,皇太后就下令诛杀宦官江彬,与江彬有牵连的翻译火者亚三,本来是华人,因为里通外国的罪行,很快也被处死。葡萄牙使团也受到影响,明政府决定“俱给赏,令还国”。不久,皮雷斯回到广州,随后被驱逐出境。
  此时,关于葡萄牙人在屯门种种恶行的奏疏,很快就报到了朝廷,指控“夷情叵测,屯驻日久,疑有窥伺”。也有官员控诉,葡萄牙人抢劫华商、掠夺男女、烹食幼儿,犯下滔天罪行。恰巧,满剌加(明朝对马六甲王国的称谓)的使者也到来了京城,请求明政府“遣将助兵复其国”。
  种种因素作用之下,明朝决定彻底铲除葡萄牙人在屯门的军事据点,实现靖海安民。由此,葡萄牙和中国的外交矛盾,很快就上升为军事冲突。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1521年,嘉靖皇帝甫一登基,就下达了武力驱逐葡萄牙人的命令,广东海道副使汪鋐负责作战指挥。汪铉加强了南头寨等地的军事防守,大量征集渔船,广泛发动群众。当一切基本准备就绪,他即对葡萄牙人宣诏,要求他们迅速离开屯门,停止中葡之间的贸易,但葡人并不为之所动。
  汪鋐随即指挥水师,向葡萄牙的战船发起进攻。这是一场并不在一个重量级的作战,葡国船坚炮利,每船两侧置炮30余台,船内架橹40余支,200多名船员同时划橹,驱动着船只快速行驶,“虽无风可疾走”。因橹众多,被形象地称为“蜈蚣船”。而明军的战船,不仅吨位小、速度慢,而且火力也很弱,根本不是葡军的对手。双方作战开始后,葡军的佛郎机铳接连向明军发射炮弹,很多明军被炸死炸伤,很快就退下阵来,   面对开局不利的形势,汪鋐没有急着去蛮打硬拼,而是召集大家商量计策,决定以葡萄牙人为师,仿制他们的佛郎机铳和蜈蚣船,弥补武器上的劣势。这时,东莞白沙巡检何儒汇报了一条有价值的线索:敌船有两名华侨船工杨三、戴明,长期在船上工作,熟悉战船制作和铸制火药之法,也有投诚之意。于是,明军安排密探扮成卖酒小贩,大摇大摆来到葡军战舰前贩卖。当葡萄牙人开心地喝着米酒解渴时,密探已和两名华侨约定接头时间。半夜,一条小船悄悄地靠上葡萄牙大船,把两人接了回来,以他们为顾问研制西洋火炮和百足快船。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仿制就出了成效,带动明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9月7日,汪铉率领水师,再次与葡军作战。他们先是利用小艇体量小、速度快、很灵活的特点,派出满载枯柴、灌以油脂的小艇乘风出击,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不时放起一把火,敌军则是因为船大掉头不便,无法及时躲闪。风助火势,越来越多的敌船着火了,海面上成了一片火海。其后,他又安排水性好的士兵,悄然潜入水中,用力凿开敌船的船底,加速敌船的沉没。
  眼看条件适宜,汪铉命令水师把新造的配备佛郎机铳的军舰驶了出来,炮口对准葡萄牙的军舰一阵剧烈射击。这一下都把葡军给打懵了,他们完全不知道明军啥时候配备了这么厉害的火炮。经过一番鏖战,明军大获全胜,葡军大部分被歼,只有极少的一部分逃到了外海。捷报传来,军民都很受振奋,嘉靖皇帝表彰了汪铉,特敕加一级、食一品俸禄。
  然而,葡萄牙人憑借着在屯门陆地上苦心经营几年的各类工事,依然负隅顽抗,期待着援军的到来。为了减少明军的损失,汪铉并没有发起硬攻,而是采取了围困战术,把残敌围困在工事内足足两个月时间,不时发炮进行威慑,迫使其投降。实在难以支撑下去的葡军,不得不选择了放弃,趁着夜色赶紧溜走。明军水师一路追到了珠江口,葡军仓皇地逃往了外海。至1522年,屯门之敌遭到彻底肃清,屯门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汪铉高兴之余,特意赋诗一首,以示纪念。

西草湾再破葡军


  野心勃勃的葡萄牙人,显然不会甘心接受军事上的失败,为了攫取商业利益和开拓殖民地,一支由葡萄牙人哥丁霍(明朝称其为别都卢)率领的舰队,携劫掠满剌加诸国、破巴西国之勇,于1523年再次来到广东沿海。他指示部队不得像西芒那样暴躁,在驶入屯门港之后,抛好锚、约束好人员,上岸后急着求见广东地方官员,要求开展和平贸易。但当时明朝已经严令禁止与葡萄牙之间的贸易,他的要求遭到拒绝。哥丁霍无奈之下,率船退出了屯门港。
  当时明政府发布命令,要求中国战船一旦遇上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就将其击毁。于是,汪鋐命令明朝水师追击葡军,双方在新会的西草湾发生激战。两军舰队相遇时,向化人潘丁苟率先攀爬上了葡军的指挥船,后面一众明军一起跟上猛攻,活捉哥丁霍、疏世利等42人,杀死39人,救下被敌军擒获的民众10人,缴获战船2艘,初战告捷。
  其后,葡军头目米儿丁甫思多减儿又率3艘战船进犯,明军先是放火把缴获的2艘军舰烧毁,大挫敌军士气,后又跟敌军展开激战,把葡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汪鋐因此战功,再次获得提升。而南头当地百姓感念其驱敌保民之功德,在本地建起了都宪汪公遗爱祠、汪公生祠,定期开展纪念活动。
  屯门和西草湾两场海战,是中国与近代西方侵略者的第一次海上大搏杀,挫败了葡萄牙侵占广东沿海的侵略野心,捍卫了明朝国家的主权和海上安全。此后数十年,广东沿海再也没有出现葡萄牙人的身影。眼看粤东无处下手,狡猾的葡萄牙人转往防备较为薄弱的福建、浙江一带开展活动,后于1554年借晾晒贡物的名义登陆澳门,此后在此经营400多年,一步步将澳门变为其殖民地。
  这两场海战,也让曾经固步自封的明朝官员深受触动警醒。当他们切身感受到西方的武器装备之先进,纷纷要求改进明军武备。在汪铉、伺儒等人的建议下,明军于1524年开始大批量仿制佛郎机铳,1529年起配发各守边部队。明军称之为大将军,亦称红夷大炮。该炮以铜制作,长五六尺,重者千余斤,轻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每次可装填5枚子铳,发射距离达百余丈,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把该炮装备于仿制的蜈蚣船,让明军水师作战能力大增,海盗等皆不是对手。
  海战过后,明朝政府也进一步收紧了海防政策,更加严格地执行海禁,不但彻底断绝了与葡萄牙的官方往来,还下令禁止民间交往,使得两国间曾经默许的商贸往来遭受重创。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也让明朝越发落后于蓬勃兴盛的西方世界。直到鸦片战争爆发,西方的坚船利炮彻底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香港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其他文献
梁思成、林徽因于1940年12月, 携母亲和儿女由昆明来到四川宜宾李庄, 开始了6年的在川旅居。此前, 一代才女林徽因以她的诗词、建筑学研究,尤其是同徐志摩的情谊而名闻京沪。  从宜宾出城,过桥顺长江边的公路往东,右边是连绵不断的山峰,10多公里后拐下公路,顺竹林遮掩的小路前行200米左右,便是“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也是梁思成、林徽因在李庄的故居。林木环绕的院落中,一长排板壁小间,后是一教室形长工
期刊
现在提到“天府之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成都平原。实际上,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包括成都在内,还有多个地区,包括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什么只有成都平原能承袭“天府之国”的名号并当之无愧,独占至今?  陆海,指物产丰饶之地。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农业历史,区域性的农业中心遍布南北,陆海渐次出现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陆海是天府称号的前提,在浩瀚的史籍中,有多个号称“天府”的地方,这些地方在
期刊
马修·弗林德斯,英国航海家、探险家、杰出的地图绘制者。曾围绕澳大和亚探险航行,发现了澳洲许多新的地区并为其命名,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幅澳洲全图。  在澳大利亚许多城市,你都会遇到名为“弗林德斯”的建筑、火车站、街道甚至大学,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两百年前对澳洲大陆进行探险并且获得详细信息的马修·弗林德斯(Matthew flinders)船长。出发  位于南太平洋的澳洲大陆很早就有欧洲人陆续涉足——最
期刊
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成都东进带来发展机遇;“一山连两翼”的宏图规划,又将为东山历史增添崭新篇章。  从2010年开始,成都市每年净增加50万人口,人口增速已达3%以上。这大概是北京上海10年前的水平——即中心城区不断积聚的状态,预计增长势头还将持续5到10年,按照国内外城市发展规律,增速超3%的人口高速增长时期正是特大城市进行空间结构调整的窗口期。  要解决这个“单中心”的城市病,城
期刊
这是一家非营利的机构,但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任何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从某种程度说,这个机构甚至影响了时代的走向和历史的进程。  本文要讲的这家公司非常特殊,第一,它不以赚钱为主要目的;第二,它从没有出现在全球五百强的排行榜上,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并不亚于任何一家全球五百强企业,以至于达到影响了时代走向和历史进程的地步;第三,它由一群以智谋见长的高级知识分子构成,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超过三十位,拥有博士学
期刊
蜀道难,从来没难住人心。出于军事目的,古人在川陕的崇山峻岭之间开通了四条蜀道。幸运的是,蜀道上流通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移民、商旅、文化……  持仙李白的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让蜀道闻名遐迩。作为保存至今的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古蜀道是四川及西南地区对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纽带,司以与丝绸之路、中国大运河等文化线路相媲美。蜀道虽“难”,依然成为了川陕两地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纽带。01 
期刊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瓦尔特·博斯哈特(1892年生于瑞士,1975年卒于西班牙)从1920年代开始拍摄东南亚和
期刊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予表我心?”一只绘有红叶寒蝉的温酒盅,竟然引出了两个家族两代人的变法维新往事。  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在中华古玩网上发现一只极其精美的温酒盅,在器身绘画与题款上,我发现了我的曾叔祖华培公的名字,并由此挖掘出晚清变法维新时一段凄美的往事。  细看这温酒盅,胎佳釉美,器身图案是仿清康熙时称“三绝”的绘画大师新罗山人华岩笔意的草虫画:山石上伏着一只小蝉,一枝红叶极写
期刊
位于西南一隅的龙泉驿,曾经进入过远隔重洋的美国人的视野。那是在1941年,龙泉驿作为抗战时期大后方传统乡村社会的  《生活》見证龙泉驿的古老生活方式  《生活》周刊封面  1941年,美国掌控《时代》《生活》《财富》三大媒体的传媒大亨卢斯,提出美国世纪理论,其要义是支持中国更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为此他派出记者来到中国,重塑中国形象,鼓动美国政府和人民支持中国。著名摄影师卡尔·迈当斯携夫人进入中国,
期刊
在东山这片土地上,历朝历代人才辈出,既有济世扶贫的圣人,也有坚守节操的隐士,尤其在近当代,这里更是产生了几位国学大家。朱桃椎:隐士的典范  隋末唐初时期,龙泉山脚下的大盘石山道旁,依山洞搭建起一座简陋的茅屋,茅屋旁边即出川的大道,山上蓁莽丛丛,松涛阵阵,屋前小河蜿蜒,流水潺潺。这就是隐士朱桃椎的乐土。朱桃椎自云厌恶尘世俗务,所以隐入山野,以清闲生活为乐。起初他对“好古之士”,即读书人很热情,这些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