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导流”小心把自己“套”进去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速递
  近日,网上陆续出现多篇宣称“裸眼视力纳入中考”的文章,《教育部: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重磅!裸眼视力纳入中考成绩考核,近视学生将吃大亏!》……乍看还以为教育部出了新规定。该话题一时间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但据核实,教育部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传播“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不实消息的,有的屬于眼科医院旗下公众号,有的是业务涉及验光配镜、眼健康管理等的企业公众号。
  观点一览
  孩子视力下降,让很多孩子家长焦虑不已,家长趁着假期带孩子做近视矫正手术也方便。大概也正是嗅到个中商机,这些跟眼科或眼镜相关的医疗机构或企业公号,对“旧闻”做了“换头术”,然后当新闻来传播,借此“撩拨”焦虑情绪,为自身进行引流导流。《广告法》明确规定,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情形,构成虚假广告。“谣言导流”,也属欺骗消费者。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班上计划编一本“班级读书档案”,邀请每位同学用缩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请就此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写作指津  1.写图书介绍,在标题与开头的部分,就要明确概述自己所要介绍的书的基本信息。介绍时要先对书的内容作言简意赅的概括叙述,让读者对该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同学们要反复阅读、分析、研究、揣摩、品味自己所介绍的书,深入了解、准确把握作品,挖掘出作品的思
期刊
在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过程中,还有诸多类似“盯桶”一样的“笨”功夫要下。比如,普及垃圾分类常识,教会更多人垃圾分类的標准;在商品包装上直接标明垃圾所属类别;奖惩结合推进垃圾分类形成常态,等等。而除了“笨”功夫,一些城市也在不断探索、推动“人防+技防”“智能化垃圾桶”“垃圾箱房身份证”等高科技,精细地管、精准地分。所有功夫和努力,都是为了今后更长久、有效的省功夫、省资源,为了绿水青山,为了社会文明。 
期刊
作家名片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移居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之炎凉。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穷困以终。精熟《文选》,工诗词散文,诗赋援笔立成。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文木山房
期刊
范本呈现  父爱之舟  吴冠中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
期刊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涵养文明新风尤须在细节处下功夫。首先,文明是管出来的,垃圾分类既然进入法治时代,从相关部门到街道社区就都应该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该引导引导、该处罚处罚,讓刚性约束的威力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针对执行进程中的具体问题,也须事无巨细、不遗余力改进,提供人性化的操作方式,切实降低分类难度。就拿厨余垃圾破袋来说,能否设置脚踏式垃圾桶以及配备洗手消毒装置,或者干脆提供可降解的特制垃圾袋?相
期刊
原作雏形  脚印·财富  脚印是什么?脚印就是走路的人留下的或深或浅的痕迹;脚印是什么?脚印是一种财富。  在我们之前,布满先行者的脚印。深的,浅的,轻快的,深重的。沿着孙中山这位革命先行者的脚印,中国革命的事业如日中天;①沿着但丁、达·芬奇这些文艺先行者的脚印,欧洲掀起文艺复兴的浪潮,冲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沿着法拉第这位科学先行者的脚印,人类走进电气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多留心观察一下
期刊
研究表明,行为习惯深植个体的潜意识,悄然决定着一个人90%的日常言行。引导人们跳出熟悉的行为框架,需要“内在暗示”“惯常行为”“外部引导”三个要素共同作用。以此对应垃圾分类,从长久以来的“囫囵一扔”,到如今的“两桶一袋”,新习惯的培养同样可以参考上述规律来发力。  所谓“内在暗示”,其实就是个体的内在动力。这源于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依靠长期的宣传引导。就垃圾分类而言,就是要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其中的
期刊
文题亮相  请以“我身边的脱贫故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 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指导  讲述“我身边的脱贫故事”, 写作视角至少有三个:脱贫家庭的成员自述自己家庭的脱贫故事,脱贫家庭的帮扶者讲述一个家庭的脱贫故事,旁观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讲述一个家庭的脱贫故事。不管是从哪个视角入手,都要紧扣我们
期刊
婉轉曲折的游子悲秋吟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岸草、切切蛩吟似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这首词是柳永落第离京后所作,词人运用曲折多变的笔法描绘了清寂的山光水影,寄寓着落拓江湖的身世之感,谱写了一曲婉转
期刊
技法指津  一、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1.用高度凝练的词概括形象。  凝练生动,是《变色龙》最大的语言特色。契诃夫的《变色龙》,采用了最具有概括力、与小说中人物最为贴切的词语。从在词汇意义的角度来说,“变色龙”一词是对当时沙俄社会虚伪奉承之风的形象化概括和评价,借用“变色龙”的引申词义更加简练直接地唤醒人们心中关于这种形象的具体印象,加强了小说的表达效果。  2.精炼细节展现人物身份。  《变色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