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业兴的传承之道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姬伯服。周幽王对褒姒和伯服十分偏爱,废申后及太子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外公申侯,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攻陷镐京,犬戎杀死周幽王和姬伯服。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但镐京已被犬戎洗劫一空,残破不堪,周平王把都城东迁至洛邑,自此春秋乱世,正式拉开了序幕。
  《诗经》上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因周幽王“废太子”引发的悲剧,只看到姬宜臼与姬伯服兄弟俩“阋于墙”,并未见其“外御其侮”,反而引狼入室,差点灭家亡国。
  捕快曾在《最“优”的治理思想》一文说到,商界父子反目、兄弟阋墙、夫妻对簿公堂的案例比比皆是。话音刚落,万洲国际董事会主席、双汇发展创始人万隆也因之前唱了一曲“废太子”,被他废掉的“太子爷”万洪建(万洲国际原副总裁、万洲国际原董事局主席)在公众号“新肉业”发表了题为《万洪建:我眼中的父亲和万隆》的文章,举报其父亲万隆偷税漏税、涉嫌违规关联交易、转移资产、洗钱等“七宗罪”。
  万家父子反目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有评论家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或许是万州国际新老管理者对未来市场的业务分歧之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自然也会有一代人的想法和理念。对家族企业而言,不同的经营理念,往往埋藏着家族内讧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引爆的可能。
  古奇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个小店铺和家庭作坊成长为国际顶级时尚品牌,可谓是商业史上的奇迹之一。古奇欧?古奇白手起家创建了古奇公司,这位古奇帝国的创建者,也是古奇家族裂痕的始作俑者——他让三个儿子平分财产,看似公平的分配方式,使三兄弟把古奇的事业分成了三块,各自负责一块,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产生了内讧。其间第二代掌门人艾度?古奇(创始人古奇欧?古奇的长子)和二儿子宝洛对簿公堂、兄弟阋墙、叔侄互斗等系列“宫斗大戏”接连上场。第三代古奇家族成员莫里吉奥,是古奇的最大股东(持有古奇50%的股权),也是唯一的大学毕业生,自命不凡,引入了名叫“投资集团”的私募股权基金,摆脱了伯父艾度及三个堂兄弟的股权控制,平息了家族内讧。但是莫里吉奥没有管理公司的才能,又缺乏系统、理性的管理方法,还顽固地拒绝投资集团聘请专业人士管理的提议,致使古奇债台高筑,不得已将自己所持50%的股权卖给了投资集团。
  因经营理念的分歧,从“利用外资”到“被外资利用”,古奇家族引入股权资本仅仅四年,就彻底失去了古奇集团。“引狼入室”的古奇家族谱写了企业创始家族的一曲悲歌,也可以说是为家族企业的传承与稳定提供了一个异常惨痛的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以家族企业的方式发展,发展到现在,大部分家族企业也都到了创始人开始退居二线,第二代接班的时间段了。怎么保持家族企业基业长青,避免“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万隆、万洪建父子反目的悲剧可能还会不断上演。
  在这方面,百年企业李锦记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李锦记的发展史上,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都遇到过对企业发展的理念产生分歧的问题。第二代传人李兆南与两个兄弟意见不合,采取的是高价收购两个兄弟的股份的方法来解决分歧,第三代传人李文达又与自己的兄弟发生分歧,最终诉诸法律才得以解决(又是对簿公堂!),当然代价也很惨重。传到了以李惠民为代表的李锦记第四代,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了,兄妹五人都在李锦记工作,和很多中国家族企业一样,在家族、股东、董事会、管理层这四个层面上是交叉混合的,一个家族成员,可能既是股东,又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老板,员工不知道该听谁的,企业管理乱象频出。
  在这种情况下,以李惠民为代表的李锦记第四代管理层开始思考怎样避免重蹈覆辙,使家族企业免于内耗,保证家族和企业共同健康发展。经过不断商议,他们采取了中西融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后决定成立家族委员会和家族议会,所有家族成员都必须遵守“家族宪法”。
  在李锦记看来,家族企业只是家族的一个部分,首先要考虑让家族健康发展,家族健康发展家族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从目前来看,李锦记是中国家族企业中成功延续到第四代仍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典型案例,它的成功秘诀是将儒家家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管理理念有机对接。它的成功对中国的家族企业可能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未必能简单复制,因为各个家族企业可支配的资源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不一样。而且中国的家族企业很多还只是传到了二代,能否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如何持续传承和发扬还是一个未知数。那不妨从欧美和日本的企业中寻找一些思路和启发。
  山姆沃尔顿“与员工及家人双重合伙”的治理之道,欧仁舒莱尔“财产继承与企业管理分开安排”的传承之法,使“家族掌控之下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沃尔玛和欧莱雅,在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也给创始人家族继续创造着巨额财富。无论采用了家族姓氏做企业名称的丰田和保时捷,还是没有采用家族姓氏做企业名称的匡特(控制着宝马)和安杰利(控制着菲亚特),都对其汽车帝国保持着家族的领导和控制,他們采取的基本是家族控制—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模式。所以哪怕保时捷汽车品牌已经100%属于大众旗下,但保时捷家族依然是大众汽车集团实际控制人。
  条条大道通罗马,家族企业控制程度和治理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采取哪种治理模式,因家族而异。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要想让家族企业百年长青,家和才能业兴。
其他文献
想象一下,你正在经历肩膀疼痛,医生说你的肌腱撕裂了。她说,如果裂口很大,就需要手术,如果裂口小,可以选择手术或者保守治疗。你会更倾向于裂口大还是小呢?  这是哈佛商学院和巴塞罗那ESADE商学院(ESADE Business School)最近一项研究中,对参与者的提问。有趣的是,竟然有20%的参与者希望是更大、更严重的裂口。而原因竟然是:如果裂口足够大(过3厘米)就肯定需要做手术,如果裂口较小,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我们不少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步入了"题海"的误区,其结果不仅空耗了自己和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导致学生厌学,降低了教学质量。对此问题,下面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首
期刊
独立董事制度建立20年以来,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如今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从早期的“花瓶独董”“明星独董”到目前的“专才型独董”。这20年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公众对独立董事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更多地集中到他们的职业背景、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而期望作为专才的独立董事能够以其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为依托,在参与董事会相关议题的决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然而,“专才型独董”与独立董事制度
人生如白驹过隙,14年的教书生涯转眼即逝,我任教在这偏远的一个小村庄,每年和村民一起享受这春去冬来的变幻,我已习惯了这里独有的宁静和清新。而这种环境正好适合读书和写作。今晚,所有的课已备好,一切都变得清闲、慵懒起来。捧起心爱的书本,进入自由的阅读状态,累了,放下书本,静立窗前,看鸟儿自由翻飞,天边云卷云舒,似乎有新的生命在萌动,这对于我来说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想着今晚又可以好好独自享受这美好而又宁
期刊
2021年6月11日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30日正式登陆上市,滴滴出行仅用了20天。滴滴发行定价在每股14美元,开盘价16.82美元,一度摸高18.01美元。但美国投资者的兴趣在一天内降温,滴滴收盘报14.20美元。尽管如此,滴滴当日市值仍超过675亿美元,创下今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募资的最高纪录,甚至可能成为2021年度美股最大IPO之一。然而三个月不到,截至8月末公司市值重挫逾41%
2001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文件,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2005年《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要设置独立董事。2013年新《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作出了相同的规定。独立董事与公司其他股东或经营者没有直接重要的业务关联,对公司事务作出独立判断,是公司的外源性监督者和中小股东的吹哨者。至今,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历经二十年风雨兼程,我国已经形
近十年来,我国比较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经验,同时也为比较教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肩负崭新使命、承担更多责任奠定了坚实基础。本研究以《比较教育研究》和《外国教育研究》刊载的文献为研究基础,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整体上考察近十年我国比较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问题。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近十年,我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在不同教育阶段比较方面侧重于高等教育,在重要教育议题比较研究方面关注教师教育,在国别教育研究方面仍然注重对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借鉴
【Abstract】Toll plaza is the area on the highway to collect the barrier toll. Our goal is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and reduce the costs of the plaza. To achieve this, we divide the process into two p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