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破坏前的短临应变前兆研究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jju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新型应变仪观测岩样在破裂孕育过程中岩样表面测点的应变变化 ,结果除了长趋势变化、破坏前几秒的特征变化外 ,在破坏前百分之几秒至十分之几秒还有突变和扰动等特征变化
其他文献
通过Heck偶联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长共轭结构芴类衍生物(3a-3c),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测定了3在THF溶液中电子吸收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发现3呈现高的发光强度,D-π-D
由立交模式、静中动判据和高山峰指标讨论了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 1级大震的地点预报。由 74年周期性、三性法和倍九律讨论了这个 8 1级大震的时间预报。倍九律包括热红外异常、 6级地震活动和K =8的大磁暴在震前出现的倍九天时间特征
以N-甲基-3-(1-萘氧基)-3-(2-噻吩基)-丙胺(度洛西汀)为原料,通过N-酰氯化反应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N-甲基-2-(4-取代哌嗪)-N-[3-(萘氧基)-3-(2-噻吩基)丙基]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1
在对云南地区地震目录完整性和均匀性分析的 基础上,系统总结和分析了20世纪云南地区Ms≥5.0级地震活动时、空、强分布的基本特 征。有以下主要认识:(1)6.7级以上大震存在十年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和谐校园的概念、内涵,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担负的
烟酸乙酯与肼反应得烟酰肼(2);2与乙酰二茂铁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基Schiff碱——乙酰二茂铁缩烟酰肼(1),其结构经1HNMR,IR,元素分析和XRD表征.1属四方晶系,空间群I-4,晶
介绍了利用矩能比估算地震波辐射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云南地区1900~2004年M≥5.0强震的地震波辐射能量释放的时空分布,认为:①统计期间的能量释放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
利用板块构造、活断层分布、地壳运动这三个方面的最新资料将台湾地区划分为东、西两个地震区和六个地震带。对各地震带 11a来的地震目录计算了广义维数Dq 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 ,然后绘制成Dq—q曲线和多标度分形谱f (α)—α以及分维时程曲线。综合分析后发现 :(1)地震活动的时间结构是多分形而非单一分形结构 ;(2 )台湾地区在大震前后的 1~ 2a内 ,大震所在的地震带内地震时间结构的Dq—
以二茂铁为原料,经Vilsmeier-Haack反应制得二茂铁甲醛(2);2与磷叶立德经Witting反应得取代烯(3);3在碱性条件下脱卤得二茂铁乙炔(4);在PdCl2催化下,4经羰基化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二
从10-羟甲基-9-蒽醛出发,经过Williamson醚化反应引入手性源(s)-(-)-α-甲基苄胺,合成了3个新的手性蒽类衍生物,其结构经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